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15歲孩子厭學嚴重,脾氣暴躁,沉迷手機,動不動就跟父母發脾氣,不跟父母交流,休學一年。
湖北17歲孩子,因受不了班主任老師的管教,在家跳樓身亡。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因父母對其學習要求嚴格,而且不滿足就跳樓自殺。
因長期沉迷游戲,導致作息嚴重不規律,孩子甚至因此產生了輕生的念頭,家人后來通過關系找到我進行初步的診斷。
我想,這也是孩子厭學的原因之一吧。
2
游戲比我更有吸引力
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游戲很容易讓孩子獲得即時滿足,簡單來說,就是那些不需要付出就能得到的東西。比如孩子想要的東西,如果靠自己的雙手就能得到,那他肯定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做。
因為我發現在游戲的過程中,失敗并不可怕,因為失敗很正常。孩子從中獲得的經驗,會讓他以后遇到困難時,去挑戰自己,而不是逃避。
在一次次失敗中,他們也會總結出對自己的認識,不再害怕失敗,因為他知道只有在成功的路上,他們才能更加努力,去獲取更多的成功。
第二個原因:想要獲得成功,必須靠自己的能力。
這是很難的事情。孩子的很多能力都是在一次次失敗中鍛煉出來的。
就像我們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教我們系鞋帶,老師在教室里也教我們寫數字。這就跟我們玩撲克一樣,都是在考驗我們的能力。
當我們把能力拿出來,去幫助我們所需要的自動化能力,去實現一個個小目標,最終實現一個個大目標,讓孩子有動力去做一件件事情。
比如,如果孩子今天寫了30個字,但還沒有寫完,你就讓他把這個字寫完了,但你讓他把這個字寫完,他一定很難。
我們可以告訴他,你的這個字寫得很漂亮,并且寫得很認真。
那這個字寫得多了,也就寫得多了。
在一定程度上,他能夠堅持很長時間,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一件事情。
這是值得我們夸獎的。
我們再做一個總結。
在那個卡殼里,孩子能夠堅持了一個小時,那說明他有他的抗挫力。
然后呢,我們在他不寫的情況下,進行更多的鼓勵,去引導孩子寫作業,去表揚孩子寫得好的地方。
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更有動力。
如果孩子能夠堅持完成這個過程,你就可以給他一些獎勵。
這個獎勵可以是作業本的,也可以是他喜歡的零食。
孩子愛上一個學科的時候,會更加專注于這個學科。
我們給他獎勵,然后是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你可以和他一起檢查,并且適當地進行獎勵。
這個獎勵的目的是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這個獎勵可以是口頭表揚,也可以是物質獎勵,可以是這周的零花錢,也可以是桌游。
這個獎勵也可以是孩子喜歡的小汽車,游戲機,變形金剛等等。
但是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使用頻率,不能太頻繁。
時間長了,家長也會發現,孩子對這些事情也會積極起來了。
比如:你可以讓孩子玩積木搭積木,還可以給孩子讀繪本故事書。
這個獎勵一定要慎重,不要想著一次性給孩子很多,而是要慎重。
讓孩子因為積木事情得到了一些獎勵,他才會喜歡上積木。
3、不要隨意使用積木
因為孩子們對積木的興趣可能更加重了,如果你隨便使用積木,他可能就會喜歡上積木。
這個時候,不要隨意地將積木和積木混在一起,孩子很容易產生積木的概念,他們對此會有一種強烈的認知。
很多父母可能會說,積木太難了,孩子都不想搭。
其實不然,這些玩具,不僅適合孩子的童年,對孩子來說也是很好的鍛煉。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在玩耍中,它是一種創造的過程,孩子們也可以通過與人互動,更好的了解這個世界。
作者在書中提到,很多時候,孩子們對某種事物的興趣,會很大程度上推動他們的學習,在學習中,學習的體驗也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觀察學習的過程,因此,父母應該更加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而不僅僅只盯著成績。
如果發現孩子有不正確的學習方法,父母也應該及時幫孩子調整,讓他們的學習更加順利。
那么,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1、不做“強人所難”的家長
不要說孩子了,我自己的孩子,那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就是自己的物品,不能拿別的孩子的東西,有的時候,這還是父母的過失。
正因如此,才有了有了那些“明知道孩子不想學習的理由”。
2、不做“直升機父母”,以身作則
當孩子出現不想學習的時候,父母和自己都不要動怒,畢竟孩子的人生很有可能會犯錯誤,有的錯誤可能是人生的經驗,讓父母原諒。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9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