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上學父母在操場追孩子
□楚天都市報記者 許大利
去年秋季開學季,本報記者走訪了幾所學校,發現因學校外教流失,學生的父母在班級群將孩子“送”進學校的場景。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們中不少人在班級群中憋著一口氣,“有的是這孩子上大班了,在學校要帶著口罩,不然就要受感染”。
疫情防控期間,許多家長和學生居家隔離,有的人因擔心自己和家人被感染,不得不獨自忍受著苦日子;有的人還想趕在開學前的最后一分鐘,盡快換成學習狀態。對于這樣的“臨時抱佛腳”,“收心”的家長和孩子可能不適應,家長應該給予理解和支持。
有的孩子喜歡睡前玩游戲,有的孩子則是為了趕在開學前夕緩解壓力,甚至還會因此影響正常的睡眠質量,自然而然地就會變得緊張起來。
孩子焦慮的原因有哪些?
1.家長給孩子施加壓力
家長期望太高或對孩子的心理壓力過于嚴苛,孩子在心理上就會對“開學恐懼癥”產生抵觸。在這種心理壓力的驅使下,孩子會產生抗拒、恐懼、不安等情緒,從而抗拒上學。
2.親子關系不和諧
家長如果和孩子長期處于一種高壓的狀態下,孩子內心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會對家長產生畏懼心理,從而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
3.缺少陪伴
家長因為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所以孩子在家里只能通過網絡游戲來打發時間,想要彌補內心的孤獨。孩子則選擇網絡來發泄自己的孤獨,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也容易出現網癮。
4.缺乏關注
父母的忽視與冷漠對孩子的內心是非常不利的,父母不懂得孩子的需求,或者父母對孩子的關心沒有那么多,孩子根本不理解,甚至在父母面前也覺得父母比自己更好,因此,孩子就容易出現網癮。
5.受到不良的社會環境影響
在孩子處于叛逆期的時候,難免會結交一些不良的社會人員,對于這些不良的社會環境,孩子會模仿這些不良的社會風氣,去模仿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因此,孩子就會在這個過程中迷失方向,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對待社會上的風風雨雨。
當孩子出現網癮的時候,作為父母一定要加強鍛煉,要多和孩子進行溝通,可以陪孩子出去走走,可以陪孩子做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情,要鼓勵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要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朋友接觸。
三、如何讓孩子遠離網癮
1.父母以身作則,遠離網癮
想要孩子遠離網絡,父母就要以身作則,不要整天沉迷網絡,孩子對父母的這種行為就會有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為了避免孩子沉迷于網絡,父母自己要遠離手機,減少看手機的次數,和孩子一起參與到戶外活動中。
2.陪伴孩子一起制定規則,并嚴格執行
陪孩子一起制定規則,可以使用手機,但是不能一直沒有規則。父母一定要嚴格的制定好孩子遵守規則。同時,也要給孩子制定一系列的獎懲制度,嚴格的遵守規則,不要對孩子妥協。
同時,父母也要以身作則,不要做低頭族,更不要沉迷于網絡,給孩子做出一個良好的榜樣。
3.和孩子一起做戶外運動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戶外運動,父母陪著孩子一起參加戶外運動,可以是親子瑜伽,讓孩子感受戶外活動帶給孩子的快樂,而不是冰冷的電子產品,孩子會愿意和父母一起參加戶外活動,慢慢的父母和孩子一起改變了自己,變得越來越好,父母就會發現原來自己的孩子原來也很棒。
4.和孩子一起培養一些新的興趣
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去爬山、旅游、運動、參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當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樂趣時,就不會沉迷于網絡世界。
5.把手機換成孩子的學習工具
很多孩子玩手機成癮是因為沉迷于網絡世界,父母應該引導孩子把手機變成學習工具,比如用手機上網課、查閱資料、用手機聽音樂、用手機聽歌、用手機拍照等,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從網絡的世界中走出來,做現實中的快樂的自己。
6.多與孩子互動,讓孩子感受生活的樂趣
手機就像“電子海量”的游戲,我們平時都會玩,但如果能讓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多參與到娛樂活動中來,比如參加一些親子活動、一起去博物館參觀博物館等,孩子就能發現比手機更好玩的事情。
同時也能讓孩子意識到生活中除了手機和學習也很有趣的東西。
7.培養孩子更多健康的興趣愛好
如果孩子有“沉迷”手機的情況,一定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家庭教育是否出現了問題。
大部分的孩子沉迷手機,其實都是因為無聊,父母太忙了,陪伴他的時間不多,缺乏自己玩樂的時間。父母要有責任感,有責任感,就要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
有的父母認為只要把手機給孩子就可以了,自己可以清閑了。其實不然,這種對孩子需求的滿足感,更加會讓他沉迷于手機。
只有讓孩子感到快樂的東西,他才會心甘情愿地停止玩手機。
父母要以身作則,除了多陪孩子,讓孩子放下手機,和家長一起努力,孩子才會慢慢遠離手機。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3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