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考學有用嗎?
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嗎?
之前有看過一期《開講了》,印象特別深刻。
現在我還歷歷在目的情節不是嘉賓演講的多么精彩,而是一個不那么起眼的小提問。
一位大學生向蔣雯麗提問,
說:雯麗姐,您剛才說知識改變命運。
但是我小學輟學的同學,現在資產上億,旗下三家五星級賓館。
初中輟學的同學,現在資產上千萬。
高中輟學的同學現在也有上百萬了,
大學肄業的同學,現在也有房有車、工作穩定。
大學畢業的我,現在沒有任何積蓄,每個周末要加班。
但是我還不是最可憐的,我那些讀研的同學,現在還在找工作。您說知識改變命運,怎么理解呢?
蔣雯麗說:我覺得真的時代不一樣,在那個年代,真的是考大學是你改變你的現實命運的。
因為那個時候沒有商業化,沒有那么的這樣的商品化,那個時候我覺得真的是如果想改變命運,你就去上大學,然后你因為去上大學你才能夠去有新的發展,就像我說的離開我那個城市。
那么現在我覺得跟那個時代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是為什么現在考大學的人現在逐漸減少,然后也是因為大學畢業以后,意味著失業,很多人都在說這個問題啊,我覺得一個社會現象,我覺得挺可悲的。
蔣雯麗的回答的確很不錯。
當時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也陷入了深思。
的確,知識改變命運,可每天的讀書學習好像也并沒有改變我的命運。這下讓同為大學畢業的我產生了同樣的疑問!
我想,這問題如果要我回答我定語塞,這根本就是個“不解之謎”
可沒想到接下來撒貝寧的這段話卻讓我茅塞頓開
他說:首先我們來確定一個概念,知識改變命運,不是學歷改變,不是分數改變。
你覺得你那個小學輟學的同學有上億資產,你覺得他好像沒怎么上過學,但是也許他在生活中學到的知識可能比你在學校里面學到的一切在他的領域里用起來更得心應手。
所以不要把知識永遠想象成是我們獲取分數的那些東西,知識是獲取美的能力,知識是你感受生命和生活的能力。
是啊,有的人只看到學歷低的比他掙得多很多,卻看不到他人的努力。
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
他人雖然沒有很高的學歷,但是他們在社會中實踐出來的知識和打拼出來的經驗有可能比從學校書本上整整齊齊的字里行間學到的知識還有多得多,而這些知識可以恰到好處的在他成功路上推他一把!
比如說入讀美國一所學院后六個月便選擇退學的喬布斯。
再比如說以1590高分(美國大學入學考試滿分為1600分)考入哈佛大學商學院但中途輟學選擇創業的比爾·蓋茨。
他們并不是在輟學的那一刻起之后就不再學習了,而是學習的渠道不再限于書本。
比如說輟學后的喬布斯沒有回家,而是留在里德學院,在一間廢棄的宿舍里住了一年,學習書法、哲學和外國文化。
再比如比爾·蓋茨曾說“我很愛學習,現在還會看一些在線課程”。
其實,不讀書的人后來都過的很好。
從真實的“社會大學”中學到的經驗使他們變得更加強大!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8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