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2019中文在线观看,亚洲区中文字幕

叛逆期 英文(叛逆期英語)

今天的原創(chuàng)文章,是我們根據(jù)“果殼童學館”視頻號的直播內容整理的,也是音頻“非正式家長會”的第二期內容。

喜歡聽音頻的朋友可以直接戳錄音,享受100分鐘有趣有料的觀點碰撞;如果追求效率,我們也梳理了文字精華版給大家高效瀏覽。

由于直播很長,因此即便是精華版的內容也很多,我們總結了目錄,方便大家按圖索驥。

主持人:桔子

本科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博士畢業(yè)于芝加哥大學生物系,知名科普作者,兩娃媽。

嘉賓:王琳

中國教育學會會員,畢業(yè)于美國田納西州立大學 兒童與家庭研究專業(yè),歡顏教育創(chuàng)始人。

課代表目錄

1.怎樣判斷孩子是否自信?

2.孩子沒有主見、不知道喜歡什么,怎么辦?

3.孩子受不了挫折、總給自己找借口,是因為自信不足嗎?

4.對號入座——不同年齡孩子的自信問題和解決之道:0-2歲、3歲、4歲、5歲

5.想讓孩子自信?不能靠多表揚

6.讓孩子建立自信心的關鍵兩點

7.怎樣正確地“夸”孩子?

8.父母關注孩子,怎樣不矯枉過正?

9.怎樣在幼兒園、小學培養(yǎng)孩子自信、堅強的人格?

10.當孩子沒得到老師表揚,家長該怎么說

11.孩子被老師批評得沒信心了,怎么辦?

12.如何幫助差生建立自信?

13.什么樣的家長容易培養(yǎng)出自信的孩子?

14.改變思維方式,才能造就頑強抗挫的孩子

15.和孩子聊天時,怎樣順勢建立孩子的自信?

16.社交不自信讓孩子總挨欺負,怎么辦?

17.為什么自信的孩子不會沉迷手機和游戲?

18.培養(yǎng)自信的孩子,家長該讀這些書

19.家長做到三點,孩子的大方向就不會偏

20.為什么育兒的十年,對家長反而更重要

叛逆期 英文(叛逆期英語)

怎樣判斷我的孩子是否自信?

王琳:我們先來說一下怎么判斷“孩子是否有自信”?桔子,你怎么判斷兩個孩子,哪個自信、哪個不自信呢?

桔子:我是通過比較。我覺得和妹妹相比,姐姐不夠自信。比如妹妹將近五歲,從不對自己就過高的期待。畫畫或者手工做壞了,姐姐就會特別生氣、還會哭出來,但妹妹就會自我安慰說我重新做一遍。

另外姐姐在班里不是那種特別會“來事兒”的孩子,不是特別主動,所以我覺得她可能自信不足。

王琳:你剛才提到了兩個判斷孩子是否自信的關鍵方面:第一是如何面對成功和失敗,第二是如何面對他人。

對于一個充分“自信”孩子,應該綜合這兩個方面。他需要既能盡力去爭取成功,因為他相信自己有可能成功;另外一方面,又應該能像你家老二一樣能夠接受失敗。這兩個如果失衡的話,都不能稱為是自信的。

如果像姐姐這樣,只知道爭取成功、不太愿意接受失敗,或者像妹妹一樣似乎成敗都無所謂,都不能稱之為完全自信。畢竟,自信是為了推動一個人去達到自己的一個目標。

在對待他人關系上,并不是說一個自信的人就一定會跟所有的人關系都很好,而是這個人在跟他人相處過程中,他不會極力地掩飾自己或非要扮演一個強者,也不會因為別人的一些評價而驚慌失措或感到憤怒。

桔子:這么說我不太自信,每次領導批評我的時候,我心里都會各種難受。

王琳:你提到這個點特別好。聽到批評大家都會難受,問題是哪種難受?是發(fā)現(xiàn)自己能力上還有欠缺,為這個難過;還有一種是覺得我自己就不行,以后就完蛋了。前者是說覺得自己要繼續(xù)精進,需要在哪個技術上去精進,后者就是跟個人的價值聯(lián)系在一起了,所以被擊垮了,這個后者就是不自信。

孩子沒主見、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怎么辦?

王琳:問主持人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和信,重點在哪個字上?

桔子:信!

王琳:大部分父母都這么認為。父母有一個最常見的誤區(qū),會認為“自信”里面的“自”是天生就有。

其實很多孩子表現(xiàn)出來的沒有自己的好惡、沒有自己的想法,恰恰是“自”出了問題。因為人的自我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自我是一個逐步構建的過程。

桔子:你說到這點我很有共鳴,我家老二對于自己穿什么,有非常強烈的主張。比如襪子一樣一只、黃衣服配粉裙子,我覺得挺丑,但孩子自己覺得挺美。

王琳:她不到五歲,這種強烈的自我主張和小叛逆,反映了一個自我形成構建的過程。

比如你作為家長覺得這個好,我作為孩子就覺得那個好,這就表明孩子和媽媽是分開的,孩子就有獨立的自我。

孩子受不了挫折、總給自己找借口,是因為自信不足嗎?

王琳:當我們面對失敗時,所有人都會不開心,都會難過。一對兄弟都是七歲,哥哥會發(fā)怒,而弟弟會自己給自己找個借口——這都屬于為了回避失敗對自我的打擊。

發(fā)怒就是人本能的一種自衛(wèi);弟弟給自己找臺階兒,也是在把問題甩給別人,比如老師不公平、環(huán)境嘈雜,反正犯錯的主體不是我自己——這樣自己就不用面對失敗的痛苦。

桔子:這兩種情況在孩子中都很常見,和自信培養(yǎng)有關嗎?

