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去工地搬磚,家長說了幾句后,孩子說:你別這么想,我現在要去上學了,我好累,不想讀書。
我們為了孩子好說歹說,逼孩子回去搬磚,孩子和我們頂嘴的情況,已經好很多了,家長氣得要死,三番五次,孩子也不頂嘴,自己還是不讀了,結果去了。
現在,即使孩子因為搬磚沒讀書,而回來重新讀書,家長也要有不一樣的認識。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為什么厭學
孩子讀書,家長、老師和同學,說這話的時候,有沒有很強的說服力?
實際上,孩子是有思想的,是有自己想法的,這是好事。家長、老師之所以稱贊孩子,是因為孩子從內心里面,是有夢想的,有一個很大的夢想。
如果孩子說,我想當老師,想當,很喜歡現在的老師,很喜歡現在的課堂教學方式,很喜歡現在的語文教學。
那么他將來也想當老師,只是當了老師之后才發現還需要更加努力,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2022年新學期開學之際,他就帶著兒子來了這個學校。
剛到學校的兒子,高興得很,以為自己考上了大學,他還想讓兒子繼續在這個學校繼續學習,但是兒子聽了他的話之后,很不開心,孩子因為有了一個讓自己更開心的名字,而且已經好久沒有聽到過。
父親對兒子說:你長大了,想像別的同學一樣,甚至比你厲害。但是他發現兒子一見到老師就害怕,就喜歡躲著老師。
父親找到兒子之后,對兒子說:“兒子,你太棒了,你的性格不僅開朗,而且還特別懂事。”
“懂事”的標簽對于這個男孩來說,竟然如此之差。
面對父親的評價,男孩說出了內心真實的想法,這時候,父親再次告訴他:“你去試試看吧,有些東西你不懂,但你一定要相信,你周圍的人都在用好奇的眼光看待這件事,這就叫做勇敢。”
在父親的鼓勵下,原本內向靦腆的男孩頓時變得勇敢,之后成績一躍而上了5年級第一名,不僅如此,之后的學習成績也突飛猛進。
面對著被父親教育得越來越優秀的孩子,很多父母的心理都存在一種困惑:
“我們很擔心孩子長大后會不懂禮貌、不尊重別人、不懂得感恩,是不是就容易毀了他們。”
心理學家李玫瑾曾說過:
“三歲孩子的性格和三觀,直接決定了他的未來。”
心理學專家也曾表示:
“童年時代,如果父母沒有培養出孩子積極的行為,就很容易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難,遇到困難,為了逃避困難而不去找方法。
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好習慣的培養,就是父母的最好幫孩子養成的過程。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引導,更需要父母的監督,
與其這樣,不如從現在開始,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
而不僅僅是依靠吼叫,用父母的權威去要求孩子,這樣的結果只能是失敗!
孩子可能會和父母一樣,不愛學習,不愛看書,父母還可能因此情緒失控,吼孩子,甚至打罵孩子,以暴制暴。
所以,在孩子做錯題的時候,父母應該提醒孩子,并且警告孩子,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正確的做法
1. 告訴孩子,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個計劃,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父母可以監督孩子,并且也能夠指導孩子學會做計劃。
2. 鼓勵孩子,讓孩子嘗到勤奮學習的甜頭,讓孩子對自己的學習行為有個清晰的認識。
3. 讓孩子明白自己努力的意義,不一定要強加給孩子學習的任務。
當孩子獲得學習的成就感之后,自然會覺得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也就不會再總想著玩手機了。
4. 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要盲目地尋求幫助,每個人都是從失敗的經驗中學習的,父母也不例外。
這是水淼·WordPres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發布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3-03-31 11:26:53)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6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