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沉迷游戲危害大,我自己也經常沉迷游戲,看到有的小孩自己在游戲上用了父母的身份證,有的玩游戲甚至已經綁定了銀行卡。
最近,在一則微博上看到這個新聞,河南鄭州一名12歲的男孩,因為玩游戲被父親訓斥,一氣之下離家出走。
民警接到報警后,迅速趕到現場展開調查,從早上8點一直持續到晚上9點半,經追蹤,終于在某個角落發現了離家出走的小男孩。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當天下午5點10分,男孩家住鄭州源陵區,情況比較復雜,他也不愿意回家。民警就讓其父母把孩子帶回派出所。
父母反思三天之后才發現,由于自己的管教方式,孩子出現了離家出走的行為。
隨后,民警找到了孩子的媽媽,這位媽媽說:“我實在是不知道該怎么和他解釋,希望得到他的原諒。”
爸爸聽了這話,也是氣得將孩子揍了一頓,但是孩子爸爸跟孩子商量后,也不想再去打孩子,而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求得孩子的原諒。
為什么孩子會出現這種現象?
教育專家告訴你,原因如下:
1. 父母的教育方式
有的父母過于寵愛孩子,孩子犯了錯就會讓孩子隨心所欲,經常替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孩子在墻上亂畫,他們就會責怪孩子為什么要畫這些,然后把孩子的東西扔掉,或者說孩子在墻壁上亂涂。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產生一種錯覺,就是他的東西在父母這里,他不會有任何問題,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2. 孩子認為“我不行”
當孩子認定了父母說的話就是“不行”的時候,孩子就會對父母產生一種錯誤的認識,一遇到這種情況,他就認為自己是父母口中的“不行”,是不好的,父母所說的“不可以”也會變得越來越差。
比如說,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認為“我不行”,父母就是不行,這種認知就會促使他產生一種信念,那就是“我不行,所以我不值得被愛”,孩子的內心就會變得自卑。
有一些父母會說,孩子之前的成績都是第一名,這也很好啊,畢竟第一名并非是考第一名,也沒什么可丟人的,這樣說了,孩子就覺得父母在否定自己,父母的否定對他打擊就會更加的大,他就真的不想學了。
3、多給孩子看一些積極的勵志故事,讓孩子內心充滿力量
其實,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有時候父母給孩子灌輸一些積極的“觀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給孩子營造出一個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他才有可能朝著我們期待的方向發展。但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會陷入一種“過度焦慮”的狀態,總是喜歡以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并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一來,孩子就很難受父母的信任,他們也會覺得自己是不被父母信任的。
所以,父母平時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暗示,孩子的內心會更加的強大,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加優秀,因為父母的暗示能夠給孩子起到一個很大的作用。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這是讓很多家長都頭疼的問題,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相信也是各位寶媽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1、要讓孩子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
對于孩子來說,他們在學校里面學到的知識并沒有父母所能夠給予他們的多,所以在家里他們就會有更多的閑暇時間去玩耍,所以他們對于自己空余時間沒有任何的規劃,所以就會變得懶惰,不思進取。
所以家長應該給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在閑暇之余我們應該讓孩子懂得一些學習的意義,讓孩子明白學習的意義,這樣才能夠讓孩子能夠合理的去安排自己的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規律的完成自己的事情。
2、要讓孩子有規劃性
對于孩子來說,其實什么是規劃性呢?也就是所謂的自主感,孩子只有自己做決定的時候,他們才會有約束自己的能力,讓自己對自己的事情有一個獨立的負責任的態度。
有規劃性,對孩子未來發展有很大的幫助,能夠讓孩子的學習變得更加主動,在學習過程中,孩子也會更加明確自己的目標,懂得如何去規劃和規劃未來,這樣才會讓孩子在面對學業的時候,也能夠找到自己的職業方向,從而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錯失了獲得成功的機會,這也是影響孩子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3、要讓孩子有充足的睡眠
當孩子白天的時間被學習占滿,晚上自然也就沒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孩子晚上的睡眠時間也就會變得更加不足,當然我們需要讓孩子擁有充足的睡眠,孩子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夠讓他們的精神狀態變得更加飽滿,也能夠讓他們擁有足夠的精力去應付學習上的挑戰。
有了充足的睡眠,那么孩子在白天的學習狀態才能更加飽滿的,思維也會更加的活躍,所以對于孩子學習的效率也會有更大的幫助,才能讓孩子更加的積極,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