王琳:如果是一個很自信的人,他也會難過,但是他同時會面對失敗,很關鍵的一個表現(xiàn)就是:你接不接受失敗?

比如說我跳繩不好,只是我的彈跳能力不行,但不是表明我這個人不行。接受了以后,才能進入到下一步:總結失敗的原因,想辦法去努力。這也是為什么自信的孩子更容易解決問題,獲得成功。如果孩子總是推卸責任,連失敗都不接受,根本就談不上解決困難。

叛逆期 英文(叛逆期英語)

不同年齡孩子的自信問題和解決之道

桔子:我們在果殼童學館社群里收集了幾百個家長關于自信的問題,來分年齡看一下怎么解決。

這里有一個三歲的小朋友,幼兒園要做一個小演講,孩子死活不肯上臺;

還有一個四歲的女寶寶,不敢和幼兒園老師、游樂場服務人員等成年人說話,上幼兒園的時候,甚至不敢告訴老師想上廁所、需要加飯、身體不舒服這種需求。

還有一個五歲的男孩兒,父母覺得他過于自信,不管干啥都說“我會!太簡單了!”然后做得一塌糊涂,自己卻沾沾自喜。

以上這些真實而普遍的案例,是代表了孩子的自信心有不同發(fā)展階段嗎?

01 0-2歲

王琳:剛才我們提到自信的關鍵點在“自”,我們就需要了解自我的發(fā)展規(guī)律。孩子什么時候開始有自我?

現(xiàn)在的發(fā)展心理學是說大概在一歲的時候,一歲之前經(jīng)過很多的無意識運動中,開始意識到有一個“我”,有“他人”,我們叫存在性自我。

孩子到了兩歲,孩子就開始有兩歲叛逆期,英文叫Terrible two,他開始有概念性的自我;

02

3歲

王琳:三歲的時候很多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會突然懂得害羞、躲在家長身后了。因為孩子開始意識到我是別人關注的對象了,這個時候他的自我就更加明確。

三歲的孩子,開始會考慮,我要不要上臺去?其他人會不會笑話我啊,所以這個不用特別擔心。

桔子:家長怎么應對呢?

王琳:要先去判斷這個孩子的天性。如果這個孩子并不是天性如此,家長就需要想一想,是不是他在三歲之前,曾受到過別人的嘲笑?家長要去找原因。

如果孩子的天性就是比較內向、害羞的,這個是受大腦天生的特點決定的,那么家長就要在保護孩子的基礎上慢慢推著孩子走。

不要一下子把孩子推上去,可以讓孩子先看別的孩子的表現(xiàn)。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害怕和緊張。其實孩子心里還是想上去的,再說媽媽陪你上去。或者說下次只有一個觀眾的時候,讓孩子講給對方聽。總之,開始要盡可能降低孩子的壓力,然后慢慢加。

03

4歲

桔子:到了四歲。

王琳:家長剛才的問題是孩子在幼兒園不敢告訴老師想上廁所、需要加飯,怎么讓他勇敢一點。

家長把孩子的行為加了一個標簽叫“不勇敢”,而沒有去探討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行為。孩子的“自我”意識,是在和他人的互動中形成的。

我猜測這個小姑娘從小,是在家人的極端關注和呵護中成長的。家長會問“今天乖嗎?”或者夸獎“你好聽話呀”之類的。

孩子在比較小的時候,只能靠從別人的評價里頭去了解自己。如果家長總是無意強調你好乖呀,孩子就會認為乖是好的——相應也會擔心自己要上廁所、要添飯,是在給老師增添麻煩,就會不夠乖,那她寧肯忍耐。

在孩子四歲之前,家長盡量不要給孩子貼標簽,否則往往會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的自我被壓抑了。

因為你已經(jīng)告訴了孩子什么是好的,孩子反而就不敢去探索我到底是什么樣的人。所以這個案例里,并不是孩子不勇敢,而是孩子一直竭力在迎合別人的期待。

04

5歲

桔子:接下來是四歲多到五歲的案例。

王琳:對,在社群提到的案例里,家長說自己五歲的男孩兒太自信,這個就很有意思了。其實很多三到五歲的孩子都有這個特點:全世界我最厲害,我最棒。包括桔子你家老二好像顯得特別有自信,其實這種莫名的自信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孩子的腦子還比較“傻”。

有一個概念叫工作記憶,可以粗略理解為內存,越大的內存越可以同時運行很多程序。這個工作記憶其實我們大人都沒有多少,小孩子就更少。

那如果工作記憶很小,根本就沒有辦法在心里比較。五歲的小孩正好處在工作記憶只能夠存自己的狀態(tài),即使父母說你看別人,孩子其實心里沒法兒比較的。

明明我看見你昨天比我跑得快,但是今天只要我換一雙好鞋,我就會說我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

你說孩子這種特點好不好?

桔子:在這個階段應該還是好的吧?

王琳:實際上這個特性對于人的成長是非常有好處的。小孩子在五歲之前就是無助,啥也不會做。如果是一個大人你會崩潰的,但是小孩子他有這個特點,他就能夠保持自信。

其實人的自信心的正常發(fā)展規(guī)律是在五歲之前很高位,但這種自信隨著他上學以后會一直下降,低谷應該是在青春期。

假如說青春期還遭遇有其他的問題呢,就還會再往下降,很多孩子到最后就抑郁了。青春期后開始成年,一個人開始能做越來越多的事情,能力和見識越來越多,自信就會慢慢往上漲。

桔子:所以對于五歲過于自信男孩的問題如何解決呢?

