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網癮怎么辦?放心,不打針,不吃藥,直接送到電競學校,保證一周就見效。
肯定有人要問了,都已經有網友了,還送去打電競,這不越玩越瘋嗎?老爹說過要用魔法打敗魔法。2018年,電競俱樂部RNG舉辦過一場電子競技體驗營的活動,本來想著找幾個好苗子來培養一下,但沒想到卻造就了一場電競噩夢。

活動挑選了幾十名游戲技術極高的大學生,按照職業選手的日程來生活,每天都把對抗賽、三小時的訓練賽,一小時的復盤總結,雜七雜八一套下來啊,朝九晚11就成了常態,都快趕上大家的高三生活了。

但即便經歷了如此高強度的訓練,他們在對抗RNG的青訓對手依然是被殘虐,甚至有幾位還當場哭了出來。最終活動結束后啊,大家都沒有走上職業的道路,反倒有不少人因此重新奮發圖強,回到了學校的懷抱。
于是啊,電競俱樂部間只見網癮的消息不脛而走,許多家長都撥通了電競俱樂部的電話,希望用這種高強度的訓練幫自己的孩子戒網癮。
而這些俱樂部啊,也順勢接單,保證網癮少年送去陽光少年送出去進來的海峽,以為可以放飛自我,走上電競之路,但等待他們的卻是比普通學校還要專業的課程,規劃表、理論課、實戰訓練和基本功訓練,往往每天要忙到凌晨兩三點才能休息,好不容易挨到文科結束,接踵而來的還有五千米跑的體能課。畢竟作為職業選手,身體才是本錢,等你累個半死從操場上下來,教練就會非常體貼地告訴你,辛苦了,再打兩把游戲放松一下吧。

就這樣,在繁多的課程訓練以及被職業選手各種完虐的打擊下,絕大多數人啊,都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選擇重回學校享受讀書的快樂去了。不過話又說回來啊,電競勸退真的是網癮的解藥嗎?
很多孩子玩游戲啊,只是想逃避學習,把打職業當成借口罷了,他們被勸退的事成為職業選手的夢想,而不是對游戲的沉迷。因此,對于家長來說,也應該理智看待電競游戲,切忌一桿子打死。

從入選2022年亞運會正式項目,電競的社會地位逐步提高,要是真有天賦和能力去打職業也是件好事兒。所以對于網癮本身,我們在關注勸退的同時,也更應該背后的原因啊。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