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厭學情緒嚴重,認為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卻總是得不到父母的理解。
厭學情緒產生的原因
可能是因為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對某些事都特別敏感,特別想尋求父母的認可。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但父母的一味施壓,會讓孩子的心理逐漸封閉,逐漸封閉自己。
有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不喜歡父母嘮叨,內心積壓的情緒無法發泄出來,時間久了,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就會慢慢崩塌,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厭學情緒
這是青春期孩子厭學的重要原因之一。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敏感,對各種各樣的事充滿了好奇。
他們渴望獲得認同感,又害怕被否定,需要價值感。
這時候,父母如果能夠真誠地向孩子承認錯誤,正向引導孩子,孩子不僅能從錯誤中得到教訓,還能從錯誤中學習。
在糾正錯誤的時候,注意場合和場所,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自然后果。
比如,孩子把水杯打翻了,父母首先要表達自己的感受,“你很生氣”,然后再詢問孩子是不是因為“杯子”打翻了,還是因為“杯子”弄倒了。
當父母帶著“憤怒”去教育孩子時,就會引起孩子內心的抗拒。
此時,我們就應該在表達自己感受的時候,引導孩子思考“為什么會這樣?我們怎么做才能更好?”
這時,我們要注意,“明確指出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針對事情來進行批評”。
“不解決問題,只是批評!”
如果說孩子是在向父母“告狀”,那么父母要表達:“孩子是在表達自己的感受,但是他的行為會讓我感到不舒服,我需要幫助。”
如果孩子不是為了讓父母生氣,而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感受,那父母就應該及時回應:“我在認真傾聽你說話,所以我不需要這么做!”
只有父母用平和的態度,平靜的語氣,孩子才有可能聽進去,更愿意配合。
2、如果孩子做了一個不好的事情,父母一定不要說:“我沒有告訴你,你自己怎么做的。”
這種話說多了,孩子聽進去了,就會覺得自己不被尊重,所以下次他會很聽話。
父母的語氣要溫和,如果孩子不配合,也要保持沉默,等孩子做完作業,父母再和他討論事情。
3、傾聽孩子的聲音
父母應該做到對孩子的言行和想法給予理解和尊重。
有些孩子進入青春期會變得不再愿意和父母溝通,但是父母要明白,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父母在了解到孩子的想法后,應該給予孩子適當的建議,并給孩子一些自由,讓孩子自己去處理問題。
孩子們會因此而獲得更多的自信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因此而更加喜歡自己解決問題。
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一起討論,帶著孩子了解他們的觀點。當孩子們在自己的觀點下面找到正確的時候,就會受到父母的感染,并且愿意去改正錯誤。
和孩子交朋友也是一樣的道理,父母要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多和朋友接觸,讓孩子在和朋友的相處中獲得一些樂趣和自信。
也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在游戲中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從而將壓力,沒有地方發泄出來。
3、適當放手讓孩子做自己
父母們總是希望孩子們不要總是依賴父母,可是當孩子們擁有獨立自主的能力后,這項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父母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給予他們適當的引導和幫助,讓他們學會獨立,那么孩子們也會慢慢地從依賴父母的過程中,成長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四、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1、 學會放手
小時候孩子對事物的認識還不太多,父母們的一舉一動都是他們依靠在身邊。父母們可以教給孩子一些和生活相關的知識,比如從生活自理能力、自立能力、時間管理等。
當孩子在完成一件事上能夠獨立自主時,父母就不要再插手幫助孩子了,當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有了困難,父母需要及時的發現和幫助,并且告訴他們應該如何解決問題。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6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