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少年的電競夢(15歲學電競)
孩子想打電競想當主播?每一個沉迷游戲的孩子,看到那些打電競當主播的人,都是非常的羨慕,覺得每天可以玩游戲,而且還有高收入,還有很多粉絲崇拜,所以自己也想去打電競當主播,但在很多的父母來看來,孩子要打電競當主播就是不務正業,但又不知道怎與孩子進行溝通?可以找賴頌強老師領取用GROW溝通方式來引導孩子。
11月7日,三個大寫字母刷屏了朋友圈,不管是否關注電競體育,很多人都在7日知道了這么一件事:EDG奪冠。
與此同時,冰島雷克雅未克溫泉谷體育大廳內,中國LPL賽區戰隊EDG電子競技俱樂部以3:2戰勝韓國LCK賽區戰隊DK,為中國捧回2021年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這是EDG戰隊隊史上首次奪冠全球總決賽,也是中國第三次奪得全球總冠軍頭銜。
不同于電競圈的狂熱,不少家長產生了電競的巨大熱度是否會誤導孩子沉迷游戲的質疑。11月10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濰坊超競國際電競學院,15歲的高一年級學生王浩渲就是懷揣著電競夢來到這里求學的。
曾全級第三考入初中
放棄高中升學追夢電競
10日,濰坊超競國際電競學院正在舉行2021年秋季開學以來的第一次期中考試。剛剛結束考試的一年級學生王浩渲坐在辦公室的凳子上,后背挺直,雙手放在腿上,他腦袋一歪,眼睛亮晶晶的,嘴角向上揚起:“今天的考試太簡單了。”
今年15歲的王浩渲來自煙臺招遠市,學習成績一度十分優異,初中時曾以全級第3的成績考入煙臺招遠市西苑初中,7、8歲時,他與游戲的交集僅限于每天一兩次的閑暇娛樂。進入初中后,因為父母工作繁忙,王浩渲開始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游戲在這個時候更多地介入他的生活。
從一開始的固定娛樂,到每天十幾個小時的游戲時間,剛上初一的王浩渲不再僅僅把游戲當做一種娛樂。“那個時候一天打十幾個小時都很正常的,也不吃飯,也不怎么睡覺,打起來就像是瘋了一樣。”
監管的缺席、周圍人態度的轉變、青春期的迷茫讓王浩渲的成績直線下降。王浩渲開始另尋出路,他跟煙臺招遠市當地的7個小伙伴一起組建了名為“EA學生黨”的電競隊伍,幾個人一起參加當地的職業比賽,小有成就,從第一次參賽的第4名到后來的次次冠軍,王浩渲不斷刷新自己的記錄,這也讓他找回了曾經在學習上的自信心。“從17年到現在得有個十幾場,剛開始打的時候拿了個第4,然后一年比一年好。”彼時,王浩渲在招遠當地的電競圈里已經小有名氣。
與此同時,王浩渲爆發了與爺爺奶奶的劇烈沖突。據王浩渲父親透露,爺爺奶奶在王浩渲玩游戲時斷電是常有的事情,為此,爭吵是免不了的事。即使如此,王浩渲的成績還是穩定在班級的中上游。
2011年夏天,收到高中錄取通知書的王浩渲陷入了糾結,爺爺奶奶的反對、小伙伴們的放棄、周邊環境對于電競的不友好,讓他一度動搖了自己的電競夢。“當時我們七個人,現在只有我一個人還打電競,其他人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放棄了。”
王浩渲說自己最終放棄上普通高中,選擇來到濰坊學習電競,離不開父母的支持。王浩渲說:“我爸就跟我說,無論你想干什么,只要老爸有條件,一定無條件全力支持你,包括電競學校都是他推給我的。”
王浩渲父親坦言,兒子上初中以后,離異的家庭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造成了兒子內心的孤獨和自卑,在游戲中的勝利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喚醒了他的信心。等到兒子將電競作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時,王浩渲父親看到了兒子對電競的熱愛,決定全力支持兒子的選擇。
為兒子選擇電競學校,對于王浩渲的父母來說并不是無奈之舉,而是遵從孩子選擇的結果。王浩渲父親說:“我從孩子3年級的時候學著跟孩子交朋友,我更加注重的是孩子的天性。”一次,在刷朋友圈的時候,王浩渲父親看到了濰坊超競國際電競學校,并推給了兒子,父子倆就這樣踏上了外地求學的電競之路。
不再接單代打專心練級
爺爺奶奶態度也有所轉變
據悉,濰坊超競國際電競學院是國內首家電競教育學校,與前兩天奪冠的EDG電子競技俱樂部,從屬于上海超競集團。在濰坊超競國際電競學院門前,“超越電競,成就夢想”幾個鎏金色字體映入眼簾,從外形上看來,教學樓與其他無異。大門一開,由LED燈延伸出去的線條和彎曲而成的圖形照亮了一樓的暗藍色的墻壁,光影之間,給人一種夢幻的未來感。
進入學校后的王浩渲需要每天7點半起床,8點半正式開始上課。每天上午三節課,下午四節課,每節課45分鐘。中間穿插著課間和休息吃飯的時間,此外還有時長兩個半小時的晚自習。一周的課程里,除了每周一節的語文、數學、英語、音樂、體育、美術、心理課之外,還有與電競相關的實訓理論、實訓用戶分析、運動概論、產業運營、傳媒編導課程。
