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芭為什么不上學?
我是一位大一學生,高二那年有一次我逃課,我也不上課了,也不出去。
我們一個同桌好像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是兩個人很好,最后我們被叫到了辦公室,上來就開始聊一些自己關于自己的事情,雖然還是孩子,但是交流的時間很少。
他們說我不是不想上學,而是現(xiàn)實中確實有很多地方我做不到,比如學校的集體環(huán)境,但是沒有朋友,覺得很孤獨,周圍沒有人可以陪著我,還有老師的陪伴,我不知道怎么辦,所以不上學。
家里人勸我,我都不想去上學了,可是每次去上學都會覺得很無聊,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上課無聊,下課就會心情不好,總想著游戲,總想著游戲,但是管不住自己,作業(yè)也寫不完。
那時候父母怎么勸也沒用,他們覺得我想著大點了就好了,反正我也上不了高中了,不上大學,也考不上大學,隨心所欲,于是就開始了放縱的人生,放縱了,這都是心理的問題。
我跟父母說:“要不你就送吧,哪有錢送,送也好,送也好,最后也不管不管。”
因為上大學了,父母都會有一種落差感,感覺自己隨時隨地可以放縱自己,但事實上大學畢業(yè)以后,要面對的工作和學業(yè)都需要應對社會的挑戰(zhàn)和挑戰(zhàn),他們也就只有游戲這種選擇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可很多孩子就是上不了。
他們上了大學以后,每天想的事就是打游戲,吃著零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現(xiàn)在是什么趨勢,誰也不清楚。
他們只知道,要考上大學,考上好的大學,才是他們這一生最重要的事情。
但對于大多數(shù)的孩子,就算想打游戲,也已經(jīng)上不了,這讓他們的精神和內(nèi)心變得壓抑,會產(chǎn)生一些過激的行為。
家長們看到孩子玩游戲時,想到的不是如何管控孩子,而是怎樣才能讓孩子戒掉游戲癮。
很多父母的焦慮,是因為擔心孩子會因此沉迷,而忽略了孩子的內(nèi)心需求。
所以很多家長會將孩子沉迷游戲的原因歸咎于游戲本身,認為游戲是因為孩子沉迷,才造成孩子沉迷的。
但這其實是一種誤區(qū),游戲并非是導致孩子沉迷的原因,也不是家長阻止孩子玩游戲的理由,而是家長要做的是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讓孩子在現(xiàn)實生活中獲得價值感,而不是讓游戲成為孩子逃避現(xiàn)實生活的“保護傘”。
因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調整:
首先,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李玫瑾說:“家長要想讓孩子變好,必須自己先要沉下心來,把自己的情緒調整好,這樣一來孩子自然而然也會調整好。”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克制自己不好的情緒,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對手機的癡迷,手機的誘惑太大了,家長一定要懂得控制自己,為孩子做好榜樣。
其次,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親子溝通交流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有效的溝通可以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對孩子而言,它是一個自然、親切、愉快、親切、和諧的親子關系。當孩子遇到困難、受到挫折時,與孩子一起分析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既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又能讓孩子在父母面前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無疑會讓孩子減少一些叛逆心理,與父母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
最后,多與孩子交流溝通。
許多孩子都存在著叛逆心理,與孩子溝通的時候,不能耐心的將自己的思想觀點,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要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做孩子的朋友。家長不能以家長的身份與孩子溝通,要及時幫助孩子排解心理壓力,讓孩子學會傾訴,積極配合家長。
孩子處于叛逆期,家長應該多交流溝通,陪伴孩子度過叛逆期,正確引導孩子成長。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2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