王琳:這種現(xiàn)象太正常了!家長既不要去把這種自信和成年人的自信等同,故意去打擊孩子,比如有些老人就和我說“我要踩踩他的尾巴,不然翹上天了”;也不要刻意想要維護孩子的這種自信在一個高位上。這就是人在成長中的普遍現(xiàn)象,它是會變化的。

雖然隨著孩子長大,自信會下降,但是就意味著他們更加能去接受現(xiàn)實的自我。能按照現(xiàn)實的情況去安排自己的生活,跟人相處,對人的成長也是有好處的。

叛逆期 英文(叛逆期英語)

想讓孩子自信?恰恰不是靠多表揚

桔子:還有一個普遍困難,是三歲半的孩子不能接受挫折和困難,甚至崩潰,這種父母該怎么引導?

王琳:前面說本來三到五歲孩子都是迷之自信的,你想打擊都打擊不下去的,為什么很多孩子接受不了自己一丁點的不好?

這個和時代特點也有關,剛剛我們講自我是在人和人的互動當中形成的,現(xiàn)在有一種育兒趨勢是要求父母不停地夸獎和鼓勵孩子。

有一次我在路上,看見就是一家大人帶著一個小孩兒,小孩兒剛會走路,邁過了很小的一個水塘,周圍的所有大人都用很夸張的語氣喊:寶寶你太棒了!

本來孩子在兩歲前其實是不為己悲、不為物喜的,但現(xiàn)在的父母在孩子早期教育中一直在和孩子傳輸一個概念:只要成功了,你就特別棒!

孩子還沒有太多接觸社會的經(jīng)歷,也還沒有真的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的時候,大人一直在告訴孩子,只要成功別人就會表揚。那么很多孩子到了三歲半,開始有了自我,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落后了就會特別接受不了。其實人最難受的不是窮困,而是我對自己的否定。

桔子:那遇到這種情況,從現(xiàn)在開始應該怎么引導呢?

王琳:這就是我今天特別想說的一點。

有許多短視頻,為了迎合家長的需要——因為家長都想要那種一句話的解決方案——很多大V就說,“只要表揚孩子,孩子就一定能自信”——這些大V在兒童心理和教育心理方面全都不是專業(yè)人士。專業(yè)的人不會說這樣的話,因為表揚絕對不是建立孩子自信的最關鍵、最重要的那一步。

我從小我不怎么太表揚我兒子,因為我不想讓他覺得他的個人價值是建立在表揚他成功之上的,但他反而很自信。

讓孩子建立自信心的關鍵兩點

桔子:到底什么能夠給孩子自信呢?

王琳:最重要的是兩點:第一點就是孩子有歸屬感,也就是安全感。不管在外面遇到什么,他知道總會有兩個人依然接受他,愛他。相當于家是孩子的安全網(wǎng)。

第二就是掌控感一定要把掌控感跟成功分開,成功是結果,而掌控感是我對整件事的判斷和把握。

掌控感一定不要只跟成功聯(lián)系起來,如果一個人只有成功才能夠去證明自己有掌控感,他永遠活在恐懼當中。

比如一個成年人奮斗了一年,年底是全單位績效第一名,那一刻你欣喜若狂。可是接下來是恐懼和擔憂:明年我還能不能得第一名?

反過來,如果你的目標是一年比一年好,能力一年一年的漲上去,我要去做更多的事情。那么你其實是一直活在希望和自信當中。

所以千萬不要認為表揚孩子就能幫助孩子自信。反而如果表揚不當,當孩子脫離你塑造的充滿贊許的世界,進入真實的、有挫折有困難的世界時,他無法適應。

怎樣正確地“夸”孩子?

桔子:有一種說法,是表揚孩子不要表揚孩子的結果,你要去表揚孩子的努力。

王琳這個在實踐中不太有實操性,因為很多場景,你沒法不表揚結果、只表揚別的。你也不可能一天到晚陪著孩子觀察他們。比如孩子拿著畫過來,說媽媽看我畫的畫,如果不能表揚結果,你怎么夸她?

桔子:我就說,這個構圖很不錯。

王琳:所以你懂繪畫嗎?

桔子:其實不太懂。

王琳:所以你可以今天表揚她構圖好,明天她又舉著畫來了,你表揚她的用色嗎?——孩子是很靈敏的,很快就能發(fā)現(xiàn)你是言不由衷的,盡管你的動機是好的,但他們就開始不相信你比如桔子你今天不化妝去上班,你覺得自己不好看,但有一個人故意說你今天好漂亮,你會因為她的話就相信嗎?還是你會覺得她可能別有用心?

桔子:我會覺得是后者

王琳:所以父母該做的不是費盡心思地夸孩子,而是把表揚變成關注就夠了。

桔子:在我家,我每次都會說:哇!你畫得太像了!比媽媽強多了!!——這種也不行嗎?

