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許是天生懦弱,自卑的孩子對所有的喜悅都摻雜著不詳的預感”。這是我的心理學老師寫在筆記上的一句話。
成年人越來越發現,陽光、自信的人,總有好運和貴人相助。而自卑懦弱的人,總是吃虧沒人緣。
自卑是很難擺脫,一旦形成,就會根深蒂固,自卑是一種慢性毒藥,一旦內心接受,就會習慣于自我認同。自卑是人性的陰暗面,很難被徹底祛除,即便時間流逝,即便掩飾的再好,也治不好初時的傷口。

我的老師說,自卑這種心理現象,很難被發現,經常判斷一個人,總是看結果,一個長大后自卑的孩子,真的是長大后才自卑的嗎?
一個人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兒童時代。

他們少言寡語,情緒低落。
他們有時略顯羞澀,內斂怕羞,極為容易受到驚嚇。
他們沒有朋友,或朋友很少,即使在這個十分看重友誼的年紀。
他們渴望被認同,卻沒有勇氣表現自己。
他們從來不是舞臺中央的主角
自卑的高級表現。
情緒不穩,性格暴躁,甚至很小就表現出自暴自棄的傾向。
過分追求認同,甚至使用撒謊、暴力手段。
得不到的,毀掉。貶低、嫉妒身邊的人,以激怒他人為趣。
無疑,自卑對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到消極作用。在我們接觸過的語言障礙兒童中,這兩種性格的孩子太多了。
8成以上的自卑兒童的語言表達較差。他們或表現為口吃,或表述不連貫,或表達時缺乏情感,或詞匯貧乏等等。專家們認為,這是因為強烈的自卑感極有可能阻礙了大腦中負責語言學習系統的正常工作之故。
自卑、懦弱大多源自一種沒有安全感的內心感受,那么兒童缺乏安全感的原因何在呢?
家庭無疑是兒童成長的主體環境,一個家庭的整體環境對孩子成長的起著關鍵作用,父母等家庭關系是佐佑孩子成長方向的坐標。

一、經濟條件不太好的家庭
在貧困家庭長大的孩子,一般會表現得比較自卑。很遺憾,這是個物質的世界!審美總是帶有世俗的眼光,孩子也不例外。
二、 沉默的家庭
缺少關愛,關懷,缺少陪伴和親情。沒有關愛就是傷害,不容反駁。
三、暴力家庭
以暴力解決問題的家庭,孩子內心會產生巨大的恐懼感,客服這種恐懼可能會讓孩子沉默,也可能會讓學會以暴制暴。

四、不完整的家庭
媽媽、爸爸是家庭關系中最重要,最基礎的人際關系,是孩子成長的基石,父母關系不合、父母離異,孩子內心可能會失去對親情最起碼的信任。缺少雙親的教育和指導,也會失去最起碼的道德引導和規范。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沒有什么比看著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更欣慰的了,有時候為了孩子的成長、教育,我們缺少的不僅是奉獻,而是需要自我克制。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