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如何戒掉網癮(自己戒網癮)
他曾經自閉、厭學、沉迷網絡不能自拔;他曾經叛逆、不孝,令相依為命的母親傷心欲絕;他曾經早戀、同居,試圖尋找渴望已久的愛情……母親罹患絕癥的現實和對他的永不放棄的愛,終于讓他幡然醒悟,回到人生正確的軌道上來。
戒除網癮?目前幫孩子戒除網癮的方法,主要是分成3種,第一種是無條件的接納孩子沉迷網癮,等孩子自己哪一天玩夠了,自己醒過來,但要等半年,1年,3年,5年,不知道?第二種是送孩子去封閉網癮學校3-12個月,但家長先要確定孩子從網癮學校回來后再次接觸網絡沉迷進去怎么辦?第三種是家長幫孩子建立規則意識,讓孩子每天在正常的上學,正常的完成作業,正常的作息基礎上,每天有邊界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來的改善孩子網癮方案,可找我們獲取戒除網癮的6個步驟資料。
起因
厭學、網癮、早戀、不孝……無論孩子出現哪一種情況,都足以令父母痛心疾首。然而,這種種青春期叛逆的表現卻都在佟偉(化名)身上發生過。
佟偉今年21歲,是南方某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在他9歲的時候,父母離異,佟偉跟著媽媽生活。單親家庭的無奈、媽媽的脆弱和脾氣暴躁,讓佟偉感到深深地自卑,他開始猜忌、多疑,與同學之間漸漸疏遠,學業也荒廢了。佟偉的自我封閉在初中時期達到頂點,他曾經一年多時間都沒有開口說過話。在生活沒有目標的時候,他像許多同學一樣迷上了網絡游戲,從此不能自拔。即使媽媽罹患絕癥的時候,他仍然沉溺在網絡虛擬的空間里尋找活著的意義和所謂的愛情,網戀、同居、失戀……生活陷入一片混亂狀態。當周圍所有的人都認為他不可救藥的時候,唯有他的媽媽始終沒有放棄,終于在呂金龍老師的幫助下,把佟偉從錯誤的人生道路上拉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日前,記者通過電話和網絡與遠在南方就讀的佟偉取得了聯系,他欣然向記者講述了自己12年來所走過的成長歷程。
自閉少年不思進取
父母離婚的時候我只有9歲,還不懂得太多的事情。父母離婚對我的影響并不像別人想象的那樣,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什么的,對我來說,這件事帶來的變化就是爸爸再也不回家了,如此而已。真正對我造成影響的,是離婚之后媽媽的情緒。婚姻破裂對媽媽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每天她除了照顧我的生活,更多的時候就是對著電視機流淚,這讓我很反感,覺得大人真是太不堅強了。
媽媽的脾氣也變得很暴躁,動不動就生氣。我不好好學習了,她生氣;我動作慢了,她生氣;我說話提到爸爸,她更生氣。媽媽生氣的時候就會對我大吵大嚷,狠狠地批評我,把我罵得再也不敢出聲音。于是我就一個人玩兒,玩兒文具盒,玩兒手指頭,可是媽媽看見我不好好寫作業,又會罵我。
父母離婚對我的另一個影響,就是周圍同學看我的眼光。小學的時候,同學年紀都小,口沒遮攔,想什么說什么,就有人跑來問我:“佟偉,你爸和你媽是離婚了嗎?你是不是沒有爸爸了?”我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忽然之間就感到比別人矮了半截,抬不起頭來了。同學嘲笑我,我就跟他們打架,有一次,我一個人打五個,居然打贏了,但大家從此就開始疏遠我,我也漸漸成了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我怎么還有心思學習呢!大概就是從那時候起,我開始走向自閉。
上了初中以后,情況沒有絲毫改變。在同學眼里,我是個沉默寡言、反應遲鈍的人,和我說話說不到一塊兒,我又特別多心,有人開句玩笑,我都敏感地認為他是成心針對我的。那時候我的身體也開始發胖,當時不知道為什么,后來我才在一本書里看到,沒有安全感的人就容易發胖,因為心理影響了內分泌失衡。形象不好更加重了我的自卑,我變得很多疑,只要同學湊在一起說點兒悄悄話,我就會認為他們在議論我,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我把自己完全封閉起來了,整個初二一個學年里,我居然連一句話都沒有說過,在老師和同學眼里,我幾乎就是一個零,一個不存在的隱形人。我根本無心學習,整天遲到,上課就趴在桌子上睡覺,睡不著的時候,就呆呆地看著窗外。在我的印象里,初中時期的很多記憶,就是窗外一片灰蒙蒙的天、靜悄悄的操場……根本毫無快樂可言。
