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媽媽這樣跟我說過:“孩子有了手機后,整天就玩游戲,給他報了各種興趣班,也沒用,都快愁死我了。”

我想這位家長的意思是,報興趣班把孩子的課余時間都占用了,那么孩子就不會在打游戲了,但是這種方法明顯就是錯的。
我想了想對這位媽媽說道:“游戲呢,確實有讓人上癮的功能,但是這種東西,你越不讓怎么辦,就怎么辦。一般沉迷于網(wǎng)絡大概是時間安排很不合理,再加上孩子自控力比較差,結果就是這樣。”
這位媽媽看了下孩子,對我說:“那怎么做呢?”

我對媽媽說:“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孩子們?yōu)槭裁聪矚g玩游戲?然后找到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孩子。”
孩子沉迷網(wǎng)絡游戲的原因
1、學習壓力過大
有些孩子會因為學習壓力過大,產(chǎn)生挫敗感,或者被過渡管教,然后通過游戲舒緩壓力,通過時,會得到升級或者獎勵,使他們有成就感。

2、缺少陪伴
孩子在生活中缺少家人、朋友的陪伴,在游戲中找到存在感。

3、好奇心
網(wǎng)絡游戲作為新生產(chǎn)物,滿足了孩子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所以他們對游戲感興趣。

大環(huán)境:現(xiàn)在連小學生都配有一部手機,手機游戲泛濫
小環(huán)境:周邊的人都在玩,都在討論,你不跟著討論游戲,想討論學習作業(yè)??這就脫離群體,會被孤立,所以……甚至連父母都在玩,大人長輩在小孩面前玩,對小孩而言,這樣的誘惑就算只是看著別人玩都比課本作業(yè)吸引人,小孩天天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后果可想而知。
家長須知:
1. 培養(yǎng)孩子的游戲時間
培養(yǎng)孩子尊重規(guī)則,更要讓他學會自己選擇,“比如這次期末考,我說如果有3科95分以上,暑假每天的游戲時間就由孩子自己安排。”讓孩子自己安排,也是讓孩子自己做出抉擇,如果他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學業(yè)),就能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游戲)。如果,這次的期末考試小孩只有2科達到95分,“所以他就沒有選擇權了,由我來規(guī)定他每天玩游戲的時間,這樣說清楚孩子還是接受的。”

2. 父母要以身作則嚴律己
孩子從小就喜歡玩游戲,但會否沉溺還是看父母的教育。比起看到孩子沉迷游戲而去責罵,更有效的辦法是家長玩的時候陪孩子一起玩,不玩的時候就以身作則。

3. 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在玩游戲這件事情上,需要把制定規(guī)則的權利交給孩子,然后把監(jiān)督執(zhí)行的功能留給自己。這個是指,有些孩子玩游戲,爸媽難免會擔心說孩子沉溺。我覺得與其把擔心悶在心里,不如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聊一聊。
跟孩子聊的姿態(tài),可以是:你玩游戲我并不會反對,但是我希望你可以自己去制定一個規(guī)則,去更好地進行自我管理。也就是讓孩子自己來說,他怎么玩游戲。

監(jiān)督執(zhí)行也是父母需要去看到的一個邊界。就是,當這些規(guī)則被制定出來之后,去監(jiān)督他從始到終的執(zhí)行,這個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4. 培養(yǎng)孩子的愛好和夢想
培養(yǎng)孩子真正喜歡的愛好,如閱讀、繪畫、彈奏鋼琴、發(fā)明等等,比讓孩子高分更重要。
一旦有了興趣,孩子們就會主動去做一些讓他在業(yè)余時間快樂的事情。
在興趣的基礎上,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夢想就像游戲設計中的第一個項目,幫助他找到一個明確的人生目標。這個夢想不一定是用來實現(xiàn)的,但是夢本身是一個種子,它將喚醒內(nèi)在的欲望和學習和成長的動力。

5. 當孩子游戲成癮時,請正確對待Ta
最后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如果孩子已經(jīng)對游戲成癮,有必要的話要求助專業(yè)人士,比如說一些家庭治療師,或者一些個人的心理咨詢師。

玩游戲未必是一個歸因,它可能是一個結果。它反映的是這個家庭當中,本身就需要被處理的一些情結,一些動力。所以這一部分家長的及時求助對于孩子和整個家庭也是非常重要的。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