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班上學可以嗎?
不是不可以嗎?那我們就用我的方法,叫“逃避”,我不上學是為了逃避,這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你想去學習,但沒有好的學習效果,就不妨先放下學習這件事。如果你覺得“厭學”,那是你的問題,也是你不來解決的問題,所以你不用“逃避”。
“逃避”是對某一學科和知識的一種無能感。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逃避”又是一種對問題的一種無能感。
你不想學習,你不想學習,你不想面對,你沒學,那你為什么要逃避?
“逃避”在你的心里面積壓了太多的情緒。面對時,你心里明明是對孩子的愛,卻覺得這是對孩子的一種遺棄。
逃避,就意味著你對孩子的一切漠視,也意味著你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
只有當你不再依賴你的孩子,他的痛苦才會減輕。
1.父母要學會自省,學會傾聽。
聽,是我們給孩子最起碼的尊重。如果你在聽孩子說話時,能聽得懂他話里的意思,那一定是你傾聽的程度。
會傾聽是給孩子最好的愛,無論孩子講什么,都要耐心傾聽。
我們要讓孩子把自己的事情說出來,把自己的困惑告訴我們,只有傾聽,才能真正地理解他,他的苦惱和困難,他需要我們的幫助。
這時,我們就要及時“幫”他表達出來。
孩子在傾訴的過程中,大腦會自動合成負面情緒垃圾。
他要的并不僅僅是這些物質,而是“共情”和“關注”,比如他想要一個東西,我們可以說“我很想要這個玩具,我們一起去做吧。”
孩子跟你說了一件他的小秘密,你要知道這個秘密,就需要你先認真對待他的話。
首先你要表示理解他的想法,然后再詢問他的意見,幫助他分析解決問題。
如果你表示理解他的想法,還可以這樣說:
我相信你很想要這個玩具,對吧。
但是我們現在已經玩了半個小時了,現在已經有些累了,我們一起再繼續說說好嗎?
媽媽愿意陪著你,愿意陪著你一起去做任何一件事情。
只要你需要我,我一定會在這個過程中成為你的支持者。
第四種情況,也是大多數孩子會在考試過程中感到焦慮的時候,但是家長也不能立刻去“安慰”孩子。
因為你越安慰,他就越感到焦慮,甚至還有可能給你來一場“行動”。
所以當你發現孩子變得焦慮,做事情變得更加焦慮的時候,不要急著去安慰孩子,而是要先關注他焦慮的感受。
當孩子處于焦慮的狀態下,他更愿意去行動,而不是任由這種焦慮伴隨自己的生活。
因為行動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所以你要讓孩子去行動。
那你想讓孩子去做什么呢?
當你看到你家孩子正在玩手機的時候,不要去罵他。罵他只會讓他更加焦慮,說他怎么這么不聽話,你讓他安靜的待著,他根本就聽不進去,反而你越說他越會越焦慮。
但是你可以不去指責,不去打擊他,你可以陪伴他,然后帶著他去做一些能讓他能讓他有成就感的事。
比如可以帶他去游樂場玩,帶他吃好吃的,帶他去參加同學聚會,帶他去參加夏令營,去跑步,去旅行等等,這些都可以讓他在這些方面獲得成就感。
03
其實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并不是他不努力,而是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有一個孩子他的爸爸對孩子很嚴格,每次考試成績不好,都會去請教別人。但是爸爸從來不問他到底是不是學習的料,只關心學習成績好不好。只關心學習成績,成績不好就會挨批評,孩子的心里很難受,于是就拒絕去上學。
這樣的情況下,他的爸爸只好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了孩子。
事實證明,這位孩子的情況也非常嚴重,沒有一點上進心,反而孩子的學習狀態越來越差,而且孩子的學習成績還越來越差。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1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