媽媽對我的沉默和不思進取,當然是暴跳如雷,她對我的責罵越來越厲害。我媽罵起我來非常狠,她會把我貶得一無是處,讓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廢物,活著都多余。現在我明白了媽媽那是恨鐵不成鋼,但以前的我根本無法理解。媽媽的責罵讓我對一切都失去了信心,自己就看不起自己,后來,我對媽媽的暴怒和斥責都變得麻木了。可是中考前,媽媽的一句話卻深深刺激了我。
初中臨畢業前,第一次摸底考試,我只考了210分,這個分數畢業都夠戧,老師通知我媽說讓我不用去學校了,我媽急了,回家就點著我的腦門數落我。媽媽最后流著淚說:“你知道你爸爸為什么不要你嗎?就因為知道你不是個學習的材料!”這話對我的刺激太大了,爸爸的離去一直是我的心結,我真的很在意爸爸對我的愛,我從來不說但我心里很在乎,我不愿意承認爸爸和媽媽離婚是因為我不好!于是,在媽媽花錢請來的各科家教的監督下,我開始了瘋狂地補習。一個多月后,我居然以497分的成績考上了本市一家藝術類高中。
陷入虛擬網絡不能自拔
進了這所高中后我才知道,我是班里文化課分數第一名。這讓我有些沾沾自喜,中考的成功讓我對自己恢復了信心。我決心“從現在開始,做個好學生”。可是,周圍的環境卻讓我很快放棄了這個念頭。
藝術類高中的學生都不大重視文化課,卻都沾染了幾分“藝術氣質”,不拘小節、呼朋喚友。上高中對我是個新的開始,因為我有了幾個好朋友,這令我很高興,也很珍惜。我和幾個好哥們兒整天混在一起,大家一起逃課,一起吃飯喝酒,一起去網吧。
網吧真是個好地方,網絡更是一個神奇無比的東西。我還記得第一次去網吧的時候,看著同學輕車熟路地登錄網絡游戲,一個個玩得酣暢淋漓,我都傻眼了,從來不知道還有這么好玩兒的東西。等我學會了玩網游之后,我才真正體會到了它所帶來的樂趣。
網絡游戲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它的不真實性,無論在現實中有什么煩惱,一進入網游就可以把現實里的煩惱全部拋到腦后。在我眼前的只有一個博大的虛擬空間,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建立一個虛擬的人物,給他起名字,決定他的身份,為他配備武器,指揮他的一切動作。在網絡游戲里,我自己以另一種方式出現,這個“我”不再是個一無是處的廢物,不是媽媽眼中的不孝子,也不是老師眼中的刺兒頭,這個“我”是個所向披靡的勇士,會武功,有本領,甚至還能一呼百應,隨著游戲的深入,“我”還能一步步升級,獲得更好的武器和更多的尊重。這種感覺真是太棒了!
迷上了網絡游戲之后,我的眼前仿佛打開了另一個世界,一個能給我安全感、成就感的世界。我很快就陷了進去,那種吸引力是我無法抗拒的。我不知道那叫不叫“網癮”,但我后來真的離不開它了,感覺我的生活好像被什么東西套住了一樣,它開始左右我的思想,眼前經常出現一些假象,恍惚覺得自己變成了游戲里的人物,能蹦起老高,還會飛,這種感覺其實也挺可怕的,讓人分不清楚虛幻和現實。
我也想過要擺脫網絡,可是越想離網吧遠點兒,就越不由自主地要走進去,像有只無形的手拉著我一樣,后來干脆就不再抗拒了。不久,媽媽也發現了我逃課去網吧的事情,自從有一次把我從網吧里逮回家以后,媽媽就每天都盤問我“是不是又去網吧了?”然后免不了又是一番責罵,無非就是那些話,我是她的唯一希望啦,我怎么這么不爭氣啦,我怎么干啥啥不行啦……每當這時候,我就強烈想玩網絡游戲中那個可以叱咤風云的“我”。
有一次,媽媽又對我進行了一次口頭教訓,我不知哪來的火氣,順手拎起一個塑料凳甩了過去,凳子脫手的剎那,我看見媽媽驚恐的眼神,手上不禁一偏,凳子隨著咣當一聲響,在門上砸出了一個大窟窿。媽媽顯然被我嚇住了,我梗著脖子一摔門離開了家,從此我開始通宵待在網吧里,累了就去同學租的房子里住,不再回家了。
網絡帶來了懵懂的愛情
