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和孩子因玩手機沖突案例有一萬多人,其中學生的家長占多數。
“有學生玩手機上癮,有的家長說不讓玩,偏要玩。”市民黃先生告訴記者,未成年人自制力不足,自己躲在房間里玩游戲,如果父母一把奪走,更是會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打游戲第一體驗是愉悅感,一旦游戲結束就沒有味兒了。”黃先生告訴記者,在一款叫“英雄聯盟”的游戲中,規則是一個字一個字玩,玩家只能按照自己的指令,一步一步完成每個任務,因為這種帶有掌控感的事情,需要大腦有多方面的感官配合,只有當他所做的事情是安全的,才會獲得大腦的獎勵。這就像是在人生賽跑中一樣,能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來完成比賽,其中不僅要有勝負觀,還要有非常規、有規則、有反饋。
此外,也應該告訴孩子,害怕是一種正常的情緒,是在為自己的前途擔憂,也不要因為游戲中表現不好而退縮,更不要因為“游戲勝利”而自卑,最終放棄游戲。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明白游戲中美好的東西,以免讓孩子誤入歧途。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第三步,嚴格執行。
既然孩子對游戲有癮,那么父母就必須嚴格執行“規定”,嚴格執行“懲罰”。對于孩子喜歡的東西,堅決不給孩子買,并且不允許孩子在游戲中消費,一旦孩子花了錢,那么父母就要嚴格執行“規定”。如果孩子不聽父母的話,那么父母也不能“打罵”,要追究為什么花了錢,還不告訴父母,這是因為孩子有了喜歡的東西,所以才會去花。父母應該監督孩子花費多少錢,讓孩子按照約定的進度來合理的使用,否則父母很可能“剝奪孩子的喜好”。
第四步,擴大孩子的興趣。
在引導孩子做什么事情時,父母要懂得引導孩子,把時間精力放在興趣愛好上,如果孩子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么他的精力就會被轉移到其他事情上面,以此來自娛自樂。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與孩子一起制定“適合”的學習計劃,引導孩子制定學習目標,給孩子充分的學習時間。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8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