王琳:她真的比你畫得強嗎?畢竟還有各種其它事情,你不可能永遠說你做得比媽媽強。說多了孩子反而覺得是敷衍,或者你不懂。可是不這么夸你又不知道如何夸贊,這是因為我們讀了太多所謂的這種育兒技巧,我們是在用技巧跟孩子去說話。

當孩子說媽媽你看我這個畫畫得很好,你的本能反應就是我閨女今天好開心啊,作為媽媽我也開心。你們就開心地一起欣賞就好了。

所以家長關注的不是說孩子的結果怎么樣,而是我分享你的快樂,我也體驗你的不開心。

以前有些媽媽們他們甚至是文盲,孩子也培養(yǎng)得非常出色——因為她們用的是樸素的情感和自己本有的價值觀育兒——拿著毛巾給孩子擦一下汗水,讓孩子體會到就是人和人的交往,更多的是一種真心。

父母關注孩子,怎樣不矯枉過正?

桔子:孩子需要父母關注,但太多關注也會有反作用,比如孩子越長大越不想父母過多關注,或者因為父母太關注自己反而都不敢做決定了,這個度在哪里呢?

王琳:孩子在六歲的時候,有了很多質的變化,進入學校以后,同齡人的比較每天都在進行。他就越來越真實地知道自己的一個實際水平,在什么地方有優(yōu)勢、什么地方弱勢。但這個時候他還有很多自我建構的任務沒有完成。

這個孩子的自我就開始往下走

孩子小的時候,他的自我是分散的,需要把這些分散的自我整合起來。這個任務就是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前期的時候要進行的,他要去整合自我,在整合的基礎上他又要分化自我。

我接到的咨詢里,青春期的孩子是最多的。青春期小孩子和成人的一個區(qū)別,就是他的自信心可以今天爆棚,明天又突然覺得自己啥都不行了,孩子的自信是一個很搖擺的過程。

但是青春期的問題很多恰恰都不是青春期本身造成的。如果是青春期本身的問題,反而好解決,但更多問題產(chǎn)生在青春期之前,孩子在和他人互動的過程中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自我,父母跟孩子的互動,父母的方式,已經(jīng)對他造成不好的影響。

比如前面說的,孩子三歲半就已經(jīng)接受不了失敗,他的自我已經(jīng)非常脆弱,如果這種孩子接下來在學校學得好,就僥幸沒有問題;但進入青春期,很可能孩子在和其他同齡人交往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自己有好多不行的地方,孩子就接受不了,這個時候就容易崩潰。

桔子:我們聽說過很多真實發(fā)生的事情,包括發(fā)生在一些家境很好、自己成績很好的優(yōu)等生身上,為什么很多孩子會在青春期自信崩潰?

王琳: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不能停留在發(fā)生問題的那一刻,而得翻回去找原因。

因為人的自我構建是有順序的,沒法出了問題,在中間拿一個零件出來修一修,再塞回去。不是這樣的,我們要去看一下他的自我哪個階段出了問題,然后幫助他去修復,慢慢一點兒一點兒的來。

叛逆期 英文(叛逆期英語)

怎樣在幼兒園、小學培養(yǎng)孩子自信、堅強的人格?

桔子:能講講幼兒園、小學階段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性格比較扎實嗎?

王琳:剛才我們提到孩子三到四歲,開始獨立、開始有自己的主見,家長不要老叫他們乖乖聽話,要讓他有主動性。

我們觀察孩子到了五歲不知道會有多少主意!總是不停提出自己的觀點和主見,你剛否定這個,他又提出另一個——這是發(fā)育的特點,也是孩子建立自己主動性這樣很關鍵的一個時期。

這些時候如果父母教育不當,總想著把孩子摁在那兒按照大人的意志學習。這時候效果可能不錯——因為你的孩子還太小,大人有足夠多的方法去摁住他——表揚、哄騙、威嚇——大人會壓抑他的自我。他沒有能建立主動性,他的自我出了問題,到了后面某個階段就會有問題。

所以我們大人一方面給孩子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又要鼓勵孩子去面對失敗,就是不要去讓孩子一有傷心失敗就回避,或者家長自己要先能接受失敗。

家長不要一逮著機會就給孩子講道理,要讓孩子有充分表達自我情緒的機會。

因為我們說“發(fā)展自我”,其實要有原材料,孩子要接觸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要體味成功和失敗,然后從中還要進行思考,思考完了再去嘗試。

所以家長不要強求單一的成功結果,一定要允許孩子有一段時間來搖擺。這樣的孩子,自我就會形成得比較扎實。

當孩子沒得到老師表揚,家長該怎么說

桔子:我想分享我個人的例子,也代表了許多童學館一些家長的困惑,能給我們一些建議嗎?

我家大女兒在進入小學后開始沒能得到老師要求的小標兵。對于我這種當年的好學生來說是一個暴擊。我就問孩子怎么想,她說自己也挺傷心的。我就鼓勵她去和老師溝通;同時我也給老師打了電話,看看標準是什么。后面孩子就真的得到了這個標兵。

但在一個學期的時間里,孩子有時候能得到標兵,有時候得不到,我不可能每次都幫助孩子,我應該怎么溝通可以讓孩子沒那么糾結呢?

王琳:你家老大應該是對成功比較執(zhí)著的是吧?其實這里面有你的暗示

因為你自己小時候就是學霸,是乖乖女,你在生活中平時一直讓女兒感覺的是,我是桔子女兒啊!怎么能不是標兵呢?你可能從來沒有直接對孩子說過,但孩子自己是可以感受到的。

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可以先去調整一下自己,自己先別那么糾結。如果是我,我會先讓孩子明白我關心她,然后我會和她聊聊她怎么想,她需要我做什么?

