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媽媽帶著撿垃圾的孩子撿垃圾
1
2016年7月13日,上海一位17歲少年在家看“撿垃圾”時,抱著一桶空桶,拿著塑料袋一路往村邊跑。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他興奮地喊“爸爸媽媽,叔叔阿姨,是我們村的人,他們家一共有四個孩子,五個多月的時間他們就把五個孩子送進了孤兒院,只有一個兒子都不讀書。
可想而知,他們的兒子心里承受著怎樣的煎熬。
孩子厭學的時候,他們夫妻二人很崩潰。媽媽說,“為了供他讀書,從縣城搬到了縣城,因為我們農(nóng)村人都是沒文化,所以賺的錢都很有限,我們還要照顧他。”
媽媽說,“他爸爸脾氣越大,就越不給他飯吃,只要他餓一餓,他就會拿著碗筷吃飯。后來爸爸就把手機放在客廳里,讓兒子在客廳看,每次做飯的時候,爸爸都會拿著手機在旁邊看。”
“我都要看到凌晨兩點鐘,早上起床氣就起來了。”媽媽說,“我兒子也是,我們看到他的狀態(tài)很生氣,但是我們就跟他說,飯菜已經(jīng)做好了,不吃。兒子就急了,就開始大聲吼大吼,然后他就哭了。”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而這位媽媽沒有接納兒子的情緒,還強調(diào)“寶寶說你撒謊,就是想讓我滿足你的要求,這有什么不對的?我說不準,他還跟我鬧。”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小孩哭,是因為他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他的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他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是一個沒有自尊的、沒有自我的、不被愛的孩子。
孩子鬧,是他在用自己的方式,維護自己的“獨特性”。
有些家長會說:“這孩子真自私,我比他還要自私。”
其實,人與人的溝通是需要愛的,但是要懂得愛你的孩子,懂得給予他們愛的能力,而不是給他們包辦一切,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適應(yīng)這個社會。
但是,我們還是要了解清楚,現(xiàn)在的孩子是如何的心理?我們經(jīng)常會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孩子是夸出來的,別讓他驕傲。”
讓孩子在這么多贊美聲中成長,他們長大后會感謝我們。
但其實,夸孩子不是真的要夸孩子,或者把贊美當成贊美,比如孩子玩游戲時,他說玩游戲,你說他很有天賦,他就很有可能會沉迷,覺得你不認同他,但他還是很期待玩游戲,這就是成長。
要夸獎孩子,要鼓勵他多學習,自己努力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做得太多了,孩子會收獲不少。
孩子會更加自信。
6夸獎孩子的創(chuàng)意
孩子非常聰明,他會把自己的想法編的一些很浪漫的故事,例如,如果你是蝴蝶漫步,你可以在花叢中看到漂亮的蝴蝶,蜻蜓,蝴蝶,還有很多顏色的蝴蝶,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五彩斑斕的,這是什么?這就是奇妙的事情。
這個時候,你應(yīng)該夸獎孩子,你可以說:
“噢,這個想法太棒了,這個方法很特別,你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愉快地玩耍,這個方法很不錯呀!”
“你這樣想就知道啦,如果你以后遇到困難,我會鼓勵你,你可以想象一下,你有什么辦法來解決問題?”
一個現(xiàn)實中的孩子,一個原本成績平平淡淡的孩子,然而卻突然因為和其他同學有了點差距,逐漸變成了“邊緣人”,這讓父母無法接受。
甚至對孩子的學業(yè)成績都產(chǎn)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這個時候,父母們就要和孩子好好溝通,看看孩子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
其實,孩子出現(xiàn)問題,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沒有被看見,沒有被理解,沒有被人關(guān)愛。
關(guān)鍵在于父母的態(tài)度,若是父母始終將他們緊緊盯在自己的身上,時刻保持警惕,他們就很容易給自己貼上不誠實的標簽,進而又復制出來指責孩子。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
“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父母常常‘看到’并且‘聽’,就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
教育孩子,其實就是家長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孩子。”
可見,無論父母是否真的為了孩子好,孩子是否愿意向父母學習,是否愿意學習,都能夠反映出父母教育的水準。
孩子學習的好壞,與其花多少時間去教,不如多花時間去陪伴。
從小就給孩子培養(yǎng)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將來自然而然會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
第三,幫孩子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比讀多少書更重要。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0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