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沙1月14日電 由新華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長沙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8中國特色小鎮博覽會1月13日—15日在湖南長沙召開。在14日下午舉行的“新發展論壇:新時代 新發展 新使命——新型城鎮化與國計民生”之圓桌論壇環節,主持人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洪生與四川勝澤源農業集團總裁、成都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協會會長宗煜,財大智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創始合伙人蘇小平,中國動漫游戲產業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宇,國研智庫博士后研究員歐純智,《華夏時報》編委、金融編輯部主任冉學東,求是雜志社《小康》雜志外聯部部長張志等嘉賓就“特色小鎮產業發展路徑”議題進行了解析。
宗煜結合其公司過去5年成功實踐案例與大家分享了三點啟示:一是,在貧困地區做特色小鎮也可以做得風生水起,不要忽略貧困地區的消費潛力,在這片土地上,一切皆有可能;二是,建設特色小鎮關鍵在產業,但不一定是高大上的產業,不過產業一定要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夠引領產業升級;三是,做產業必須要耐得住寂寞、有足夠耐心,必須要有足夠的投入,特別是要解決好企業和老百姓、政府、銀行的關系,在這個基礎上,特色小鎮才具有可持續發展潛力。
如何規范特色小鎮健康發展,防止社會資源浪費?蘇小平建議,把規劃設計放在前面,優選產業,優選區域,優選企業。對于做好特色小鎮建設中投資類風險管控,他提出從三方面著手:一、產權清晰;二、產業贏利前景要清晰;三、要有退出機制。
王宇認為,特色小鎮最重要的要素包括以人為本、以傳統為核心、以創新為核心等方面。
歐純智認為,特色小鎮建設策劃應該符合“抓住產業特色,要有內生動力”這一原則。她還提出,社會資本的春天來了,只要企業有實力,好好干,有一個好方案,完全可以自己找政府跟它去合作。
冉學東認為,地方上的金融機構,不缺錢,就缺好的項目。好的項目意味著產權清晰,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有可持續性。特色小鎮是未來金融機構比較看好的項目。當然,特色小鎮剛剛在建的時候,周期比較長,既需要有政府的財政投入,也需要PPP模式,把社會資本引進來。
張志認為,特色小鎮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城鄉一體化中的一顆明珠和抓手,也是消費升級和擴大內需的一個重要突破口。特色小鎮與生產、生活、生態的融合非常密切。休閑農業是特色小鎮建設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載體,因為休閑農業融合了體育休閑、文化休閑、教育休閑、餐飲休閑,能把整個產業升級都放在里面。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