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玩游戲的孩子的自控力差
自控力差的孩子有以下幾種表現:
一是從小就會玩游戲,沉迷于游戲,一玩就停不下來。在游戲中自己卻無法自拔。不充錢就開始偷玩游戲,孩子甚至跟父母產生矛盾,越吵越激烈。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二是通過網絡游戲表達自己的需求。他們在游戲中體驗到自我控制、成就感、自己對別人的認可,這對他們的精神、心理和生理來說都是巨大的進步。
三是在游戲中能夠收獲快樂。玩游戲是一種娛樂,但不是一種錯誤。對于上小學的孩子,他們很容易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認為學習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父母為了讓孩子不再抵觸,甚至還會用一些獎勵的手段來激勵孩子學習。但是孩子一旦失去了學習的樂趣,就會導致孩子不愛學習,為了能夠從學習中獲得一點樂趣,于是他們就會更加的沉迷于網絡游戲中。
三是在游戲中能夠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的東西,在游戲中可以通過游戲去滿足。例如,在游戲里可以當兵,每次考試成績都能夠得到肯定,得到老師的夸獎,父母也能夠因為自己在游戲中得到了這個榮耀而感到自豪。因此他在游戲中獲得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都能夠讓他不斷地去追尋。而在游戲中卻是能夠得到滿足,在游戲中可以,他就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取,這種成就感也會轉化為他努力學習的動機。但是大多數的情況下是家長不滿足孩子的欲望,比如家里的經濟條件不好,在孩子的心中沒有比學習更重要的東西,所以孩子就會沉迷于游戲當中。
四是在游戲里有成就感。
孩子在游戲中也可以得到成就感,比如過關斬將獲得了一種獎勵,或者是在游戲里戰斗獲得了一些成就感。孩子沉迷游戲,父母看到了,就會加以阻止,但是孩子卻不知道通往成功的路究竟是什么,一味地沉迷于虛擬世界當中,就會讓孩子在生活中,無法自拔。如果父母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給孩子很大的自由,允許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讓他們有機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嘗試著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的自信心也會慢慢的建立起來。
五是父母要以身作則。
有些父母會經常為了瑣事而爭吵,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也會緊張。作為父母我們要學會調節情緒,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你怎么這么壞,這點小事都做不好”。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做什么都不會有意義。當然,也不要因為做錯事而打罵孩子。
父母也要給孩子做好榜樣。我們的父母盡量避免每天看電視或者拿著手機看。這樣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視力,還會影響他們的社交能力,不利于孩子將來更加的獨立。作為父母應該放下手機,給孩子做好示范,也是給孩子做好榜樣。
六是對孩子的期望值要合理。
對于孩子來說,我們希望他們做好的同時也要“對得起父母”。如果我們不能很好的表達對孩子的期待,那么孩子們也不會產生動力。當我們的要求不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時,孩子自然就會產生懈怠,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期望就會慢慢變成孩子的目標。
當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時,那么我們在實際行動中就會表現出一種急躁的心態,這種心態是極其不利于孩子成長的。
四是家庭氛圍不和諧,有的父母整天吵架,這樣的家庭中孩子自然沒有一個平和的情緒。
當然,想讓孩子們保持好的狀態,父母也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經常改變自己,改變我們嘮叨的方式。
就像上面說的,父母嘮叨,跟孩子講道理是一樣的,一開始的時候,孩子會對父母的嘮叨很不耐煩,但是父母嘮叨之后,孩子就會很聽話,也就不會再跟父母對著干了。
其次,適當的嘮叨,可以讓孩子成為朋友。
很多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喜歡講道理,講大道理,甚至還帶著挖苦水挖苦、諷刺挖苦的口吻,孩子就會更加反感父母的嘮叨,甚至與父母對著干。
然而,嘮叨也好,指責也罷,只能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而且很難管的教育問題,也沒有任何有效的解決辦法。
孩子不聽話,發脾氣也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家長可以適當的時候,多跟孩子講講道理,因為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所以有的時候不要總是把孩子推給他們,試著用正確的方式教育引導孩子。
而不是像這位家長一樣,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只顧著自己說,這樣的話語孩子是聽不進去的。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做到言出必行,不能自己反而還做不到。
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只顧著說教,要多注意自己的語氣。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是真正理解自己的,這樣才能夠有效的教育好孩子。
各位家長朋友,您家的孩子是屬于哪一種性格呢?您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方法來解決孩子的這種性格的話,歡迎大家一起分享,讓我們一起幫助孩子變得更好。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3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