實訓課教學分為從基礎到高階幾個層次,入門級有針對英雄的教學時,教練會挑出一些比較難的點來講解。實際操作時,教練會直接通過給學生看一些操作視頻或者通過投屏給學生展示上手操作。上午教授的東西,下午學生們會跟上相應的實訓課程。王浩渲說:“自從2021年秋季入學以來,學校會根據我們現在水平,制定每周的任務目標,在每天的實訓理論課能學到很多關于游戲的知識,來這個學校以后,我的電競水平是有所提升的。文化課也安排地比較合理,負擔也沒想象中那么重。”
除了技術水平的提高,王浩渲父親注意到孩子入學后較為明顯的變化就是不再接“代打”單了。葛俸榕說:“入學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訴學生,不要在外面接單代打,專心提升自己的能力。”王浩渲也聽從了教練的指導。葛俸榕告訴記者,雖然學生們年紀比較小,但是面臨的誘惑不少,接單、代練、網上交友、控制游戲時長,都是需要教練和老師規范引導的內容。
進入學校后的王浩渲專注于追逐自己的電競夢,把在學校和班級內的相關職務都推掉了,他表示自己就是想一心一意打電競。王浩渲成績的提升,讓他有了想申請學校獎學金的念頭。為了提升手速,王浩渲還向父親提出了學習鋼琴的想法,這讓王浩渲父親也大為吃驚。“他學鋼琴是真的去學,有時候回到家,聽到他在房間里練琴,我父母也挺欣慰的。”
孫子的進步也逐漸改變了爺爺奶奶的對電競行業的看法,“以前我爺爺奶奶比較反對,他們認為學習是唯一的出路。就是一看到我在家里打游戲,可能會趕我出去。現在的話就沒有那么反對了。前兩天奶奶還說想我,問我什么時候回去呢。”王浩渲說完笑起來。
首要目標是成為職業選手
父子或一起投身電競行業
王浩渲父親向記者透露,自己在年輕的時候曾因為家庭經濟原因放棄了自己的音樂夢。為兒子追夢創造條件,成為王浩渲父親彌補青春遺憾的一種方式。但是全力支持并不代表盲目接受,對于兒子未來的發展規劃,王浩渲父親希望兒子能夠去海外深造讀書:“未來如果有可能,我會從我的行業中抽身出來,支持他的夢想。”
這與王浩渲的規劃不謀而合。
對于接下來的目標,王浩渲的目標是在年底之前打進巔峰賽全國排名前500,然后會根據水平的提高來不斷調整目標。談起未來規劃,少年說:“首先第一位的目標是成為一名職業運動員,如果不行的話可能會去從事電競相關,創立自己的俱樂部。”
像王浩渲這樣抱著職業選手電競夢想入學的學生并不少,但是被選中的天之驕子卻少之又少。葛俸榕說:“第一年可能90%的學生都是抱著想成為職業選手的心態來的,一年過后,只有10%或者5%的學生能選擇繼續選這個方向,剩下的學生我們會給他們提供一個多樣化的選擇。”
所有學生入學前,首先要接受入學測試,優先選擇基礎較好的學生,基礎太差或者單純想來打游戲的學生,會在測試階段被刷掉。入學后的學生第一年接受通識類的教育,進入二年級后,學生將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專業分流,決定是否繼續堅持職業電競選手的道路。葛俸榕告訴記者:“現在學校設有5個專業方向,分別是職業運動員、產業運營、傳媒編導、主持解說、數據分析。明年打算多開一些專業類的課程,比如一些動漫設計、游戲制作。”
這是學校在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雙重約束下的新調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明確了“不得在每日22時至次日8時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等多項規定。游戲時間的限制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練習時間。據悉,除了周五周六周日以外,在濰坊超競國際電競學院的學生周一到周四一般都沒辦法玩游戲。
對學生的管理和引導,也成為學校招生情況越來越好的原因。校長鄭立萍說:“有些孩子他在家里的時候,不會聽家長的話,所以家長感覺很頭疼,送到我們這兒來之后,經過我們的管理教育,很多孩子的行為習慣逐步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此外,隨著電競行業的發展,家長們對于電競行業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
法律和學校的介入,正在幫助像王浩渲這樣愛好電競的孩子完成從“玩游戲”到“打電競”的過渡,在電競行業發展的同時,更好地保護社會、家長、孩子們的電競夢。
在這之下,像王浩渲一樣的140多名少年的電競夢,即將起飛。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4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