幫助孩子,不是說我們在孩子后面暗暗使勁,而是先要允許他們充分表達,讓他敢于在你的面前去吐槽,去抱怨。很多時候是家長急得不得了,可是孩子內心實際覺得這有什么呀,他都還不知道考試和標兵意味著什么。

我兒子也經(jīng)歷過這種。他是在初中上到一個市重點,因為從來不上課外班,所以第一次考得很差。他也很傷心。但是他跟我說了:我就是沒有提前預習,下學期我好好學。下學期他就是全年級第二,我沒有任何幫他。

要讓孩子自己先樹立一個目標,我作為你的父母,你需要的我再去幫。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反而更有自信。

今天的很多家長、特別是童學館的家長很多高知學霸,說不敢讓孩子失敗。一年級,我就要讓他們成功,我要讓他得100分,這樣后面就有自信。這是有問題的——如果孩子都是靠100分堆出來的自信,一旦他得不到,靠什么去應對?為什么很多我們大人眼中的學霸,學著學著反而“脆弱”地進行不下去了。

孩子被老師批評得沒信心了,怎么辦?

桔子:童學館有一個用戶,問孩子八歲,由于學習不還好被老師語言打壓得厲害,導致對學習沒有興趣了,怎么能夠幫助他建立自信?

王琳:首先是家長要把孩子承擔、和承擔不了的任務進行區(qū)分。

如果用戶敘述屬實,那么首先是老師的問題。如果我遇到同樣問題,我會去跟老師直接聊。

畢竟老師代表著權威,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再怎么自信自立,也無法像家長一樣面對老師。

不過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很多時候,老師未必是故意打擊孩子,我們多多少少都碰到過這樣的老師,我兒子也遇到過。我就去和老師聊,然后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他是非常負責任,但他又比較老派。許多老派老師會認為應該對孩子嚴格。

家長要直接和老師溝通,看老師的想法是什么,這樣也會讓孩子覺得有安全感,在我承受不了的時候媽媽會來幫我。

其次我們也要注意,為什么七八歲的孩子會因為老師的批評就壓根不想學習了?

八歲之前有沒有注意去培養(yǎng)孩子對于失敗、對于他人的評價的一些反應?孩子遇到其它問題和挫折時,是不是也會崩潰?

所以家長要注意的是,在平時去夯實孩子內心的一些安全感,對會掌控感對自我的一個構建。

還有一點家長要注意的,不要動不動就評判別人、下定論。比如家長可能聊天會說,某某同事使壞害自己,無形中給孩子灌輸了一些“別人都會害你”的觀念。

可能老師只是隨口批評了孩子的某件事情,但孩子心里已經(jīng)上升到了老師不喜歡我這個層面。

桔子:孩子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了不自信,家長怎么引導改變呢?

王琳:首先就是不要再用引導這個詞了,一引導,就表明孩子不是一個主體,我們一定要先給孩子空間,允許他自己決定。父母要避免“虛假的民主”。

舉個我媽的例子,很多家庭都有類似情況,我媽問我們:“晚上吃干飯,吃稀飯?”我說吃稀飯。我媽就說“今天晚上不能吃稀飯,因為不好煮”。可是她每次都要問我們,而在問我們之前,她每次心里都已經(jīng)有一個期待聽到的回答了。如果我們和她想的不一致,她就會引導我們給出她想要的那個回答。

所以第一個關鍵點就是給孩子成長的空間。其實就是放手讓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敢于讓他犯錯。只要不危害到他的人身安全,或者給別人造成傷害就容許犯錯。

比如我明明知道你這個樣子,明天老師會批評你,那我就讓老師批評你。但是家長也要注意,后果發(fā)生了不要當著孩子幸災樂禍,不要說“看,你不聽我的話所以挨批了吧”,要讓孩子自己推測結果,做出反思。

如何幫助差生建立自信?

桔子:差生怎么去激勵?

王琳:我們講自信,他的一個最大的支持不是成功,而是讓孩子有歸屬感。

家長可以鼓勵他去交一些朋友,特別在青春期這個階段,同齡人的激勵作用,往往是大于父母的。

再有,就是去找到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優(yōu)勢,孩子在青春期的自我就是要整合。

如果孩子因為學習不好導致了不自信。那說明孩子把他的自我就建立在了一個學習維度上,我們管這個叫自我復雜度比較低。

家長就要加強這個孩子自我的基礎,讓這個孩子的自我價值跟更多的東西聯(lián)系起來,可能是體育足球,可能是會做飯。先在別的地方先找到自信。先建立起自信,再幫助他用學習方法、學習基礎,他就容易上來。

但現(xiàn)在很多家長的做法是相反的:你學習不好,那你就坐在那里只管學習,別的事兒一概不用你管。或者一看孩子在做跟學習不相關的事情,家長就焦慮。其實就是暗示這個孩子:你的自我價值只跟成績好不好聯(lián)系起來。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個孩子他只要成績不好,他就容易不自信。

叛逆期 英文(叛逆期英語)

什么樣的家長容易培養(yǎng)出自信的孩子?

王琳:我上面講的這個方式其實就叫民主型。所謂民主型父母,我既不是放任孩子,我也不是專制的,我給你足夠的空間,也給你一個指導框。

比如說孩子不能打人,不能咬人,不能罵老師,不能破壞公物,反正我是給你有個框框的。在框框以內,我尊重你的決定。

老師讓你罰站,你愿意站著你就站著吧,因為沒有傷害到任何人,對吧?

