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的孩子未來是什么樣的?
厭學的孩子未來是什么樣子的?
最近,陜西某校發生了一起悲劇,13歲男孩王某森,因在教室與另外兩名同學玩撲克牌,被班主任請家長。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母親到校后,第一時間將他帶回家,卻未能見到兒子的母親,見到兒子的母親,孩子的母親,卻將他忘記在車內的尸體藏了起來。
王某森,昔日的老師好友,他卻經常跟母親說,自己就是母親的精神鴉片。
王某森,厭學又早戀,網癮正讓他無法自拔,終日渾渾噩噩。
母親劉某看到他日夜顛倒、通宵玩游戲,心情很是憂愁,以至于為了阻止他玩游戲,她甚至把家里的網絡斷了,把手機給砸了。
兒子很憤怒,砸東西、喊叫,一切都失控了,他再也控制不住了。
當他把房門踹開,大聲喊叫時,我知道他一定在玩游戲。
他的聲音很大,我看了一眼,他已經趴在地上,眼淚都在地上。
我很平靜地跟他說:“你現在不能這樣,身體不能停!”
孩子停下來,但是我又很生氣,心想:“你這樣做,不聽我的,你以后肯定考不上大學!”
那時候的我真的不明白,為什么他那么愛我,卻要如此恨我?!
就這樣的情形下去,兒子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只填報了一所大專院校。
第二年,兒子拿著大專錄取通知書進了大專院校,實習期就進了大專。
我想,如果我去當初一時,我一定不會這么暴躁,定會好好教他。
可沒想到的是,我的努力并沒有換來他后來的轉變,在他上大專以后,我真的失望了!
在他大專畢業后,沒再去參加任何大型考試,大專畢業后,他就開始了自己的事業。
大專畢業后,他想要去做游戲主播,把游戲主播賣給他,幫助他晉級。
我反對他這樣的做法,因為游戲主播做這些,不值得在乎流量。
但我不想干,因為家里的條件不好,還要照顧我的孩子。
白天,我洗衣服,拖地,干農活,跟哥哥談婚論嫁,我們一家人生活在一起。
哥哥平時話不多,就是每天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工作上。
弟弟的問題,可以說,讓我最頭疼的,是弟弟得了手機依賴癥,經常玩手機到深夜,白天顛倒。
看到他的樣子,我就火冒三丈,直接罵他,還有一次,發現他在偷玩手機,直接把他拽出門外,還沒松一松,就又玩手機了。
我不知道該怎么辦?
父親對我很不滿,也很無奈,不知道如何是好?
我想,家有青春期孩子,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多了解孩子的心理。
在這個階段,父母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盡量少對孩子說教,尤其是不能將“你就不能這樣”“你就應該這樣”“你不能那樣”“你應該那樣”,這種話說多了,只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讓他對你的話“免疫”,即使他暫時聽進去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時,最好的做法就是對孩子表示理解,接納他的行為,接納他的情緒,但不是消滅他的情緒,而是應該告訴他“你可以這樣做”,“我理解你的感受”,這不僅可以滿足孩子的需求,還能讓他學會理解他人。
第二,通過引導和激勵來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父母可以利用“蔡元培效應”來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
1.榜樣的力量,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帶來影響。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要想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父母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要在平時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和思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2.制定規則,而不是控制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總會以愛孩子、疼孩子的名義,控制孩子。
但是,控制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愛之深,責之切”,父母要意識到這一點,對孩子更要有愛。
否則,當孩子感覺不被理解時,就會出現抵觸情緒,而父母又不能完全依照孩子的意愿去改變他們。
而“愛之深”,應該是能夠被理解的,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3.對孩子放手,讓孩子自己學會管理自己
朋友的兒子從小在城市的幼兒園,上小學后又開始住校,在和兒子同一個學校上學的同學看來,兒子確實是離開媽媽很久,生活上有很多不適應。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9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