上網對我來說,完全就是一種逃避,逃避現實中的種種煩惱,逃避媽媽痛心疾首絕望的眼神。其實在我心里還是很在意我媽媽的,畢竟我們母子倆相依為命,媽媽一個人撫養我很不容易,生活上從沒虧待過我,就是眼看著我不學無術混日子,她也從來沒有放棄過我。只是她的歇斯底里真的讓我受不了,她那些無情的責罵總能剝去我最后的自尊,讓我恨不得死去。
我上高二那年,媽媽脖子上長了幾個疙瘩,疙瘩越長越大,還疼痛難忍。我問過媽媽,媽媽說沒什么事,我也就沒再放在心上。我依然每天住在外面,和我的那些朋友在一起,白天在課堂上,我們就呼呼大睡,有時候干脆就逃課出去上網,沒錢了,我們就去學校找同學“借”。就是找個好欺負的同學,把他叫出來,擼起袖子說:“哥們兒沒錢了,想跟你借點兒錢。”對方害怕挨揍,只能不情愿地把錢掏出來,我們拿了錢直接就去網吧。當然,“借”的這些錢是從來不還的。
日子每天就這樣過,居然也平安無事。那是個相當自由、混亂、頹廢的時期,沒有時間的概念,沒有成績單,也沒有未來。
一天晚上,一位和媽媽要好的阿姨在網吧里找到了我,她把我叫出來,眼神復雜地看著我說:“你媽媽脖子上長了瘤你知道嗎?”我不情愿地點點頭,思維還沉浸在CS(一種網絡游戲)激烈刺激的槍戰游戲中。“那你知道你媽媽得的是什么病嗎?”我搖搖頭。“是淋巴癌……”我蒙了,腦子里嗡嗡直響,第一個念頭就是:“媽媽要死了。”我發瘋一樣跑回家,躲起來偷偷哭了一場。我知道媽媽得這個病都是被我氣的,這么多年來,我習慣了和媽媽對著干,頂撞她,甚至摔東西……現在媽媽竟然真的得了絕癥,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在乎她!
媽媽做過手術后,我告訴自己,一定要痛改前非,一定要好好學習,要讓媽媽高興。可是談何容易呢,老師講的東西我一個字也聽不懂,對著書本眼前全是游戲里的畫面,我越想學好,就越覺得自己無能,越是做不好,就越是恨自己。媽媽說的對,我就是一個廢物!三天后,我對自己失望透頂,又重新回到了網吧。
網絡吸引我的另一個原因是我以為那里有我渴望的愛情。或許是因為家里得不到我想要的溫暖吧,我很想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愛。初中的時候,我就喜歡過班上的一個女生,她曾是我生活中唯一的亮色。上高中后,我也交過好幾個所謂的女朋友。后來,我在網上認識了一個女孩兒,她比我大兩歲,是個大學生。我和她聊了很多自己的事情,她不但不會瞧不起我,反而同情我、鼓勵我,讓我渴望被愛的心備受安慰。很快我們就走出網絡在現實中戀愛了。我借了同學的房子,和這個女孩兒同居了,像一對成年人一樣過日子,那一個月里,我暫時忘掉了自己的煩惱和媽媽的病。但是好景不長,女孩兒的家里發現了我們的事,逼著她和我斷絕了來往。失戀的我喝得醉醺醺地回到家,又哭又笑又鬧,吐得一塌糊涂。不明所以的媽媽只能看著我流淚,一直陪我到天亮。
脫胎換骨找回自己
那一年高考,我的落榜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多年來我懶散慣了,高考那天我也像平常一樣遲到,被拒絕進入考場。不讓進就算了,我轉身就進了網吧。當我的同學們在考場上為未來奮戰的時候,我卻沉浸在虛幻的網絡游戲里廝殺。
說到底,我最應該感謝的還是我苦命的媽媽,無論我墮落成什么樣子,她都不曾放棄過我。為了我的后半生,她為我做了太多太多,可以說什么辦法都試過了,可我卻依然我行我素。復讀那年,有一天,家里來了客人,媽媽說是她的朋友。有一位呂叔叔主動和我聊天,看見我畫的畫,他很高興地對我說:“你畫畫不錯啊,能不能送我一幅畫?”我吃驚之余,有些不敢相信,但還是不由自主地答應了。可是,我拖了很久都沒有畫,因為我知道自己根本畫不好,我連自己有多久沒有拿過畫筆都記不清了。
不過,呂金龍叔叔以后就經常來家里做客,和我聊天。后來我才知道,他是媽媽為我請來的心理疏導老師。但他從來不像別人一樣,滿嘴說些“怎么做對、怎么做不對”,而是妙趣橫生地給我講各種小故事,讓我自己從中領悟一些人生的道理。我不知不覺被他的話吸引了,漸漸放松了抵觸情緒,并且開始嘗試思考自己的現在和將來。憑良心說,有誰愿意一輩子這樣渾渾噩噩地過日子呢,讓人家在背后瞧不起,把我看成另類,對我嗤之以鼻我也不好受。只是我自己無力改變。
但呂金龍叔叔卻一點一點讓我開了竅,開始愿意把自己的事情和想法說出來,那段時間我特別想傾訴,毫無保留地傾訴。說出來之后,我感到無比輕松,心里好像做了一個大掃除一樣,變得敞亮起來。在呂金龍叔叔的鼓勵下,我重新拿起了高中課本,那時候,距離第二次高考只有三個月的時間了。我很懷疑自己的能力,但呂叔叔說:“你中考前曾經成功過,那次你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現在你有三倍的時間,我相信你能成功。”
