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厭學和青春期厭學的表現是有很大區別的,男孩更容易受到心理、身體上的影響,女孩子更容易受到生理上的變化,孩子厭學更容易出現厭學的情緒,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厭學、焦慮、煩躁、愛發脾氣等。
孩子厭學表現在不同方面,家長要理性看待
厭學表現:
有的孩子只是反映了身體上的不適,但其實心理上并不厭學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在治療的過程中,家長該如何發現孩子的厭學表現?
趙莎:
孩子出現厭學癥狀時,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找出導致孩子出現厭學情緒的厭學原因,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一般來說,孩子厭學分為厭學情緒和厭學行為兩種,厭學情緒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無法解決的心理障礙,導致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甚至是厭學行為。如果不解決,孩子的厭學情緒就會越來越嚴重,對學習失去興趣,成為厭學癥狀。
厭學行為的原因有很多,如孩子因為學習能力不足而導致作業不會做或者不會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學不進課堂上的知識;孩子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不好導致孩子情緒低落;孩子不愿意去學校上課,等等,這些原因都可能導致孩子厭學。
二、孩子厭學,家長的正確做法
1.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
家長要讓孩子明確學習目標,并且結合實際情況,幫助孩子確定學習目標,并設定具體措施,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
2.引導孩子多與老師交流,拓寬孩子知識面
孩子不喜歡老師是經常發生的事,如果孩子在學校里,與同學的關系疏遠,可以鼓勵孩子多與老師交流,聊聊同學之間的趣事,或是與朋友一起玩耍,這樣就可以幫助孩子緩解和老師的距離感,從而,變得喜歡老師。
3.培養孩子積極的學習習慣
孩子不愿學習,有很多原因是因為家長給孩子施加的壓力太大了。而家長的“嘮叨”有時也是一種冷暴力,這種冷暴力會給孩子傳遞一種不平等的感覺,給孩子一種不被尊重的感覺,并且很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發展,只會讓孩子更加厭惡學習。
因此,家長對孩子要多點耐心,多跟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并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孩子,與孩子產生共情,了解孩子的近況,了解孩子對上學的抵觸情緒,再來采取相應的措施。
四、適當給孩子一些自由,但不可太過于強勢
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疙瘩,生怕寶貝出一丁點兒問題,父母生怕寶貝出點差錯,一味地將自己認為好的東西毫不在意,不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孩子的反抗心理,從而引發更加叛逆的行為,后果便是不言而喻。
俗話說,“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
因此,父母對于孩子的成長,更應該給予充分的自由,并且不要因為生活中的小事兒處處限制孩子,這樣孩子才能有機會去獨立做自己,而不是處處都依賴父母。
總之,孩子要長大,父母要不斷地用正確的方式去教育,對待孩子的成長,要把眼光放長遠,要時刻謹記著,你將來才是你孩子的依靠。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0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