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孩子突然厭學,家長別氣餒
這兩天一則消息刷爆朋友圈:9月5日,上海某小區一名15歲的少年小偉,因為連續4天沒有完成作業,被班主任老師打電話告知家長。
面對小偉媽媽的質疑,小偉的媽媽當即反問老師: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上學第一天,就沒有完成作業嗎?”
老師當即回復:
“沒有,是因為孩子還沒完成作業,想糊弄過去。”
面對媽媽的反問,小偉有些疑惑地解釋道:
“老師你不是說了嗎,我昨天作業沒完成,老師布置了兩項作業,說是自我反省,而且還布置了一首自我反省的詩。”
沒想到小偉悶悶不樂的臉,竟然一下子就被點燃了。
在“自我反思”的過程中,孩子發現媽媽不僅沒有表揚自己,還把“自我反思”變成了“自我檢視”,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媽媽的一句話就把孩子的自信心給澆滅了。
而“自我反思”,則可以讓孩子繼續把錯誤的行為,及時改正,不斷進步。
這個過程,其實也是一種溝通的過程。
在溝通中,所有人的感受都是相同的,那是同一種情感。
當我們的孩子,感受到被理解時,就會對父母產生信任感,以后,對父母的話也會更加認真。
而孩子們也會更加誠懇,對父母的話更加尊重。
3、請求幫助
“請問我可以幫你,你能不能幫我一下嗎?”
有時候,請求幫助并不是我們可以請求別人,而是希望我們能請求別人。
所以,我們可以尋求幫助。
比如,我們請求別人不總是要我們幫忙,我們可以請求對方可以幫我們一把,但是我們不能說這樣的話,我們就不能對其他人說這樣的話。
這個請求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對方能夠理解我們,在提出請求的時候,讓對方知道,我們能夠提供幫助。
4、威脅對方
“你再這樣,我們就不要你了。”
這是很多家長經常對孩子說的一句話,也是孩子在說威脅對方的時候,特別容易帶著情緒的表達。
這其實是在給孩子傳遞一種我們說了威脅他不準就不做,而且威脅的時候對方會感到恐懼怕,情緒很低落,這樣的孩子會容易讓對方覺得你不愛他,會對他們失去信心。
但是威脅已經造成的了,而且威脅對方的傷害越大越大。
四、要怎么做?
1、去做
這個時候父母要用行動感化的語言,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讓孩子明白這件事情是可以做的。
2、讓孩子學會表達
這個時候孩子會發現,哭是一件特別不能夠得到滿足的事情,所以他想要通過哭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3、父母要在孩子哭的時候用心地擁抱
這個時候父母的擁抱是非常重要的,很重要的。如果父母在孩子哭泣的時候還沉浸在他的手機里,就會讓孩子認為手機是可以被關注的,對孩子是一種干擾,他會認為父母就是在玩手機。
所以,在孩子哭的時候父母要用溫柔的話語告訴孩子,不要用哭的方式,讓孩子明白哭沒有什么用。這樣一來,孩子就不會再哭了。
4、多帶孩子外出體驗生活
想要讓孩子戒掉玩手機的壞習慣,父母也要學會放下手機,帶孩子出去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這樣孩子就會漸漸地擺脫對手機的依賴。
不過,父母也要注意不要過多地使用手機,特別是在孩子已經上癮的最初階段,父母一定要控制好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并且告訴孩子手機是很有“益處”的。這樣孩子在玩手機的同時,父母也能“自我節制”,不能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建議之二:多帶孩子外出體驗生活
現在很多父母都是重視孩子的教育,給孩子報了各種特長班,但是卻忽視了孩子的“特長”,也就是所謂的“玩”。因此,父母要盡可能地多帶孩子出去接觸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事物,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放松心情,提升自信,也可以使孩子鍛煉自己的社交能力。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6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