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孩子厭學厭食
學生時期是一個特殊時期,處于這個時期的學生們對一切都抱以積極的心態,在學習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在情感上也投入了相對較高的感情。他們對學習充滿了期待,在學習上享受著主動性,但又不想付出辛苦。此時,他們往往處于一種矛盾的心理狀態。
對于早戀、網癮、厭學等心理問題,我們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特征,對癥下藥。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往往處于兩個極端,一個是逆反心理,另一個是矛盾性。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比較突出的心理發育階段。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于批判的態度。
正是由于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產生,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雖然說不上是一種非健康的心理,但是當它反應強烈時卻是一種反常的心理。
這種青春期叛逆心理雖然說不上是一種非健康的心理,但是當它反應強烈時卻是一種反常的心理。
青少年叛逆心理的表現
1、認為自己是大人,不想什么事都聽父母的
青春期的孩子最常見的一個表現就是認為自己什么事都可以不用想,什么事都可以做。他們開始試探父母的底線,如果家長不同意,他們就會“拿不吃飯、離家出走等方式來進行反抗”,很多家長因為孩子的心理健康已經被破壞了,往往也不會去思考孩子為什么會這樣,而是直接去批評孩子、教育孩子,這種做法與孩子本身處于叛逆期的這個階段是分不開的。
2、內心十分脆弱敏感
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內心十分敏感脆弱敏感脆弱,一方面內心十分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注,另一方面也很在意父母對自己的看法,特別是來自父母的評價。父母的一句“我的孩子,只要做好學習的就行了”,“我的孩子,只要做好生活的準備,別讓成績影響了他的人生”等,這類的話在孩子的內心會留下一些陰影,若不及時糾正,等孩子長大了,再想讓他做的話,可能會像“變成另一個人”。
3、行為過于追求完美
青春期的孩子希望自己能夠做到最好,家長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孩子也很愿意去做。如果孩子沒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那么家長也不要批評孩子。對于孩子提出的要求,家長也要認真對待,與孩子商量。
4、不能溺愛孩子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要求是很過分的,如果孩子不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就會給予懲罰,以此類推,直到孩子認為自己做錯了事情,才可以放棄要求。
家長應該給孩子自由,讓他們自己選擇,并且讓他們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孩子是因為喜歡玩游戲而不遵守規則,那么家長可以給孩子制定規則,讓他們知道什么時候該玩,什么時候不該玩,讓他們有自己的判斷能力。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5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