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不會講話只玩手機,不會說話只玩手機,但他奶奶覺得太奇怪了,不知道怎么會是自閉癥。
為了能早點發現孩子的異常,小女孩現在每天玩手機的時間已經超過了7個小時。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在玩手機,就是一個字都沒有說過。奶奶帶著孩子去檢查,醫生看后說,孩子確實是生病了,需要吃藥,就把手機給孩子了。
拿到手機的那一刻,小女孩開心地笑了。是啊,我把手機給了孩子,我帶著他,等我回家,我給他蓋好了被子,終于他睡著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圖片來源:攝圖網
我安慰小女孩,不要緊,時間到了,要不想看手機,看下手機真的很重要。
還是抱著孩子,剛才孩子哭鬧的原因,他也是想要跟我分開。
我抱著她說:“沒關系,媽媽知道寶寶想要的是手機,別的是不可以的,手機也是這樣,爸爸媽媽只是在對自己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東西做出合理安排。我們才是他最重要的朋友。”
再比如:
出門上班的時候,我們會擔心孩子穿得太少,孩子就總是纏著媽媽,不愿意讓媽媽出門,還把鞋子放在衣柜里,不愿意跟我們一起出來,孩子總是那么粘著我們,那么我們就需要學習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學會如何真正去接納孩子的需求,如何去正確引導孩子。
和孩子在一起,也要學會傾聽
有時孩子會抱怨父母太啰嗦,不懂他的心情,其實我們家長應該靜下心來,認真傾聽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做出適當的反應。
還可以在孩子感到焦慮的時候告訴孩子有哪些好處,比如:“媽媽現在有點累了,你可以和媽媽說說嗎?”“媽媽現在心情不好,你可以跟媽媽說說嗎?”“媽媽也想聽聽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你想聽聽媽媽的話,好不好?””
02 情緒是門,打開心門,聽孩子怎么說
很多父母都會說,我也是這么想的,可是孩子根本不愿意和我說,溝通時總是出現矛盾。
今天,我就給大家推薦了由美國著名作家珍妮·艾菲爾德·塞利格
所著的《陪孩子終身成長》
一書中,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她說:
父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孩子當成一個人來對待,這是一個雙向平等的過程,所以,我們要把孩子當作一個人來對待。
我經常聽到許多父母抱怨,我孩子不愿意和自己說話,怎么辦?
他們說:
我家孩子今年小嘴巴又懶又嘮叨,根本管不住,整天就是玩手機,每天都在玩手機,我們總是苦口婆心地勸,孩子就是不聽,他們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和孩子嘮叨不休,也是我見過的最頭疼的問題,但是,解決方法,往往會比困難多。
“我家孩子沒有規則意識,在聽到別人的嘮叨聲后,就會產生抵觸心理,就會對父母發脾氣。”
我家孩子是從2歲開始學會看繪本,5歲開始,我就給他報了親子閱讀的班。
自從孩子讀繪本,我就和他說,“不能像《托馬斯和朋友那樣》那樣有紳士才能,要像《愛的教育》一樣,讓孩子了解人和人之間的差異,了解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了解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培養孩子有同理心,也懂得和別人的關系,學會處理問題的能力。”
其實,孩子們根本就沒有體會不到一個成年人的復雜,他們只是出于好奇心,想了解到成年人的世界里有什么樣的煩惱,就好像在攀比:誰家的孩子們都穿的比較土,很漂亮,太可愛,不漂亮。
孩子們總是把自己的想法、理想,和自己的心結連接起來。在這種欲望之中,就會感到失落、孤單、寂寞。
所以,孩子們可能會想辦法來吸引父母的注意,甚至去和他們交換自己的小秘密。這時候,父母就會說:“你怎么這么不聽話呢,不聽話,你還好意思說呢?”
長此以往,孩子的內心就會漸漸變得麻木,缺乏安全感,變得自卑、懦弱。
父母們要學會保護孩子的自尊
很多家長會說,我家孩子還小,他什么都懂。可是,當我們看到孩子身上被貼上“調皮”“搗蛋”“不聽話”的標簽時,我們應該深呼吸,冷靜一下,冷靜一下,幫助孩子把內心的不快、難過、憤怒、悲傷等情緒都釋放出來,而不是去指責他。
因為,孩子有他自己的表達方式。
因為,每個孩子的表達方式都是不一樣的。有的是因為生氣,有的是因為傷心,有的是因為失望。如果我們選擇了去評價孩子,那么就只會更加傷害孩子。
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脾氣。
04 總結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我們明明是“孩子”,卻發現孩子的“缺點”卻發現他們的“閃光點”。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4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