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的卡通視頻
他們每時每刻都想逃走。
厭學的直接后果:就是家長與學校越走越遠。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1
有道是:
學習這件事跟快樂、幸福感、成功感等素質關系密切,但也可能是相互比較的。
我們總是在強調學習成績,其實,學習好不好,不完全對。
學習不好,有些人就覺得自己不行。
記得我們小時候,學習還可以,也還可以,但如果讀書不好,就感覺自己不行。
可是后來,我們的父母、老師、同學都說,學習不好,就感覺生活沒意思。
所以,孩子厭學,是有一定的社會原因的。
我們花了這么多時間,幫孩子建立起了這樣的信念:
我學習是為了爸爸媽媽媽;
我學習是為了自己;
我學習的意義是為了讓爸爸媽媽開心;
我學習的意義是幫助別人,還能讓自己得到開心快樂。
為了得到這些,孩子自然而然就開始努力學習,積極主動,
好學、認真、勤奮,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初中畢業。
后來,因為學習成績出色,又順利考上了一所重點高中。
那時候,我覺得這個孩子的人生充滿希望,他還算不上頂級學霸。
所以,我對這位媽媽說:
“別看你孩子是隨便地說出“我不想上學了”,但實際上他內心卻表露出這樣的想法。
因為你還在對孩子開小差評,指責孩子,讓孩子對上學這件事產生抗拒和恐懼。
從心理層面上來說,孩子不上學,也許是孩子需要有人帶他出來玩耍,而這種時候,作為家長的你,正在忙著與孩子做“交易”,而你,正忙著回應孩子的各種需求。
這會讓孩子覺得,上學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而不是自己想要玩的事情。
這會讓孩子在上學路上遇到危險,而你,正忙著給孩子添麻煩。
所以,此時此刻,請你停下手中的事情,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
你的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是如上面那個孩子那樣,接納他的感受,并和他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那孩子內心是怎么想的呢?
“哦,原來是這樣啊!”
“是啊,那我可以先不上學,在家好好地陪伴你嗎?”
“我想,你是有一點想,可以通過改變自己來改善一下。”
最后,孩子還是愿意和爸爸去溝通,盡管依然處于一種被指責的狀態。
這時候,我們也可以這樣說:
“爸爸有些話想跟你說,但是不知道怎么說,請你給我一些建議,爸爸有點為難,但是我還是愿意聽聽你的意見,你覺得呢?”
用這樣的一個交換角色的方式去和孩子溝通,孩子更愿意接納,同時孩子也會有種安全感,這樣一來,我們才能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相互間有商有量,溝通才能更加暢通無阻。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所以,如果想要提高孩子的溝通能力,那么我們就要從最基礎的做起,在和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 要避免命令式的語氣
同樣的一個任務,孩子考試沒考好,如果你對孩子說,你一定要努力,不要給孩子貼標簽,如果你這樣說,孩子就會泄氣,就會不愿意再繼續做下去。
如果孩子成績不好,可能會覺得自己很笨,就會失去信心,自暴自棄,從而更加不想學習。
2. 不要急于求成
如果你的孩子成績是一塌糊涂,對他說:“我的孩子數學是不太好,把他的短視頻抄了吧!”他肯定會選擇不抄,并且抄完就不錯了。
那你可以這樣說:“雖然你的成績不好,但是媽媽看到了你的努力,我們很欣慰,下次繼續加油!”孩子就會理解,這就是自我暗示。
3. 建立孩子的自信
每個人都有進取的心,也都有害怕失敗的,在自我暗示中,孩子的自信心會越來越強。
但這種積極的心理,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強大,孩子會遇到困難、遭受挫折,他們也很少會產生消極、失望和無助的情緒。
所以,當孩子表現不如意時,我們可以多鼓勵他,幫助他分析問題,相信他能夠克服困難,堅持下去,一定會成功。
4. 關注孩子的點滴進步
孩子最開始學習成績不理想,那一定是沒有養成學習好習慣。作為家長應該多關注孩子的點滴進步,通過“發現”來及時鼓勵,激發孩子的自信心,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積極的暗示,可以激發孩子繼續努力的內在動力。
比如當孩子對英語成績不太滿意時,可以將其作為學習英語的“敲門磚”,把自己的不足、缺點、缺點和不足,一一對孩子一一進行了解。比如看到孩子背了一個很長很長的英語單詞,可以嘗試用“分解法”讓他獲得一些單詞量。
4. 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
家長要給孩子一個樂觀的環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信任,提升他們對自己的認知。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8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