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機有多恐怖,我猜大家都不陌生,手機給我們帶來的危害很大,我們都知道了,小孩子溺水是非常嚴重的,我現在不敢想象會發生什么,就像噩夢一樣驚恐。
溺水的時候,我們腦子里想的是如何快點落水,怎么快速去救人。
但是不管怎么想,這時候,孩子在這時候才是最害怕的,沒有手機沒有網絡,只有視頻,孩子肯定不知道自己行為的危險,也不知道自救方法,還是喜歡沉浸在手機里,就會導致孩子出現自殘自殺,或者說是有自殘行為。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2018年6月,15歲的小軍從上海飛來,與同學劃破頭,身上多處傷痕,家人把他送到醫院時,他的狀態已經無法控制,已經出現明顯的自殘傾向。
圖片來源于網絡
而小軍的這次自殺事件也讓人們對于溺水的發生原因有了更多的了解。
3
溺水的高危人群為0~8歲
溺水兒童的高危人群為10~13歲,只有10個孩子身體不適或者呼吸停止正常,才會造成孩子溺水。
兒童溺水的高危人群是哪些呢?
1、孩子可能出現突發溺水。
有的孩子突然聽到聲音,立即用手捂住嘴巴,或者大聲呼救,有的孩子可能會拼命掙扎,試圖用手撐著頭支撐著另一邊的大人,好讓大人來幫忙。
2、孩子可能發生意外。
有的孩子突然聽到聲音,從墻壁或者床底下看向遠方,突然聽到呼吸聲,然后跳起來,有時候聽到聲音,還有一些孩子沒注意到身邊溺水的可能性,都可能發生溺水。
3、孩子可能有肌肉抽搐、呼吸不暢快、胸悶、氣喘呼氣、缺氧、暈厥、休克等情況。
4、孩子可能會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當孩子出現以上癥狀時,家長們可能會認為“沒事找事”,或是不重視孩子的身體狀況,于是采取措施“嚇唬嚇唬”、嚇唬,讓孩子“長記性”,使孩子害怕。
嚇唬孩子有極大的危害
《兒童安全教育》中說:
恐嚇威脅不僅會造成恐懼,還會使孩子對身體缺乏安全感,這會使孩子的內心缺乏安全感。
其中包括身體的傷害、精神的傷害、語言的傷害、語言的傷害等。
嚇得越厲害,只會讓孩子感受到“不安”、“危險”,不利于孩子形成安全感。
嚇唬孩子還會讓孩子產生對身體的恐懼,“我不舒服了”、“我拉肚子了”、“我好像很虛弱”、“我被火燒了”,這些恐懼的感覺讓孩子的精神變得非常不穩定。
語言暴力,會讓孩子失去自信,失去獨立思考能力,語言暴力還會使孩子變得自卑、膽小、懦弱,甚至影響孩子的性格,影響孩子的三觀和社會交往。
那些因恐懼而愛孩子的父母,請一定要記住:不要用語言暴力去傷害孩子,用語言去鼓勵、肯定孩子的進步。
04
孩子有害怕犯錯誤的恐懼心理,家長們該怎么正確引導呢?
1.對孩子抱有合理期望
當孩子對自己的期望過大時,父母就很難對孩子抱有合理期望。
許多父母對孩子抱有過高期望,孩子學習稍微落后一些就很容易心態不穩,急躁。
家長的期望過高,會影響孩子的心理,讓孩子畏懼犯錯誤。
家長要給孩子定制訂一個合理的目標,當孩子達到目標之后,他會感覺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有信心,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
如果孩子達不到目標,家長不要因為不切實際的要求,而對孩子施加壓力,尤其是在孩子的學業遇到困難時,要與孩子一起分析,幫助他度過難關,而不是責怪他。
2.調整自己的心態
家長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面對孩子的成績不穩定不要過于著急,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幫助孩子分析問題,找出問題所在,耐心地教育孩子。
3.調整教育的方式
家長要了解孩子學習上的一些特點,比如說孩子的興趣,喜歡的學科,孩子的專注力,學習能力,孩子的努力,家長的耐心,家長的陪伴,老師的關注,這些都會對孩子的學習產生影響。
4.多與孩子溝通,鼓勵孩子,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成功的體驗會讓孩子產生自我激勵的力量。
可以讓孩子制定一個短期的學習目標,比如說要達到某個名次,要給孩子相應的獎勵,使孩子的學習目標更加具體、詳細,同時孩子每天都會按照計劃執行,達到目標的可能性就更大。
孩子的學習心態積極,有方法,學習成績自然而然會好起來。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2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