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厭學的孩子溝通,做智慧父母。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有46%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33%的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明顯的厭惡,真正對學習持積極態度的僅有21%。
厭學可表現為很多種形式: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變得不愛上學,不愿見老師,甚至每到上學前,孩子就喊“肚子疼”、“頭痛”等;
有的孩子不愿做作業,一看書就犯困;
即使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
有的孩子雖然也在看書,卻“看不進去”;
不愿大人過問學習上的事情,對父母的詢問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現得很煩躁,或者轉移話題;
上課愛插話,或者當老師說“我最近很苦惱”,讓老師強行把孩子與其他同學進行對比;
認為孩子應該對自己的學習成績負責,不能有絲毫的松懈怠慢。
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其實反映了孩子對于老師的不信任,也反映了孩子對老師的不信任。
如果我們在責備孩子時,不先反過來指責,不把這種話簡單粗暴對待,因為這些話很多時候就在間接地否定孩子,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會缺乏安全感,慢慢地膽小,就算再膽小敏感的孩子也會因為懼怕而退縮,不肯去嘗試。
孩子不自信,可能是源自父母在孩子身上的某些行為,比如對孩子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當我們認為孩子不聰明的時候,對孩子產生了這種思想,孩子就會變得很焦慮,他們對自己的能力就會產生質疑。
而對于膽小的孩子,他們可能在生活當中沒有自信,害怕和別人打交道。甚至是害怕在別人面前說自己不好,害怕在他們面前說自己不好,然后影響到其他人。
2、 給孩子貼標簽
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會遇到很多的各種各樣的事情,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些事情是無法避免的,孩子可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產生焦慮。
對于膽小的孩子,家長們也要告訴他們:你很棒,其實就是你自己在成長過程當中的一種”語言暗示”。
可以說,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過程當中都是需要不斷的自我認知、自我判斷、自我反省、自我”成長”的過程,當孩子不斷地成長、不斷地自我調整、自我反省、自我調整,那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充滿正能量的生命狀態。
所以,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自我認識,自我反省。
那么,在孩子處于兒童期的時候,家長就需要幫助孩子去建立一個理性的自我認知。
1. 多帶孩子進行運動
運動其實是一個讓人放松的好辦法,如果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可以極大地調動孩子的身體和大腦,讓孩子處于一個非常愉悅的狀態。
孩子在運動的時候,會特別的放松,不會感覺到特別的疲憊、沉重的心理壓力。
尤其是當孩子通過跑步的時候,全身的細胞會特別放松,這也是一種緩解壓力的好辦法。
2. 調整情緒的方式
父母平時也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不要動不動就指責打罵孩子。
尤其是一些宣泄情緒的行為,比如孩子在大哭大鬧時,家長可以讓孩子去安靜區呆著,等自己平復心情后再去教育孩子。
3. 采取行動
當孩子哭鬧時,家長可以采取措施,跟孩子一起制定出一些小規則。比如家長可以制定每天規律的作息時間表,一旦孩子超過了這個時間就要及時的懲罰,減少孩子哭鬧的次數。
并且堅持下去,慢慢的孩子就會習慣了。
4. 跟孩子做朋友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要有禮貌,這不僅會讓孩子失去自信,也會讓他因為不被認可而變得自卑。家長也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不要總是要求孩子謙讓,而是多與孩子做朋友,這樣孩子也會變得更有禮貌,也會更容易被你所喜歡。
5. 尊重孩子
不要總是認為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懂,其實孩子的心思是非常單純的,他們想要的是父母的肯定。家長要注意不要經常把孩子當成攀比的工具,要學會尊重孩子,這樣才能夠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我是木蓮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兼插畫師,也是4歲孩子的媽媽。如果您在育兒路上,有關于孩子心理方面的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于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2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