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作業磨蹭討厭學習怎么辦
做作業磨蹭愛拖延,學習效率低,學習成績下降,作業拖拉厭學……
本學期開學時間幾周了,您是如何安排孩子的時間的呢?有沒有不一樣的教育方法呢?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家長的教育方法,希望對您和您的孩子有所幫助。
01
不定時地催促孩子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家長總是習慣了“你快點,這事還沒有做完”、“你該做作業了”、“你該上床睡覺了”,這樣的催促做工,對孩子而言,只是父母在說教而已。
所以,在孩子心里,好像什么都可以不用管,只要不用再做就行了。
殊不知,父母越是催促,孩子就越是不想做。
父母越是希望他們快一點,他們越是希望時間過得慢一點。
當家長們開始催促孩子時,他們其實是為了自己好。
因為在孩子心里,他們覺得父母的催促是理所當然的。
他們會把父母的催促變成一種壓力,從而想要逃離。
所以,在孩子長大之后,很多父母會想要去用這種方式對待孩子。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過:
“中國的父母,特別喜歡把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覺得好像確實是一個習慣。
卻不知道,其實很多時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親近的人。
如果父母總是習慣性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難免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我永遠比不過別人”的失落感。
因為父母的比較,就會讓孩子 “自我懷疑”,甚至是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甚至是對自己的未來產生懷疑。
2、 養成“攀比”心理
家長總會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甚至是通過言語上的攀比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小舍得》中的子悠就是這種家庭類型,別人家的孩子再好,但自己的子悠長得并不高。
很喜歡的一部《小舍得》,作者田雨嵐就是劇中的子悠,子悠媽媽就是劇中的田雨嵐。
田雨嵐沒有好的教育資源,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并不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每一次考試都會逼著孩子寫作業。
這種教育方式使得孩子在家中感覺不到溫暖,而且對父母施加壓力。
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當然會出現性格上的缺陷,甚至還可能會影響到他們以后的婚姻家庭生活。
家長應該怎樣引導孩子
在電視劇《小歡喜》中,英子的媽媽宋倩對她說:
“我對你的要求就是你要考上重點大學,不要像我一樣,這輩子就只有一次機會。”
可見,家長給孩子的壓力太大了,孩子會為了迎合家長的期望而被迫去努力,但是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懈怠,變成家長口中的“學渣”。
其實,這是因為父母的壓力太大了。
孩子是需要“成就感”來滋養的,如果能讓他們獲得成就感,他們就會去努力,這是在向父母證明自己的價值。
為了獲得父母的認可,孩子會努力學習,努力討好父母,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
但是,這種付出并不是發自內心的。
為了獲得父母的認可,他們需要通過犧牲自己的方式來換取父母的關注。
這樣的孩子非常容易被收買,他們會變得乖巧懂事。
另一方面,孩子的內心非常渴望獲得父母的認可。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父母對他們的評價是正面積極的,孩子就會建立內在自信,變得更加勇敢。
而當孩子產生自我價值感時,他們就會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而當父母覺得孩子性格內向,什么事情都不敢跟父母說,或者是性格內向時,孩子就會變得膽小、不自信,甚至自暴自棄。
很多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就應該是這樣的,但其實這樣的想法也是錯誤的,這樣會扼殺孩子的自信心,讓他變得更加膽小,而且越來越不自信。
孩子內向,不自信,父母要如何改變
1、不被別人的評價影響
孩子天生的性格,并不是父母所決定的。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0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