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水晶泥講上學不寫作業,看動畫片講作業,跟他玩個小游戲,讀故事書講給他聽,把他玩游戲的時間限制起來。
我們家孩子從一年級就開始做,但到現在已經三年了,每天看書1小時,閱讀1小時,數學作業從7分鐘到9分鐘,學習做家務的時間延長到10分鐘。
開始時他一直擔心時間會不會不長,慢慢的他有了時間概念,知道用鬧鐘計時,也懂得用手機計時,漸漸的他也明白了時間的寶貴性,開始自覺地遵守與父母約定的時間。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言傳不如身教”,父母言傳身教比一萬句大道理更有效
很多孩子沉迷于手機,是因為在模仿父母。父母做什么,他就學什么。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沉迷于手機,可事實上,你自己是很難做到的,如何做到讓孩子合理利用手機,提高孩子的自制力呢?
1、規定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2歲以下的孩子,每天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不應該超過1小時;2-3歲的孩子,每天接觸的時間,不應該超過1小時;4歲以上的孩子,每天接觸的時間不應該超過2小時。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要給孩子規定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比如每次不超過30分鐘,每天次數不能超過2次。
比如,孩子已經跟著爸爸學會了玩手機,每天晚上7點半之前必須要放下手機才能睡覺。這個時間段,我們既是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的責任人,同時也是親子互動的重要一環。
2、父母要以身作則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小學生及其家長網絡游戲認知與態度研究》報告顯示:
孩子沉迷游戲行為與親子關系密切相關。親子關系越差,越易導致孩子形成沉迷網絡游戲的行為。
反之,父母與孩子的親密度越高,越關愛孩子,孩子越不會沉迷于網絡游戲。
在一段時間的親子關系中,父母與孩子的關系越好,孩子越不會沉迷于網絡游戲。反之,親子關系越差,越易導致孩子形成沉迷網絡游戲的行為。
父母與孩子越親密,越關愛孩子,孩子越不會沉迷于網絡游戲。
3、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讓孩子少玩手機
很多父母怕孩子無聊,想讓孩子多學習,于是把手機塞給孩子玩游戲,以為這樣孩子就會安靜下來學習。其實不然,父母給孩子購買游戲裝備,讓孩子玩的開心,玩的不亦樂乎,這無形中就給孩子增加了誘惑,他們一不小心就會沉迷于游戲中無法自拔。
父母要多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周末可以帶孩子出去旅游,逛公園,吃一頓好吃的,或是讓孩子去交朋友,或者讓孩子多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樣孩子就不會只知道沉浸在網絡游戲里了。
另外,家長要多看到孩子的長處和優點,多鼓勵孩子的進步和積極行為,讓孩子有一個積極向上的正能量,這樣孩子就不會那么沉迷于虛幻的網絡游戲。
網絡游戲也是一把雙刃劍,家長如果要把孩子的學習還給孩子,讓他從網絡游戲中走出來,是不現實的。
只有讓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得到足夠的成就感和價值感,他才會漸漸擺脫網絡游戲。
三、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網絡游戲?
1.陪伴孩子,尋找生活中的興趣。
很多孩子之所以迷戀網絡游戲,是因為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感。
當家長們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略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的存在感和成就感,那孩子就會覺得生活中沒有價值,就會通過游戲來尋求滿足感。
因此,父母要在現實生活中,多陪伴孩子,讓孩子找到現實生活中的價值感和成就感,讓孩子從游戲中獲得存在感和價值感。
2. 正視孩子的需要。
不要把游戲妖魔化,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孩子更需要的是健康的關系,在游戲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感。
父母要了解孩子游戲成癮的原因,從孩子自身找原因,不要讓游戲“毀掉”孩子,而是要看到孩子對游戲的需求。如果孩子的需求合理,就要鼓勵他發展合理的需求,比如做游戲,比如看電影,旅游,做手工等,孩子就不會對游戲那么沉迷了。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7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