我決定背水一戰,開始不眠不休地補習高中三年的課程,每天只睡幾個小時,困了就喝咖啡提神。這期間,媽媽在呂叔叔的影響下,也一改往日的態度,再也不對我發脾氣了,而是給我許多默默的支持和關懷。家里出現了久違的祥和氣氛,讓我感覺到了家的溫馨。我帶著一種近乎感恩的心全力和時間賽跑。
可是,命運也許真的要懲罰我一下,當我鼓足勇氣充滿信心地走進考場時,卻陰差陽錯地記錯了英語考試的時間,結果,足足40分的選擇題我沒來得及涂答題卡。走出考場,我連死的心都有。
最終,我被南方一所知名大學錄取了,所有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媽媽喜極而泣,我更是百感交集,掩面痛哭。悔恨、委屈、傷心、喜悅、欣慰……各種情感一起襲來,甚至還有一絲悲涼。這一張薄薄的紙對于我的分量太重了,我覺得自己好像重新活了一回,過去的一切終于像書頁一樣翻過去了,從此,我和過去那個迷惘、頹廢的我徹底告別了。
佟偉的媽媽:兒子現在令我驕傲
佟偉小時候是個特別乖巧的孩子,特別可愛。他長大以后我常常想:“要是兒子能再回到小時候的樣子該多好!”前些年我真的想不明白,佟偉怎么會變化那么大?他怎么變成了那個樣子?在他最糟糕的時候,我真的已經快要絕望了,眼看著他整天毫無目標地混日子,我真不知道他以后該怎么生活。萬般無奈之下,我找到了一家心理咨詢中心。自從咨詢中心的呂老師開始對佟偉進行心理疏導以后,我欣慰地發現,兒子真的開始變了,他不僅從網絡游戲中掙脫出來,憑著自己的毅力考上了大學,還變成了一個特別孝順的好孩子。我幾乎不敢相信,兒子還能有令我驕傲的這一天!
以前,我不是個好媽媽,當孩子沒有達到我的期望的時候,我會做的就只有嘮叨,不停地指責孩子,訓斥孩子,從來沒有鼓勵和肯定。這直接導致了孩子的自卑情緒,他變得越來越消極,我們母子之間也形成了敵對狀態。嚴重的時候,只要我一說他,佟偉隨手抓起一件什么東西就向我丟過來,即使是我得了這個病之后,他也仍然自暴自棄。后來,我從咨詢中心的家長培訓班中學會了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法,我這才懂得,教育孩子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做一個好家長也要不斷學習。
我很想對天下所有的父母說,無論孩子有多少缺點,無論他們走了多少彎路,永遠都不要放棄自己的孩子。如果我當初放棄了佟偉,我們母子倆一定不會有今天。
讓佟偉找回自信心
佟偉可以說是十幾歲青少年中的一個典型,這個時期的孩子容易出現的問題幾乎都出現在了他的身上。佟偉的性格是比較典型的“社會活動型”特征,他需要在社會活動中獲得認可,需要通過別人的承認、支持甚至贊美來肯定自己的價值。但是,許多年來,他都沒能獲得這種認可。所以,在對他進行疏導的時候,我要做的就是要支持他、贊美他、鼓勵他,讓他找回自信心。
不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都對人有極強的戒備心,他們不會輕易敞開心扉,所以我首先要讓他肯對我說出心里話,只要打開這把心鎖,后面的一切就都迎刃而解了。我通過贊美提出請佟偉為我畫一幅畫,他找了很多借口拖了很久沒有畫,最后才說了實話:“我怕畫不好。”有了這句心里話,后面的疏導就水到渠成了。佟偉很聰明,領悟能力也很強,他內心里想做好孩子的愿望其實是很強烈的,所以他能夠有今天,都是他和他媽媽共同努力的結果。
很多家長感覺教育孩子很失敗,其實就是沒有找到打開孩子心鎖的鑰匙。家長在面對孩子的缺點的時候,往往不能寬容對待,而是不停地指責、否定孩子,這只能讓心鎖越鎖越緊,最后完全封閉內心。當孩子感到家庭不能夠給他安全感的時候,他就會向外界轉移注意力,由此便引發了各種問題。相反,無論孩子怎樣,家長都能接受孩子,孩子才會接受家長,家長就可以在無形中正確地引導孩子,少走彎路。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8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