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厭學的孩子回歸學校的方法有很多,有些是引導他們走出厭學的泥沼,有些是引導“畏難情緒”“思維陷阱”的父母,或是積極的“教練”。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如何幫孩子走出厭學的泥潭。
1、接納、理解、陪伴、支持,
作為父母,首先要理解、接納和支持孩子的情緒,在必要的時候,需要陪伴、支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理解你現在的難受、害怕,也知道你不想去學校是因為什么,這是學習中很自然的一種情緒體驗,是孩子的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是孩子對于自我價值的一種認可,也是對自己學習情緒的一種調節,我們要做的是,接納、理解、陪伴孩子。
2、理解、陪伴孩子,引導孩子,而不是控制孩子
前面講的,不要控制孩子,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也不要把自己未實現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有責任,但不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所以我們需要為孩子提供一些支持,讓孩子有獨立自主的能力,而不是父母和孩子的密不透風。
這種密不透風的控制,反而會打亂孩子的人生。
就像《小歡喜》里,她總是在意兒子的感受,時不時地詢問兒子在學校里發生了什么,甚至會看到兒子在學校里與那些同學的關系緊張。
就連老師對他說的話也是非常敏感,覺得老師說得不對,就會立刻反駁。
所以,每次給孩子提建議時,最好先和孩子商討對策,看能否能否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如果孩子實在找不到辦法,那么家長也可以適當地給孩子提建議。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更愿意跟家長溝通,也才能真正地了解他的想法。
3. 學會尊重孩子,與孩子多溝通
家長如果學會尊重孩子,就會懂得該尊重孩子,那么,孩子也會尊重你,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他都會聽從你的。
前不久,我表姐的孩子放學回到家,一臉興奮地對我說:“媽媽,我這次數學考了班級第三名。”表姐看到成績單后,沒有說什么,也沒有批評孩子,而是跟孩子分析了試卷,并告訴孩子,自己相信他,只要努力,下次肯定能考好。
結果孩子聽了以后,非常開心,下次一定會考得更好。
當孩子沒考好的時候,我們不要一味地批評指責孩子,而是要去傾聽孩子的想法,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樣才能真正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在傾聽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 不要過于關注孩子的成績
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都不一樣,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好,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差,很多家長都會焦慮,因此會對孩子的成績表現出很高的期待,希望孩子能夠取得好的成績。
但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可能會更多,如果不能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孩子可能會因此變得更加的消極,不愿意面對學習。
2. 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這時如果家長沒有合理的去幫助孩子,那么孩子可能會因此變得更加的消極,這樣的話對孩子來說,孩子的內心會產生壓力,導致他們學習效率變得更加的差,從而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
3. 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
當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如果不能夠及時幫助孩子調整好心態,那么孩子就會變得更加的消極,甚至會產生一種消極的態度,
嚴重的時候甚至還會產生一種消極的態度,長此以往,孩子的學習成績自然而然就會受到影響。
那么作為家長,面對孩子的學習成績的下降,應該如何做呢?
1. 不要一味地責罵孩子
當孩子成績下滑的時候,有些家長總是會責怪孩子,在對孩子進行責備的同時,也應該考慮到孩子的成績并不能夠帶來什么積極的影響。作為家長,應該理智的看待這件事情,當孩子成績下滑的時候,就應該及時的和孩子進行溝通,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2. 家長應該學會冷靜
當孩子成績下滑的時候,家長應該學會冷靜的去了解到底是孩子出現了學習問題還是學習能力上的問題,家長不應該一味的責怪孩子,而是應該和孩子一起去學習,尋找一些學習的方法,可以通過補習的方式幫助孩子提高成績,但是家長要知道補習不是最好的方式,所以作為家長應該學會冷靜,對于孩子的成績應該理智的去看待,不要盲目的去盲目的去焦慮,然后選擇最好的方法來幫助孩子,這樣才能夠幫助孩子提高成績。
在這件事情上不要去指責孩子,而是應該去理解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有很多的東西都需要父母去關注,只是有的孩子的心思比較細膩,很多的孩子在看待這些方面的時候并沒有特別的想法,總是覺得父母看自己也不順眼,因此父母應該要對孩子有一些耐心,只有這樣的話才能夠幫助孩子提升成績。
今日話題:你認為對于孩子來說,上補習班是一個好的選擇嗎?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5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