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生小含長期沉迷在網絡游戲中無法自拔,荒廢了自己的學業,父母為此心急如焚。為他請了家教,誰知他越發叛逆,不僅不再想要學習,而且也不與朋友來往,整日沉在網絡游戲的世界里。一日,父母突然找不到小含,因擔心他的人身安全便報了警,過了幾日,小含突然自己回來了,焦灼的父母詢問情況后才知道,這幾日小含都在附近的一個網吧里打游戲,在那里待到沒有錢上網了才回來。經過了解才發現小含的父母整日都在忙自己的事業,沒有多余時間去照顧他的生活,更沒有時間去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使得他沉迷網絡游戲而無法自拔。
這樣的問題或多或少地困擾著許多父母們,如何才能讓孩子擺脫網癮也成為了父母教育路上的一大課題。但錯誤的教育方式往往會適得其反,在原本親密的親子關系上劃下一道道的傷痕。
錯誤的懲罰方式
1、惡性循環
隨著父母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培養,父母漸漸知道“棍棒式“的教育會對孩子心靈造成一定的傷害,這種教育的缺點逐漸顯露在年輕父母面前。父母對孩子的批評由輕從重,試圖改掉孩子的壞習慣,但是孩子會在這種懲罰下從害怕恐懼變為無動于衷……

小學生小飛平時比較調皮好動,有時總是損壞家里的東西,到別人家里也是碰東碰西,父母批評過小飛后,小飛不以為然,依然如此。有一次小飛在家里玩鬧,不小心打翻了爸爸新買的盆栽,花盆碎了一地,小飛的父親知道后非常惱怒,對小飛平時的批評教育變成打罵,小飛心里雖然知道自己做得不對,但是他更多感到的是委屈。之后小飛每每犯錯,他的父母總是通過打罵來教育他改正錯誤,小飛犯錯的次數越來越少,但是對于批評教育,父母的打罵感到越來越麻木,覺得沒有什么作用與意義了。
小飛的故事就是由于父母對他犯錯以后進行了錯誤的懲罰,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使小飛在面對批評時變得無動于衷。
2、習以為常
人對周圍的環境都是有一個適應期,孩子會隨著父母批評教育、懲罰的頻率增加,不再關注自己錯誤的行為,父母對孩子的錯誤行為進行頻繁批評大吼,會造成孩子聽到批評的話變得習以為常。

當小孩不想寫作業時,父母從耐心勸說到大吼大叫:“你總是不寫作業,作業是你自己的事情,這些事情都做不好……“經常聽到父母這樣的批評以后,心里會產生一種厭煩感,便不再關注自己錯誤本身,而是對批評的話習以為常。
面對這種情況,應該反思錯誤的并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家長對孩子經常性的懲罰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因為他們在接受懲罰的同時也在無視懲罰,這也是為什么越懲罰孩子,孩子越頑皮,反而那些沒有被懲罰過的孩子卻越來越聽話。
3、重心錯誤
家長關注孩子通常只會關注孩子的錯誤行為,而不是孩子本事可以達到的行為,因為孩子年紀小,他腦海里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是非觀,在這種情況下,只關注孩子錯誤的行為,并進行批評就是父母關注孩子行為的重心錯誤。

就比如幼兒在還不會說話時,會努力學習大人所說的話,當你對他說:“快閉眼,要睡覺“時,他可能會重復你說的話:”睡覺“,但是當你說:”不要閉眼,不要睡覺“時,他也會重復:”睡覺“。因為在他的世界里對“不要”一詞根本沒有形成概念,他只關注那個睡覺。這和我們成人也是一樣的,我們經常在和別人的談話中無視那些我們不愛聽的,而只聽我們愛聽的,這就是我們的關注重點。
當父母對孩子行為關注重點出現錯誤時,父母對孩子的批評也起不到根本性作用,并不能使孩子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因為家長從一開始關注的錯誤重心就已經偏離了。
4、 負面關注
懲罰之所以對孩子沒有生效,是因為孩子認為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對他們的一種關注,他們通過犯錯誤來博取父母對孩子的關注。他們即便是受到了嚴厲的懲罰,也會在所不惜地通過犯錯來博取父母的關注。

而錯誤的方式將會造成錯誤的后果,當父母以這樣的手段對懲罰孩子的之后,往往會使得孩子開始畏懼父母,遠離父母。直到最后甚至可能對父母產生敵對情緒,開始用具體的行動來反抗父母對自己的管教,給父母和孩子都造成巨大的傷害,留下難以挽回的結果。
因此,想要幫助孩子徹底擺脫網癮,首先要做的是了解為什么我們的孩子會被其吸引,了解何為上癮模式。
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網癮?

1、保持心態冷靜
當發現孩子沉迷于玩網絡游戲時,家長首先是保持冷靜平穩的心態,然后多帶他參加一些活動,盡可能的對孩子表達自己的關心。其次是要與孩子進行溝通,在合適的時間與孩子交流一下他們的游戲世界,合理安排他們的上網時間,循序漸進幫助他們戒掉網癮。
2、樹立正確榜樣
孩子經常在無形間模仿父母的行為,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如果父母經常在家里玩手機,玩游戲,那么大多數孩子也會從上網中獲取滿足感。因此,想要孩子戒掉網癮,父母就要以身示范,不要在孩子面前一直玩手機。
3、改變家庭環境
健康適度的游戲可以起到良好積極的作用,不要完全禁止孩子玩游戲,在空閑時,陪著孩子做有趣的游戲,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有一定幫助的。并且這樣有利于促進孩子健康以及家庭和睦。

4、控制雙方平衡
很多家長對于孩子教育并不擅長,更多的憑借經驗教育,并不是科學的教育孩子。首先要使孩子與父母是平等相處的,這樣父母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去了解孩子。而不是一味的獨斷專權,在孩子犯錯時首先懲罰孩子。
5、安排合理時間
父母要合理安排孩子的學習時間和游戲時間,這兩者并不沖突。孩子玩游戲并不存在什么大問題,問題是父母要能控制孩子玩游戲的時間,時間安排合理,到時間后讓孩子主動歸還手機。也可以和孩子達成一定的鍥約,如果到了上交手機的時間卻沒有交,可以給予孩子一個合理的懲罰。

6、培養廣泛興趣
孩子沉迷網絡,大多數是沒有得到父母的陪伴,內心感到孤獨,所以從上網中尋求關注。很多父母總是在忙工作,閑暇之余為了好好休息,沒能陪伴孩子,這樣做非常容易使孩子陷入網絡成癮的地步,因此 家長朋友們要在合適的時間給予孩子陪伴和關愛。
孩子沉迷網絡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家長的教育問題,當家長缺少對孩子的陪伴和關愛時,孩子總會從網絡世界里去尋找自己想要的關愛,去博得關注和關愛。當家長想要改變這一現象時就要去嘗試了解孩子,而不是一味的批評,不正確的批評和懲罰可能會對孩子戒掉網癮產生負面效應。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9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