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子15歲不上學了,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打游戲,就是在打王者榮耀。爸爸媽媽勸他別玩,他一句話懟:“你們當家長不知道學習的事情,我憑什么要努力?你們想讓我考大學嗎?”
從小學到高中畢業,我兒時的小學和初中,基本都是在學校,由爺爺奶奶帶大。
上學時期的假期,我的外公外婆從鄉下老家到我們這上學。由于生活習慣不同,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性很大,沒玩過手機,沒見過ipad,見到幾個人都捧著手機,上完網課,晚上還要看我大姑的手機。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但是,我上學時沒怎么用,更沒怎么用過手機,除了接打電話就是看電視,基本上不怎么管。
我的這種情況就主要靠我的奶奶不在我,她可能也沒什么辦法管,所以我才會選擇住校。
對于住校,我的建議是:要多鍛煉,這樣可以鍛煉一個人的意志,鍛煉一個人的自律能力。
遇到手機里的自控力就像抽翅膀的小鷹,你跟他說什么他都不會聽,但是會從那里看出一個特點,那就是手機會給你無限的吸引力。
我表姐給孩子買手機的初衷就是為了讓孩子安心學習,不給孩子買手機只會增加孩子的孤單感,
給孩子買手機的初衷就是為了方便聯系孩子,讓孩子安全。
可是,手機就像孩子手中的小熊。
你仔細觀察一下,身邊有沒有經常玩手機的人,孩子是不是也經常抱著手機不離手呢?
英國的兒童行為學家,曾用猴子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他將一只小猴子放在一個封閉的環境里,
只有小猴子可以跟隨母猴子生活,但是小猴子并不會跟母親互動,只有在餓了的時候才會找母親,而小猴子身上,也沒有任何的毛病。
由此可見,在中國,孩子的教育十分的重要,如果家長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他們就不會認為生活只有學習,當家庭中充滿著父母給予的溫暖時,他們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學習。
因此,家長不妨從這方面入手,不要再用你的情緒去影響孩子了,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下成長。
04
家長如何正確的運用”普雷效應”
“普雷效應”是指運用對比效應的美國心理學家愛默生,他在研究后,提出了”普雷效應”:當一個人獲得成功時,他將獲得成功的喜悅,并且這種喜悅,會隨著這種效應遞減,直到減少到完全不影響他正常生活的那種程度。
心理學家愛默生說過:”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是鼓勵,要想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首先自己就要成為那樣的人。
”
所以,家長們要學會合理的運用”普雷效應”,正確的運用”普雷效應”,讓孩子逐漸變成一個陽光自信的人。
本文由作者原創首發,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2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