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沉迷于網絡游戲怎么辦(未成年沉迷電腦游戲怎么辦)
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2020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使用互聯網的未成年人當中,有62.5%會經常在網上玩游戲,其中玩手機游戲的比例為56.4%。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也針對“未成年人沉迷手機網絡游戲現象”開展深度調研。過度沉迷手機網絡游戲有哪些危害?該如何解決?
受訪者中約65%的孩子
每天打游戲超10小時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此次調研以隨機抽樣的方式,深度訪談了全國各地向中心反映孩子沉迷手機網絡游戲的103位家長,整理49封信件。調研發現,沉迷手機網絡游戲的未成年人以男生居多,占比93%,最小的11歲,14至17歲的占比最多。在危害后果中,打亂未成年人的作息和飲食是家長看到的第一個現象。
調研組成員陳強介紹,在訪談過程中,家長們大多以“全天、通宵、沒日沒夜”等詞匯來描述孩子們每日沉迷手機網絡游戲的時長?!敖涍^梳理后發現,調研報告中約有65%的孩子每天打游戲超過10個小時,其中8%的孩子超過15小時,目前根據訪談我們知曉的連續玩游戲時間最長是38小時?!?/p>
報告顯示:
陳強介紹,報告中,孩子因長期玩手機游戲導致視力嚴重下降的,占比高達42%。飲食不規律導致未成年人過早患有腸胃疾病,并伴隨消瘦或肥胖等問題。個別家長表示,孩子因為連續長時間打游戲,多次出現突發疾病等情況。甚至一些未成年人還有抑郁的表現。
頻繁偷用父母的錢在游戲中購買皮膚道具;將父母給的生活費節省下來進行游戲充值;因為家長管控玩游戲與家人發生嚴重的語言、肢體沖突;以啃老、網絡貸款度日……受訪家長中有70%希望關閉網絡游戲。一些家長建議限制游戲時長、進行人臉識別驗證、提升游戲內容及品質、根據年齡進行游戲分級、加強對游戲短視頻和直播的監管。
建議:應盡快針對手機網絡游戲開展專項整頓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建議:正視未成年人沉迷手機網絡游戲所引發的嚴重負面影響;注重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協同治理。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負責人佟麗華:國家要從戰略上解決未成年人沉迷手機網絡游戲的問題。未成年人保護法提出了很多要求,包括國家建立統一的未成年人網絡游戲電子身份認證系統,也對建立青少年模式提出法治要求,明確提出對游戲產品進行分類、管理,作出適齡提示,這些法律的規定要加大落實的力度。應當加快出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
戶外活動是加強未成年人身體素質的有效途徑,也是保障未成年人擁有健康體魄的有效方式。
佟麗華呼吁修建更多可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戶外場地,組織更多的體育健身活動,把未成年人從虛擬空間吸引到現實空間里來,才能讓孩子們健康成長。
報告認為,當前可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手機網絡游戲產品層出不窮,游戲質量參差不齊,游戲內容復雜多樣,相關部門應當盡快針對現有的手機網絡游戲開展專項整頓。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的游戲中出現色情、暴力等內容;控制手機網絡游戲對未成年人的致癮性。
報告還提出,加強對手機網絡游戲周邊產品的治理力度。加大對相關企業的整頓力度。呼吁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應當承擔相應責任。佟麗華表示,“從國家和司法機關角度來說,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領域,應當支持公益訴訟?!?/p>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3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