我們如果選擇做民主型的家長,容易培養(yǎng)出自信的孩子。而那種專制、尤其是一部分家長總想引導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做。所以家長說我是為了孩子好,你肯定是為了孩子好,不管是你做什么都是為了孩子好。

但是客觀效果是,這個孩子沒有自我。在一定年齡后,問題一定會暴露出來。

改變思維方式,才能造就頑強抗挫的孩子

桔子:還有一個典型問題,孩子不能接受失敗,只要失敗就發(fā)脾氣、生自己的氣,如何能幫助孩子放松一點?

王琳:有兩種思維方式:成績定向和掌控定向。

比如你剛才講自己是學霸媽媽,其實你心里是希望孩子能夠去爭取好成績。你讓孩子意識到的就是她的目標是成績,這個叫成績定向。

而掌控定向是我們和孩子聊學習,今天數(shù)學課有意思、還是語文課有意思?語文課老師他在哪個地方講得最好?我們關注的是孩子在學習過程當中體會和收獲,讓孩子和我們表達他的所得和感受,這個就叫掌控定向。

讓孩子覺得,我學習是為了提高我的能力,成績只是一個用來判斷哪些地方還需要努力的一個工具。

家長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在孩子面前是成績定向、還是掌控定向?其實能做到掌控定向需要家長的內心非常的強大。

很多的經(jīng)驗和案例讓我看到,如果一個孩子心理各方面發(fā)育得比較好,他又是一個積極向上的正常人,他主觀上是會努力學習的。

在今天,除非你家特別窮,家長越用考大學去激勵孩子,反而容易出問題。很多找我咨詢的都是這樣:孩子吃喝不愁,要什么有什么,到了中學沒有內驅力,家長還在說你一定要成績好。

家長把這個成績定向非常深地定在了孩子身上,孩子會反思為什么要考這個大學呀,這不是他想要的,而且他也體會不到成績的意義,于是進一步覺得學習也沒有意義。

關鍵點就是家長去改變思路,和孩子一起,把成績定向而變成是一個掌控定向。

從小用掌控定位激勵孩子,讓孩子覺得我能夠提高自己的能力。我的知識面讓我在小伙伴當中很受尊重,我學了語文可以寫好看的故事,讓孩子切身感受學的這些東西對他有意義,孩子隨著成長才會有自信,有自驅力。

和孩子聊天時,怎樣順勢建立孩子的自信?

桔子:我家孩子倒是經(jīng)常回來問我,說媽媽你猜我最喜歡什么課?我就猜她喜歡音樂課、其次最喜歡數(shù)學課……

王琳:然后你接著怎么說呢?關鍵是接著怎么說。

桔子:我就說你喜歡音樂課,是因為自己也會作曲;數(shù)學是因為她口算很快。

王琳:孩子有個特點,他們渴望跟父母交流,但又很難引領交流。他們的詞語表達能力、思考能力都很弱。當孩子問“媽媽你猜”的時候,他們對你的期待就像一只小狗叼著球在等待,所以家長一定要接得住話。

桔子你可以說,媽媽猜你在音樂課上可以學新歌吧?孩子就可以順著你的話頭跟你聊很多,你就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這也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識。

為什么自信的孩子不容易掉落手機、游戲的陷阱?

桔子:自信和手機管理有關系嗎?

王琳:這其實是自制力的問題,一個自信的人容易克制自己,還是一個不自信的人更容易克制自己?

桔子:自信的人。因為自信的人知道脫離了手機,還可以干很多別的事情。

王琳:對。手機和游戲愛不釋手,其實就是為了回避現(xiàn)實當中的許多困難。

任何人都會迷戀游戲的,腦袋里有多巴胺分泌,我們當媽媽的也會喜歡玩游戲,但如果你在現(xiàn)實當中你有重要的工作,你就會克制自己先去處理重要的事情。

因為一個自信的人也能在現(xiàn)實當中得到價值感、得到成就感。反之,一個人就無法離開游戲世界,因為游戲世界比真實更能讓他獲得安慰和成就。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面對自我價值的崩塌。

我們說管理孩子的手機和游戲,要從動機的方面去講。首先還是要去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培養(yǎng)孩子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對于自我價值的一個認定。所以這兩件事兒還真是相關的。在孩子身上沒有任何一個事情是不相關的。

社交不自信讓孩子總挨欺負,怎么辦?

桔子:還有一個普遍問題,有家長說孩子四歲,一起玩的小朋友喜歡推他、欺負他,孩子就只能不開心或者逃跑,導致社交不自信。怎樣幫孩子在交往中建立自信?

王琳:家長可能覺得孩子挨別的小朋友欺負導致了孩子的不自信,其實可能恰恰相反:是孩子的不自信,導致了他會忍受別的小朋友的人身攻擊。

家長首先不要立刻替孩子判斷,而要跟孩子去聊他怎么想。

如果孩子說我不想這樣選擇逃跑,但是我沒有辦法抵抗他,那你可以幫助他。但如果孩子說我覺得逃跑就是好的選擇,那么家長就要承認孩子的選擇,給孩子留一個空間。

實際上孩子問你的問題,沒有一個問題是孩子自己沒有答案的。孩子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只不過你有沒有鼓勵他說出來。

桔子:所以即便孩子自己的主意并不好,還是要尊重孩子的判斷?

