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學的孩子就厭學怎么辦?
家長一:
你每天怎么叫他上學,他都不肯去,叫他不要磨磨蹭蹭,非得拖著,催著他去上學才愿意去,或者干脆不愿意去。你說什么?磨蹭什么?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們在后臺收到很多家長咨詢孩子的厭學情緒,都是源于孩子厭學情緒的強烈程度,其實孩子就是極度的抗拒學習。
孩子為什么會出現厭學情緒呢?
其實孩子出現厭學情緒往往是在感覺學習很枯燥,枯燥的過程很無聊,比如說家長總是一味地給孩子灌輸現在學習的“苦”,卻不知道這樣的苦,對孩子來說其實是最痛苦的。
2. 每一個孩子厭學的原因都是不一樣的,家長要了解孩子的情況,找到孩子厭學的原因,并且對癥下藥,這才是解決孩子厭學的正確方法。
下面是一位媽媽的自述:
“我已經三十四中天了,我也快四歲了,十二三歲了,從我記事起就一直都是我的心肝寶貝,到現在,我不想上學了,只想躺平,不想吃晚飯,不想出門,就想出去玩。我也知道,外面的世界那么美,自己去感受,我也想去看看,我也想去。可是每次我剛一回來,我爸就在門口等著我,我不想出去。
我感覺我就像是個提線木偶,被人操控著,我什么都不想,我是我自己的主人,我該怎么辦?
我還是一個好好的孩子,可我怎么就不能讓我的小我的小可愛,一點點給他自由呢?
我真的相信,他不是乖孩子,是各種原因,他讓我往回想起了過往的痛苦,開始討厭自己,開始討厭自己,開始討厭自己的世界。
孩子是我看到最揪心的人
從6歲開始,我就會在孩子身上看到我的影子,看著他一天天的變化,就會慢慢的“看見”他,開始把他看成一個獨立的人,開始不再依附于我,他喜歡自己的生活,不喜歡被父母控制,于是,當孩子越來越大,孩子已經不再需要我們的時候,我會放手,我不再管,因為,“真正的愛”的教育其實是讓我們自己慢慢學會放手,讓我們用童年去滋養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引領孩子。
所以,我們都要學會覺察,學會“看見”,而不是“控制”。
今天我們想要分享的主題是:“看見”
,就是讓我們與孩子從“不覺”到“無意識”
,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從“無意識”到“有意識”
。
1、被愛、被陪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愛和安全感
家長們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懂得,陪伴孩子是孩子在不斷成長、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中,有自己需求的,而不是一味的責怪孩子,愛孩子的家長們,我們要做的,不是一味的責怪孩子們,而是在平時的生活中,多陪伴孩子,才能夠滿足孩子們的“情感需求”
,孩子也才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2、“爸爸媽媽帶我出去玩一天”,是給孩子滿滿的安全感
有一句話說,“要陪伴孩子,就要和孩子有感情”。可是,陪伴真的就要和孩子有感情嗎?其實就像是媽媽帶著孩子一起去逛街的時候,而爸爸會陪著孩子一起去買禮物一樣,也是一種親子陪伴,在這種陪伴中,孩子感受到了爸爸的關愛,也會有更多的安全感。
因此,爸爸媽媽不管孩子是調皮還是有小朋友出現了一些小情緒,都可以選擇陪伴在孩子身邊。這種陪伴可以說是和孩子打成一片,增加了親子互動的機會,讓孩子在快樂中去徜徉。
爸爸媽媽在一起時,往往孩子是沒有那么多心思去想爸爸媽媽的,所以這種陪伴是非常有效的,而且是能夠獲得孩子內心安全感和自信心的。
所以,爸爸媽媽們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也要注意做到這3件事。
1、多和孩子進行互動
大多數孩子喜歡玩手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爸爸媽媽在玩的時候,總是將自己放到了孩子的旁邊,這樣一來,孩子玩手機的時候,他就會更加的喜歡玩手機。
因此,爸爸媽媽在和孩子玩耍的時候,應該多和孩子進行互動,比如說,和孩子做一些親子游戲,或者是跟孩子做一些互動,比如說講故事等等。
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部歡快的動畫片,看完后一起分享彼此的心情。
讓孩子知道,手機只是一個工具,而爸爸媽媽媽才是陪著他最近一段時間的。讓孩子知道,沉迷手機是不對的,而且手機也不僅僅是一個物品,更重要的是能給孩子帶來什么,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利用手機的優勢,做好自己。
03 正確引導孩子使用手機,父母應該做到這些
第一點:以身作則,少玩手機
對于成人來說,手機已經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和生活聯系。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3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