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網厭學不聽話怎么辦?
案例:
我女兒現在上小學三年級, 目前每天在家里上網課,我也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她現在剛上初一, 學習壓力很大,但因為感覺孩子有些厭學,我自己也焦慮了,孩子有時候不聽話,我真的很想控制一下,但控制不住,很生氣。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老師:
我現在的心情是緊張的,但我覺得對孩子、對我自己都沒關系,我現在只想孩子過得好一些,她現在沒有學習的欲望,不想孩子過得很好。
家長:
謝謝老師。
老師:
這是我們和孩子做的第一個事情,孩子休學不上學,讓我很擔心,所以就想了一些辦法,這個方法我覺得挺好。
家長:
感覺很無奈。
老師:
我現在很難受,也想知道怎么辦?
家長:
我想帶孩子去心理咨詢,也就是現在,孩子不上學,我們著急啊。
老師:
孩子愿意來,你希望帶她去,那么你能給她提供的最好的支持就是支持她去上學嗎?
家長:
我也希望她能不上學,在家進行自我調整。
老師:
是的,但我也想知道,孩子現在到底怎么樣了,現在是怎么樣,希望她能調整一下,把家里面的爭吵的矛盾緩和一下。
家長:
好像是,孩子覺得我們對她不理解,想讓我們轉校吧。
老師:
孩子現在可能對上學有些恐懼,不愿意上學了。
家長:
我感覺孩子說不想上學了。
老師:
如果不是她說,你覺得她有些什么過激的行為,比如跟父母頂嘴、不愿意學習、跟同學打架、甚至把家里的東西亂丟。
家長:
我想孩子每次說什么話,他都說“不想上學了”,我們把情況描述了一下,勸她不要再跟孩子說了。
老師:
為什么?孩子說什么,他都聽不進去。
家長:
我家孩子以前挺乖的,就是調皮搗蛋,以前那個多動的孩子去哪里了?
老師:
請你理解一下,這是在學習。
孩子:
其實在學校里是很不被看見的,看見別人的缺點就心煩。
老師:
心里有一點小壓力,我看你也不想讓孩子這樣。
家長:
說了,沒說啊!我也是這樣,我都是為了你好。
老師:
是啊,這個問題很嚴重。
孩子:
老師,這種情況我也遇到過,好像我們經常吵架,但每次吵完沒幾天,就像吵完形一般,一點改善跡象都沒有,我還是那句話,但從今天開始,我想,我們應該聽聽孩子怎么說。
家長:
我想讓他多寫點兒作業,根本沒時間。
孩子:
是啊,我想讓他少玩一會兒手機,干嘛就非得讓我寫作業呢?
@小雷:
不想讓他寫作業,他就想看手機,他把作業撕了扔了,老師收了。
那天晚上,我做了孩子最愛吃的排骨,留了一個小碗,讓孩子自己做主,說實話,我覺得很高興。但是,他現在沒法去寫作業,我很焦慮,我就會去勸說他,“小雷,我其實也不想寫作業,但是我想讓他能沉下心來,你寫作業能不能麻利點?”
孩子回復說“寫完了,可是就是不想寫。”
我看了一下,另外一個例子也很有意思。
這兩個例子都是家長常見的表現,家長總是督促孩子學習,但卻對孩子說“快去做作業,你看人家小李同學,也每天都在認真完成作業,這次考試比你高了5分!”
結果,孩子就出現了逆反心理,認為自己不需要認真學習,因為在你的眼里,只要我不努力,就可以讓別人滿意,你是不是就會感覺很糟糕?
孩子一旦這樣的思想方向被點燃了,再想改變就很難了。
父母的督促,很有可能是一種主導權,讓孩子產生依賴性。
一個孩子在家里呆著,不學習,學習就會很無聊。學習不好玩,孩子就不想學習,如果孩子愛玩,孩子在外面是不是就沒有別的選擇了?
孩子的學習效率低,就很容易對學習失去興趣。
一旦孩子覺得學習枯燥乏味,孩子學習就會感到痛苦。
這種學習,與孩子本身的生理發育和心理發育規律非常相像,換句話說,孩子的注意力只有5分鐘的時間。
如果孩子只能是看電視,邊寫作業邊玩,注意力就會不集中,作業寫得慢,會磨蹭,注意力就會降低,慢慢就會對學習產生厭倦,厭學情緒就會產生。
家長要明白,只有孩子的感受被接納,他們的負面情緒才會慢慢釋放出來,學習效率會大大提升。
3、有目的性地玩
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只是讓孩子玩,我們可以陪孩子一起玩,這樣他就能感受到父母和自己是一起的,他們更有安全感,更愿意與父母交流。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1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