王琳:對,孩子可能第一次想的辦法并不是那么好,但你讓他去試嘛。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學會跟人互動,而不是最開始就替他解決所有問題。

孩子的目標可能是既想一起玩,又不挨推;但媽媽的目標可能是不同的,我希望孩子不要受欺負,不要和那個孩子玩。

這個孩子才四歲,我們不要用大人的想象去界定孩子之間的友誼。孩子的氣質不一樣。有的孩子是尋求刺激的,有些又是比較乖巧敏感的,所以先讓孩子自己意識到我的問題是什么,我想解決什么問題。

我們在小時候需要跟人有很多很多關系,好的,壞的,不愉快的,最后才能夠總結出來,在什么時候用什么方法比較好。我們要讓孩子有足夠多的機會去遇到各式各樣的小朋友。

培養(yǎng)自信的孩子,家長該讀這些書

桔子:有沒有推薦的書目。大家可能還是想系統(tǒng)地學一下,

王琳:其實我覺得家長反而應該先看一看自我成長的書。

有一本書大家可能看過《少有人走的路》很多心理自助的書我其實不推薦,很多書非專業(yè)人士看都并沒有好處。

但派克的這本書,我經(jīng)常推薦給焦慮的父母們。他的第一句話就是:人生苦難重重。

作為父母,你為什么會焦慮,為什么一下子會因為孩子覺得心里受不了?不接受的現(xiàn)實積累太多了。

一旦當了父母,我們就想要為孩子屏蔽掉所有的苦難。我們忘了,不管你有多有錢、多有權,你都做不到的為孩子掃平一切,我們只能去接受。

所以想讓孩子成長得特別好,是一個不太現(xiàn)實的理想,因此父母焦慮很多。其實我們只需要去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自我,發(fā)現(xiàn)自己人生的追求就夠了,至于他人生的機遇,他遇到什么人,我們沒有辦法的控制。

孩子只要知道我無論有什么事情,我可以去找我父母,這就是你最大的一個作用。

還有一本書叫《由內而外的教養(yǎng)》我只推薦讀第一章。這本書告訴我們因為育兒感到難過的時候,并不是因為孩子有問題,而是在孩子身上發(fā)生的勾起了我們內心沒有意識到的東西。

大家要讀育兒書,還是建議大家自己內心有一個框架,了解孩子的框架。要雞娃還是放養(yǎng),這二者都很極端,育兒哪里有那么容易,讀書也不可能藥到病除。家長要了解成長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才行。

家長做到三點,孩子的大方向就不會偏

桔子:老師能給我們今天的內容系統(tǒng)總結一下嗎?

王琳:要培養(yǎng)一個自信的孩子,父母要做到清晰、穩(wěn)定、真實這三點。如果做到,孩子的自我發(fā)展的就比較好,那么這個人不太可能說不自信。

父母要做民主型的家長,對待孩子要能夠劃清界限。比如說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父母突破了孩子的界限。所以不要去過多的干預孩子,你讓孩子自己決定穿多少,只要不是太嚴重的后果,讓他自己去承受。

家長不要過多去干涉孩子,給孩子他去承受痛苦,承受失敗,也去遇到成功。

跟人相處,遇到困難,遇到摩擦,允許孩子自己去承受,然后讓他自己提出自己的想法。即使孩子的想法和你的一樣,也要先讓孩子自己說出來。

家長要去注意培養(yǎng)孩子腦子里的東西,它是有自由的

第二情緒要穩(wěn)定,有的父母是根據(jù)自己的心情來決定我如何對待這個孩子的。我今天心情好,你可以隨便看電視打游戲,我明天心情不好,打什么游戲,罵孩子一頓——這就叫不一致性。

這種不一致非常普遍,會讓這個孩子心里始終是不安全的,他也不容易有自信。

還有一個就是真實。前面說的所有都是讓家長拋棄技巧,回歸本心。

你就算是文盲,也會去關心你的孩子。你把這些讓孩子真實地感受到,他就敢于把真實的自己在你面前。他就會吐槽這個、甚至會批評那個,家長允許他們表達。

規(guī)則是規(guī)則,是孩子行為上必須要做到的,但他們思想上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表達的。

我們的時代對于現(xiàn)在孩子有一個問題,孩子從小刷視頻,看到的很多都是不真實的。但孩子會以為這些人設和表演都是真實的,沒有真實的人格,就談不到自信。這種時代我們就更要讓你自己給孩子展示一個真實的自己,包括你的情感,你的想法。

為什么育兒的十年,反而對家長更重要

王琳:我有一句肺腑之言送給我們的家長:

在教育孩子上,希望大家不要只把這段十多年的時間看成是我們在養(yǎng)育孩子,家長要把這十多年看成是你人生重要的階段。因為我們養(yǎng)育孩子都是在三四十歲,在人生最好的一個年華。

而孩子到了18歲是要離開你的,不管他物理上是否和你們在一起,他的心已經(jīng)跟你不在一起了。

當這個孩子離開你的時候,通過這十幾年,其實你已經(jīng)把自己的很多東西跟這個孩子的自我融合在一起了。

我們做老師的都知道,從不同的孩子身上就是可以看到他們背后的家庭。那么孩子走了以后,家長經(jīng)過這十多年會變成什么樣的一個人?我覺得這個才是最關鍵的。

孩子走了你就才四五十歲,還有后半生要過。如果我們這十多年能在孩子身上,得到一些改變自己的動力,那么是有深遠意義的。沒有孩子人往往不會主動改變,這個我體會太深了。

家長要借助育兒,改變自己。當這個孩子離開家以后,家長通過過去十多年的成長,可以更好去走自己的下半生。

所以不要說我們要去教孩子,總是想用技巧去對待孩子,教育和別的事情不一樣,我們工作中可以有人設,可以換一副面孔,但養(yǎng)育孩子這件事情只能用真正的自我去面對。

