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和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不少家長面臨著這樣一個挑戰——怎樣避免孩子手機沉迷。針對這個問題,多位一線老師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策略,教育小微帶你一起來看↓↓↓
不玩手機,家長垂范
在和一些愛玩手機的孩子交流時,我發現,他們的家長很多也是手機不離身,有的甚至在陪伴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刷手機視頻。我認為,避免手機沉迷,家長應該做好示范,回到家陪伴孩子的時間里,盡量不碰手機。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可以選擇放下手機,拿起紙質書籍,用這樣積極、正面的形象來消除玩手機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
雙管齊下共克手機癮
一方面,思想溝通定規則。家長要以案例形式讓孩子懂得手機的利與弊,從內因入手合理制定家庭手機使用規定,如,手機不放在臥室,周末限定獨立使用兩小時等。另一方面,視力檢測下決心。家中可設置視力檢測表,每周一次檢測,隨時發現孩子的視力變化??赏ㄟ^用完手機后檢測和室外活動后檢測兩種情形進行對比,讓孩子直觀了解使用手機對眼睛的傷害,內因外因結合,讓孩子自發決心限制使用手機。
用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把孩子
從手機中“解放”出來
與其想方設法禁止孩子玩手機,擔心孩子沉迷網絡,不如想想有什么全家可以參與的活動。比如帶著孩子們去親近大自然,爬山、徒步、露營,領略壯美的祖國山河;或者帶著孩子走進社會,做公益活動,讓孩子獲得豐富的人生體驗。
守住底線 管控手機
江蘇省昆山市秀峰中學 黃姍姍
如果已經給孩子買了手機或平板電腦等,學期開始時,要提出由父母保管,孩子需要使用時,可以借父母的手機。家庭制定使用電子產品的規則后,家長和孩子可以互相監督,都要遵照執行。當父母違反規則時,也要接受懲罰,以樹立孩子的規則意識。家長也可以借助“青少年模式”等功能,控制孩子玩電子產品的時間。
借助同伴效應變“枷鎖”為“解鎖”
家長要善于創造孩子與同學交往的機會,用同伴效應解開手機“枷鎖”。周末的時間可以安排一些同學聚會,讓孩子跟同伴聊聊天,交流一下生活、學習,還可以安排室外的活動,一起購物、看電影等,通過溝通交流現實的問題和生活,慢慢從虛擬的環境中走出來,看到真實生活的美好和希冀。
幫助孩子擺脫
電子產品依賴
關鍵在家校的良好互動
形成育人合力
當家校兩個場景的
生活體驗得到豐富
虛擬世界對
孩子的吸引力
也就大大減弱了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0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