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孩子厭學逆反撒謊心理咨詢中心
小男孩15歲,在玩手機、打游戲。爸爸媽媽就在一旁教育。他還是一個網癮少年。我告訴這位媽媽,讓孩子不要上網,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我建議媽媽,讓孩子吃一點燒烤。結果他媽就說了一句話:“怎么那么多事你就不干呢?你就喜歡吃燒烤嗎?”
我笑了笑說:“沒事,肯定不喜歡吃燒烤。”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個案例中,爸爸媽媽本來就不喜歡,因為以往只聽到爸爸媽媽的“為你好”,認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所以爸爸媽媽媽總是說“你不聽話,以后就讓你挨餓”。
媽媽想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因此她的做法是給孩子制定了很多規定。但是這在家里,爸爸媽媽根本就不聽孩子的解釋,也沒有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她的經驗是,孩子3歲以后就開始有自己的獨立性了。
孩子之所以不能好好穿衣服,是因為孩子長大了,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了。這種獨立意識的一個表現就是在以前自己是絕對不能依賴父母的。
所以她在事事都要依賴父母的生活方式,會導致她以后生活的時候,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而一個不依賴父母生活的孩子,又如何能適應社會生活呢?
所以說,這位媽媽的教育方法一定是正確的。
當然,這個過程也很難,因為這是孩子的成長過程。也許你會說,孩子就那么點獨立,至于這么早發生嗎?是的,但是,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的認知。
那么,我們在孩子的這個階段應該如何陪伴孩子呢?
(1) 接納孩子的感受
首先,要接納孩子的感受。
我們在溝通的過程中,應該給孩子們充分的尊重,允許他們不愿意分享自己的事情,允許他們不要說,也允許他們不要評價。
比如:當孩子放學回來說,“我不想和我媽媽一起玩了”,身為父母的我們可能就會說,“你怎么這么不喜歡和弟弟一起玩”,“你覺得弟弟怎么這么不講理”,這些都是不接納的表現,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孩子就會不愿意和我們交流,因為他們會覺得我們不接受,我們就會很生氣,很生氣,就會帶著情緒和孩子們說話,而我們是要做一個溫和的說話的父母,要是我們說出的話孩子可能會感到不舒服,讓孩子聽起來就比較好一些,當我們用溫和的態度去和孩子交流的時候,孩子就會感受到我們對他的重視,愿意聽從我們的建議。
第三步,尊重孩子
其實,當孩子跟我們分享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到孩子的情緒,尊重孩子的情緒,然后我們要及時地用適當的方法去肯定孩子,認可他的表現,然后用啟發式提問的方式去引導孩子。
比如:孩子跟你說,我不想上學了,你會說,上學有什么意思?考大學有什么好處?考大學有什么好處?考大學有什么好處?而我們給他講這些道理,目的是要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理解他的感受,孩子就能夠理解我們的擔心。這里要注意的是,我們的言不煩反而會讓他更加反感。
我們要用信任的語氣跟孩子說,上學這件事情,并不是一個人一生的事情,而是我們一輩子都要去做好的事情。當你在上學的時候,成績還可以吧,在未來的生活中,你也會有很多的選擇,現在我們就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真正做到這些,孩子的排斥心理就會降低很多。
2. 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我家的孩子從小就是老師眼里的好學生,他學習也好,怎么到了初中就不行了呢?其實我們忽略了一點,在孩子小時候就要給他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因為小學階段是養成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如果孩子在小的時候,家長給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他就會養成專心學習的好習慣,反之亦然,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可能會出現以下四種情況:
1. 成績很差,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就想放棄。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2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