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原因是什么,家長是很難意識到的,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階段,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還有很常見的各種補習班,時間上,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安排的滿滿當當。這種狀況下,很多孩子會產生各種厭學的情緒,因為家長沒有很好地引導孩子的情緒,孩子在學習上的事情,沒有家長的配合和引導,就會變得越來越迷茫。
那孩子為什么厭學呢?
首先,家長沒有找到孩子厭學的原因,只是憑借著自己的成年人的經驗來認為孩子就是不好好學習,所以就會導致一種錯誤的認知,認為孩子不聽話,叛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其次,父母的生活習慣,也影響了孩子。
有的父母平時生活習慣比較雜亂,閑暇之余喜歡打麻將、看電視或者打牌。
這都是因為父母沒有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榜樣,如果父母下班后都在看電視或者玩手機,孩子怎么會有樣學樣呢?
另外,父母在平常生活中,也盡量少玩手機,在孩子面前看書,或者是練字,經常給孩子寫鼓勵的評語,那么,孩子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變得越來越優秀。
最后,教育孩子需要智慧,也需要技巧。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容易走進兩個極端,要么是放任自流,要么就是大包大攬,結果往往是,孩子越來越笨,越來越叛逆。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人精神成長的過程,也是一個人認識自我的過程。
如果孩子只是在某個階段內接受了不正確的教育,那么,這個階段的教育就會失敗。
父母要做的不是給孩子盲目的報補習班,報各種補習班。
而是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引導孩子正確對待網絡,告訴他網絡是工具,要做好用好它,合理利用網絡。
在這個階段,家長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做好規劃,不斷鼓勵孩子。
只有家長和孩子一起明確目標,共同努力,孩子才能心無旁騖地堅定行動,在自律的道路上不迷茫。
四、小學階段如何預防孩子沉迷手機?
一、陪伴是最好的管理
在很多家長看來,手機是影響孩子成績的罪魁禍首。
這個觀點非常正確,但對于很多家長來說,在孩子面前卻變成了“死守規則”。
家長會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玩電腦”,有時候,為了爭取多一些陪伴,家長會在孩子面前經常性的玩手機。
有數據顯示,孩子連續玩20分鐘手機,視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視狀態,淚膜破裂時間平均下降到4秒(淚膜破裂時間其正常值為15-45秒,少于10秒,長于10秒),平均每分鐘眨眼7.67次。
所以,一旦孩子在玩手機的時候,家長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一個層次高的父母,應該是一個層次高的家長。
很多家長在帶孩子的時候,都會限制孩子看手機的時間,會給孩子手機,但是在限制的時候孩子會產生抗拒,會偷偷拿父母的手機,去玩游戲。
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玩手機主要是為了什么,才能正確引導孩子玩手機。
1、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要盡量避免讓孩子接觸手機
2歲以下的孩子,盡量避免接觸手機
3歲以下的孩子,每天接觸手機的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
2-3歲的孩子,每天接觸手機的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
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適當接觸手機,但要注意對孩子看的時間有一定的要求,并且,需要讓孩子正確的認知,手機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不能讓孩子被手機控制。
比如:
2歲以下的孩子,父母可以給孩子規定玩手機的時間,一次玩手機時間不能超過30分鐘,如果超時了,要接受懲罰。
2-6歲的孩子,可以適當使用手機,一天只能玩15分鐘,一天只能玩15分鐘,一天只能玩10分鐘,盡量不要讓孩子接觸手機。
12-16歲的孩子,一天最多不超過1個小時。
18-25歲的孩子,每天最多不超過1個小時。
家長一定要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9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