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上的學霸(奧運會金牌學霸)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不知不覺中,2020東京奧運會就圓滿落下了帷幕,中國奧運代表團憑借38塊金牌位居金牌榜第二,這個成績相比2016里約奧運會堪稱進步神速。
在這屆奧運會中,我們認識到一個可怕的事實,那就是許多運動健兒表面上是運動員,背地里可能還暗藏“學霸”的身份。
用一句玩笑話來概論,他們的本職是讀書,只是趁著暑假拿塊金牌來玩!
奧運賽場上的“隱藏學霸”,讀書運動兩不誤,全面發展更優秀
★東京奧運會首金獲得者:楊倩
在本屆奧運會中,楊倩奪下中國奧運代表團首枚金牌,總計獲得2枚金牌,而她也憑借自己00后的身份與領獎時的比心火遍全網。
經過網友的調查,我們才得知楊倩除了是一位射擊運動員,更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大學生!
看到這個信息后,許多家長都震驚了,這不就是趁著暑假拿金牌的實例嗎?
優秀的孩子,不論在何種領域都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
在古代,一個人打仗厲害,最多可以做將軍,但是一個人不僅會打仗,還會出謀劃策、具備領導才能,那就是帥才。
這就是將和帥的區別。
當然,我們稱贊楊倩是學霸也只是贊嘆她一邊學習、一邊練習射擊的精神,畢竟體育特招生的文化課成績并不高,四百分左右就不錯了。
但是轉念一想,換做其他孩子,能夠做到保持射擊鍛煉的同時,還要維持文化課的學習嗎?她們會不會倚靠自己的天賦就不在意學業呢?
所以,孩子要從楊倩身上學到這種不畏艱難、重視全面發展的精神,擁有天賦與努力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賽場上最快的副教授:蘇炳添
蘇炳添在本屆奧運會沒有獲得獎牌,但是他取得的成就遠遠超過了獎牌的意義。
黃種人第一次站在奧運百米決賽的跑道上,這份成就足夠吹一輩子了。
賽場上,蘇炳添是運動員。
生活中,蘇炳添是暨南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他還帶領過很多撥研究生,也曾在訓練期間寫論文。
由此可見,現在運動員單憑成績好已經不算熱點,自身學歷才是關鍵!
所以,各位孩子上大學后是繼續工作、還是繼續考研?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道路,學歷高不一定就會賺更多的錢,但一定會給你們提供更多的機會。
★中國的“丘媽”:為母親治病賺錢的全紅嬋
全紅嬋不是學霸,但她是小說中的女主角,憑借自己的天賦一躍到眾人的視線中。
14歲,國際大賽零經驗,跳水決賽三次獲得滿分,打破跳水記錄,超越第二名41分,這就是全紅嬋。
這女生是不是有外掛啊……
但事實上,全紅嬋只是一個普通人,她成神的目的只有一個,給自己的媽媽賺錢治病,幫助爸爸維持家用。
雖然她的學歷還是空白,但是她的孝心和意志力值得孩子效仿。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全紅嬋身上,孩子就要學會做人的第一點:德。
★乒壇中的學霸:孫穎莎
伊藤美誠和水谷隼在混雙決賽擊敗劉詩雯、許昕后,伊藤美誠就被捧上了神壇,被看成突破中國女子乒乓球的最大障礙。
但在女子單打半決賽中,孫穎莎以4:0擊敗伊藤美誠后,大家都在嘲諷伊藤美誠、諷刺她的媽媽教育方式,卻沒人贊美孫穎莎。
同樣是為國爭光、同樣是名校學子,孫穎莎的熱度遠不如楊倩。
所以,這次我們要好好夸獎一下這位00后女孩。
★體育特招生的未來也有明天
生活中,許多家長都瞧不起體育特招生,覺得這是文化課不好的孩子,才會選擇的出路。
然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體育生付出的努力從來都不比任何孩子少。
況且,體育生的未來也不是只有當運動員,體育老師、健身老師、教練、當兵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寄語
東京奧運會上,我們見識到了運動健兒的“學霸”潛質,這些運動員也是全面發展,這也讓家長認清一件事。
德智體美,德和智要放在前兩個位置,無德的人,還沒有情商和基本的學歷,就算有能力也得不到他人的尊敬,典型的例子就是伊藤美誠。
本期話題:你們覺得體育生還要在乎學歷嗎?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4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