為什么很多成功人士家長跟我講,什么客戶什么我都搞得定,這么一個小小的孩子我搞不定?因為你的孩子是可以看透你的偽裝,看透你的技巧的。

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突然不跟父母聊了?因為他們從小就知道父母是什么樣子的,“你不就是跟我說這些大道理嗎?我都知道。”他們看透了我們的技巧,看透了我們的偽裝。

培養(yǎng)自信的孩子是培養(yǎng)一個合格公民、合格成年人的一個方面而已。他不可能脫離于一個健全人格這樣的一個大的主題。

叛逆期 英文(叛逆期英語)

以上是我們整理的“果殼非正式家長會”自信心+自驅力話題的大部分錄音。

由于直播過程太長,我們不得不刪減掉了嘉賓在現(xiàn)場對話中的一些重復觀點,如果您對這個話題感興趣,強烈推薦您戳開頭我們剪輯好的錄音。

這是我們用文字+音頻形式嘗試的第二期果殼童學館“非正式家長會”,每次直播前,我們都會在社群中征集問題,并請嘉賓解答。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2447.html

(0)
上一篇 2022年8月27日 上午10:12
下一篇 2022年8月27日 上午11:10

相關推薦

  • 初中輟學學生的出路

    初中輟學學生的出路 摘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初中輟學是一種常見的現(xiàn)象,但它并不是一條不能成功的路。對于那些選…

    孩子叛逆厭學不上學 2023年9月13日
  • 有沒有教孩子閱讀的軟件

    教孩子閱讀是許多家長都非常關注的問題。現(xiàn)在有很多軟件可以幫助家長輕松地教孩子閱讀。這些軟件可以通過游戲和互動的方式來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幫助孩子建立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例如,有一些軟件可以幫助家長通過游戲和互動的方式來教孩子閱讀。例如,有一個叫做“流利閱讀”的軟件,它通過模擬閱讀場景和互動游戲的方式來教孩子閱讀。軟件中的游戲可以幫助孩子

    孩子叛逆厭學不上學 2023年7月26日
  • 從零基礎開始學編程,十五歲孩子也能成為小程序開發(fā)大咖

    從零基礎開始學編程,十五歲孩子也能成為小程序開發(fā)大咖 編程是一項非常有趣的技術,可以讓人們開發(fā)出各種應用程序和工具。但對于許多孩子來說,編程可能是一項陌生的任務,因為他們從未接觸過…

    孩子叛逆厭學不上學 2023年8月17日
  • 怎樣正確對待孩子的說謊行為

    說謊是一種不良的行為,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說謊。當孩子說謊時,家長可能會感到困惑和不安,但如何正確地對待孩子的說謊行為呢?下面,我們將探討一些有關孩子說謊行為的…

    孩子叛逆厭學不上學 2024年2月25日
  • 加拿大留學休學一年怎么辦(加拿大怎樣申請休學)

    加拿大申請休學的步驟如下: 1. 確定想要休學的原因。有些人可能需要休學來治療健康問題,有些人可能需要休學來度假或處理家庭問題。無論原因是什么,在申請休學之前,最好向學校或輔導員咨…

    孩子叛逆厭學不上學 2024年5月11日
  • 初中輟學能上什么學校

    初中輟學能上什么學校 初中輟學后,可以選擇的學校范圍相對較窄。以下是一些可以考慮的選擇: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1…

    孩子叛逆厭學不上學 2023年9月9日
  • 最美王妃叛逆期

    最美王妃叛逆期:她是如何挑戰(zhàn)王室權威,成為公眾焦點的? 最近,英國王室迎來了一位新成員——凱特王妃。她是一位備受尊重和贊揚的王室成員,同時也是一位充滿活力和個性的年輕人。然而,在她…

    孩子叛逆厭學不上學 2023年12月22日
  • 孩子青春期心理健康書

    孩子青春期心理健康書 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他們開始經(jīng)歷身體、情感和社會方面的巨大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會給孩子帶來挑戰(zhàn)和壓力,因此,保持心理健康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點咨詢免費…

    孩子叛逆厭學不上學 2023年10月26日
  • 心理健康與勞動教育相結合

    心理健康與勞動教育相結合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況,包括情緒、認知、心理行為、自我意識等方面。勞動教育是指通過勞動實踐來培養(yǎng)人的能力和素質,包括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實踐能力、…

    孩子叛逆厭學不上學 2024年2月29日
  • 家風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風是一種家庭文化和生活方式,是在家庭中長期傳承的一種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它不僅是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也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著重要的影響。 家風對孩子的人格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一…

    孩子叛逆厭學不上學 2023年11月17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江口市| 紫云| 东源县| 红原县| 剑阁县| 马鞍山市| 四子王旗| 元阳县| 东乡族自治县| 嵩明县| 莆田市| 嘉善县| 武强县| 顺义区| 凤庆县| 崇明县| 武宣县| 灵川县| 慈利县| 榆社县| 浠水县| 房山区| 崇信县| 嘉义县| 绥芬河市| 海门市| 岢岚县| 常熟市| 环江| 黄冈市| 鞍山市| 鱼台县| 洪江市| 大埔区| 平塘县| 江孜县| 彭阳县| 辛集市| 南开区| 繁昌县|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