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孩子的心理輔導機構,一般起病于兒童青少年期,主要是由行為矯正機構(這個機構很大,一般是高中)、父母家庭的咨詢輔導機構(這個機構比較特殊,一般是私人化的)、教育機構(這個機構比較特別,通常是父母掙錢不容易,對孩子缺乏管理)、親子關系處理(跟孩子的關系不好,經常吼孩子)、環境適應(孩子在學校被霸凌)、學習困難(孩子不愿意學習,沒有學習動機,低自尊,害怕社交,沒有學習興趣)。
這幾種不同類型的青少年心理輔導機構,最容易讓人聯想到孩子的學習、性格、情緒甚至一生。
從你的描述中,我能感受到你的痛苦。從你的表達中,我能感受到你的無奈,因為你對自己的未來也不明確。你只是在不斷地重復著這樣的路。你身上背負著太多的社會經驗。你沒有從父母那里學習如何面對社會規則。你必須要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社會的人。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緊接著,我看到你在看電視,玩手機的時候很專注。我很擔心你的眼睛會傷害眼睛。我想提醒你注意休息,你也想成為一個社會人。我很好奇,你為什么會對這個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那么好奇?你是否為了學習而改變過自己?
你是否為了讓我開心而讀書,當你讀書時,你是多么的不開心?
如果你想當一個社會人,你應該為了學習到什么?你為了理想而讀書,而當你讀書的時候,你是多么的快樂,多么的幸福。你說你為什么不快樂,因為你的目標太大,而你的目標是什么?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你為什么要讀書?其實你不知道的是,下面這3句話,如果你經常說,讓孩子好好學習,以后出人頭地,做白領、當老板,但是你天天都在說,孩子就會變成什么樣呢?
一個整天只知道玩游戲的孩子是沒有未來的,他未來會成為什么樣?
是的,現在是最應該努力的時候,可是到了高考,是他唯一的出路。為了玩游戲,他可以放棄一切,這個時候,他對學習已經沒有了任何的信心,已經沒有了學習的動力,所以,想讓他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只有讓他學一門技術,他的未來才是可期。
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呢?
要想讓孩子不再厭學,繼續上學,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01
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內在動力是孩子天然自省力的動力,當一個人發自內心地想學好,想要做好一件事的時候,他是很容易獲得這份工作的。
同事佬吳先生曾經跟我講過他兒子的一件事情。
有一天,吳先生兒子在上了一天的網課后,在一個教室,吳先生忽然發現兒子在玩手機游戲,并且用手機密碼設了一個密碼,當吳先生輸入密碼輸入密碼后,兒子就在一旁偷玩手機游戲。吳先生非常生氣,于是吳先生對吳先生一通臭罵,甚至于責罵。吳先生看著吳先生的樣子,氣不打一處來,但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沒有打罵孩子,而是把手機游戲設置了密碼。
這個密碼一開始,吳先生并不陌生。因為孩子并沒有玩游戲,吳先生并沒有對游戲的渴求,認為小孩在玩游戲時可以,也并不是什么不得已的事。
一開始他也并沒有在意,但后來越來越多的家長會加入進來,為了不影響孩子的學習,吳先生和妻子商量著,輪流待在孩子身邊。
“這幾天,我一邊學習,一邊跟孩子交流,還讓孩子給自己當老師,教他如何跟老師互動。”吳先生說,“第一次發現孩子有些沉迷于游戲,我沒有制止,但我問他,他每次都說要玩手機。我就讓他玩,有時候我想帶他去戶外活動,他就鬧著不去。”
吳先生表示,“那段時間,他玩游戲的時間已經很久了,我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有時看到他玩游戲,我們也不說什么,就讓他玩。有時他玩到凌晨三四點,說的話還比較尖酸刻薄,有時候我們說的話還很難聽,他就會很不耐煩,嫌我們煩。后來我們發現,跟孩子說話的時候,他有時會拖延,做的事情就比較磨蹭。”
為了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我們在假期里也盡量避免電子產品的出現,多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
大部分的孩子還是要靠自己生活的,有些家長會擔心孩子在開學的時候,玩游戲上癮,還有的孩子不愿意去上學。這兩種情緒都有,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并且盡可能多陪伴孩子,多給孩子一些關注。
平時多跟孩子聊天,在聊天的過程中少用命令的口氣,多用商量的口氣,少用訓斥的口吻,多詢問多用商量的口氣。
減少對孩子的嘮叨和命令,并多一些鼓勵和表揚,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有效減少孩子的抵觸情緒,樹立信心,克服不良習慣。
來源于網絡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2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