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
1.注意力不集中,走神,有小動作;
2.學習效率低,作業拖拖拉拉;
3.記憶力差,單詞,課文記不住;
4.不愛讀書,理解力差,想象力差;
5.做題,做作業馬虎,總出錯;
如果出現以上情況
說明孩子有厭學情緒!!!
目前在中小學學生間存在很嚴重的厭學問題。
有調查發現:
我國有46%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33%的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明顯的厭惡,真正對學習持積極態度的僅有21%。
由此可見厭學的比例之高,問題之嚴重。其實很多孩子都存在一定的厭學心理,只是有些并沒有表現出癥狀,家長還沒發現而已。
神康青少年心理成長中心專家劉興芹表示他曾經遇到一個孩子,還有20多天就要面臨高考,但是在這關鍵的時刻孩子忽然不愿意去上學了。家長怎么勸說都沒有用,孩子每天就想呆在家里,問她為什么不想上學,她也不知道,就是不想上學。
后來,家長帶孩子來做了心理咨詢,最終發現孩子其實是產生了厭學的心理。家長很不理解,一向乖巧,成績很好的孩子為什么會忽然出現了厭學的癥狀?
劉興芹說,其實孩子的厭學并不是突然產生的,它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是由于孩子一向表現乖巧,家長沒有注意到而已。
因此,家長只有找到孩子厭學背后的深層原因,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糾正。
孩子為什么厭學:厭學背后的深意
01孩子的生理原因:
孩子生病、女孩的例假等等都可能是導致孩子厭學的原因,但這時不是表現為對整個學習過程的厭倦。大多是暫時的或者周期性的,只要稍加關懷、體貼、指導,厭學情緒就會減輕或消失。
02伙伴關系不良:
伙伴關系不良是導致孩子心情緊張、害怕學校進而引起厭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它有時是暫時的,有時則轉為成長時間的壓力與緊張。
因此,要教會孩子處理好同學關系,與同學真誠相處。只要真誠相處,關系就會好,否則勢必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
03教師的因素:
老師的教學方法不當、態度粗暴、處理事情不公正等都會導致孩子厭學,但這種厭學是具有學科特點的,不具有整體性,家長要及時引導孩子找出原因,正確對待。
04教學內容太難:
要求太嚴、太高或太松,都可能導致厭學。要求太高,孩子一時達不到,會失去興趣;沒有要求時,孩子又會轉移注意力,不把精力放在學習上,也導致厭學。
05家長要求不當:
劉興芹老師總結:
厭學的原因是復雜的,厭學的后果是可怕的,可是厭學的學生并不是無可救藥的。
對于厭學的學生,家長要認真分析,找出原因,從他們的心理需要出發,進行教育和幫助,切實解決好他們的學習心理問題,才能讓每一個學生更好地適應學校教育的要求,從而順利走完健康成長的歷程。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