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裝病怎么處理?
作者:李少成(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孩子厭學、逃學是當今社會不少家長的心病。有關研究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已接近40%,并逐年遞增。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不愿意去上學,拒絕溝通,甚至有逃學、上網、早戀等現象,令家長頭疼。
對孩子未來的擔憂和焦慮,也轉化成了家長的焦慮。
孩子在一步步成長,家長的焦慮也隨著孩子的成長而不斷延伸和加重。
當下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功底。
上課、背課文、做練習、考試,這是父母對孩子的希望;
回家、吃飯、睡覺,這是父母對孩子的要求。
李玫瑾教授認為,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愛孩子變成了一種習慣。
現在很多家長最大的問題就是,給孩子“放羊”、“補作業”,讓孩子每天寫作業到凌晨一點,這樣的作業量,讓孩子很疲憊,精神壓力很大。
孩子到了疲憊的階段,如果父母再嚴厲的要求,孩子們的積極性就會大幅下降。
所以,對于孩子的學習,要想讓他們成績好、身體健康、性格好、專注力強,必須培養孩子這9個好習慣,并且堅持長期的使用,孩子才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這10個好習慣需要長期的堅持
1. 按時睡覺
有句話說,睡眠不足,會導致機體出現各種癥狀,特別是免疫力下降,導致身體出現各種疾病的出現。
晚上不睡覺,白天犯困,也會導致機體出現各種疾病的出現。
而孩子的自制力也比較差,做什么事情都要三分鐘熱度,無法堅持,這樣的孩子就會容易被游戲吸引。
2. 家長要以身作則
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要總是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自制力不強,想要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就要家長以身作則,嚴格控制自己玩手機的時間。
3. 多陪伴孩子
其實家長平時可以抽出時間陪伴孩子,比如說可以在下班之后陪孩子去逛一逛博物館,讓孩子明白手機在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帶著孩子去戶外玩耍,可以促進孩子的身體的成長,增強孩子的免疫力,而不是手機讓孩子沉迷。
文文爸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看手機,比如說看一些關于美食的紀錄片,看一些關于孩子喜歡的節目,這樣不僅能夠滿足孩子對于看手機的渴望,還能夠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其實讓孩子知道手機并不是那么好玩的東西,現在工作忙碌,家長也有自己的事情要處理,也可以抽時間多陪伴孩子,孩子每次看手機的時間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家長的一個手機失誤,導致孩子知道家長手機中的世界除了自己之外,更多的是一些有趣的東西,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手機上癮。
結語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從小沉迷于手機的,導致他們出現了網癮的情況,所以家長們一定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不能一味的禁止孩子玩手機,但是也不能完全杜絕孩子用手機,應該讓孩子明白這樣的社會責任感和獨立性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孩子出現了網癮問題,那么就要尋找專業的治療機構幫助,千萬不要拖到最后不得不放棄,最后只能越來越嚴重,還會影響孩子以后的生活。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9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