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一位高材生引起全國的轟動。
他叫靳愛兵,以647分考入吉林大學,是全家的榮耀,但誰也沒料到,他竟蝸居網吧四年,最終淪落為網癮少年。
靳愛兵大一時,玩了一款叫“魔獸世界”的游戲,在那之后,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大三開始,靳愛兵在網吧呆的時間越來越長,掛的科也越來越多。最后,他連畢業證、學位證也沒拿到。
能證明靳愛兵上過大學的,只有游戲等級。
畢業后,靳愛兵拿著行李來到網吧,開啟了他的游戲生活。
因為他總坐在77號座位上,大家叫他“7哥”。
網吧的人是這樣形容靳愛兵的。
“這哥們太神了,是我的偶像。”
“7哥太厲害了。”
“我們每天都要過來瞻仰他。”
據統計,靳愛兵每天上網時長高達16小時。每天清晨六點睡覺,下午四點醒來,剩下的時間,盡情在游戲世界中遨游。
靳愛兵很少洗澡,甚至沒有洗過衣服,除了吃飯上廁所,他幾乎沒有走出過網吧。餓了吃幾口剩飯,困了在椅子上睡,網吧就是他的第二個家。
這種生活,持續了四年半。
按靳愛兵原來的人生軌跡,他本該拿著“雙一流”的畢業證,順利的找到工作。職場上如果努力一點,可以比別人更快晉升。或者選擇深造,拿著碩士、博士的畢業證,進入知名企業。
靳愛兵光輝燦爛的前程,被自己親手毀掉。他翻然悔悟時,發現早已跟時代脫節,因為除了打游戲,他什么都不會。
有句話說的好:
“人一旦墮落,哪怕是短暫的幾年,上帝就會以最快的速度,收走你的天賦和力量。
很多人認為,考入211、985就萬事大吉,高枕無憂。但事實證明,如果自甘墮落,不管在哪都會廢掉。
沒上進心的人,不小心毀了自己的人生。
知乎有個問題,獲得15萬網友圍觀:感覺自己廢了是怎樣一種感覺?
一位匿名網友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她大學時期,是大家公認的“好學生”“好班長”,各種獎學金拿個遍。大學畢業時,雅思順利通過,成功留學。
本以為出國會有更好的前途,但這恰恰是她廢掉的開始。
在國外,沒有老師和父母的管教,她開始隨心所欲、不斷放縱自己。她摒棄原有的好習慣,和之前判若兩人,不是喝酒聚會社交,就是旅物旅游發自拍。
在舒適、安逸、沒有競爭的環境下,她順利畢業。
她本認為,頂著“海歸碩士”的頭銜,offer會接到手軟,可現實狠狠地給她一個耳光。
網申很多沒通過。
當HR問她,在英國留學有沒有實習經歷,或者大學有沒有實習經歷時,場面就會變得很尷尬,因為她一個實習經歷也沒有。HR輕蔑的態度,讓她無地自容。
緊接著,疫情爆發。
她想,這么多裁員,肯定找不到工作,再等等吧。整整兩個月,她和男朋友在家打游戲、點外賣。
疫情結束后,她在一家女裝電商民企實習。由于工資不高,她帶著情緒工作,導致實習期被解雇。她不得不重新回到找工作大軍中。
出國留學、碩士畢業,她明明可以找到好工作,為何會淪落至此?
最近,有個熱門詞語叫“擺爛”。意思是,任由事情往壞的方向發展。
明知前方是深淵,卻任由自己墜落。心里想著,這輩子也就這樣了,然后逃避現實,自欺欺人。
別人拼命想拉住你,可你都像爛泥一樣,還怎么扶上墻?
暢銷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時下盛行的社會觀點認為,環境與條件對我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不否認條件作用的影響巨大,但不等于承認它凌駕一切之上,甚至可以決定我們的命運。”
比環境更能決定命運的,是自己。
想成為什么人,跳出哪個圈子,靠的都是自己。
一些回答,讓我看得很觸動。
有人農村家庭出身,卻身兼數職,自學考過律師證。
有人是普通二本學歷,考研進了復旦,現在上海某三甲醫院有編制。
有人是高中學歷,選擇另求出路,創立了網紅糕點“鮑師傅”。
他們生而平凡,卻不甘平凡,不斷的用行動證明:人生有無數可能性。
最近,一個物業小哥火了。
他叫劉政,畢業于民辦二本院校,畢業后來到北大保安隊。工作后,他用業余時間備考“司考”,圓自己一個名校法律夢。
這個可不是一般的考試,它被稱為“天下第一考”,通過率極低。
劉政這一考,就是六年。
為了學習,他每天八點準時到教室旁聽,之后在自習室學五六個小時,下午五點開始上班。臨近考試,他常常在鬧鐘響前起床,抓緊復習,與時間賽跑。
六年的學習中,劉政的毅力打動很多人。
有人特意寫文章給他鼓勵:“相信劉政一定能考下法律職業資格證。”法學院張雙根教授都親自給他寫下寄語:“做一名自信、優雅的法律人。”
2021年,劉政終于上岸成功。他在采訪說,我的起點雖然不高,但我愿意一直奔跑,始終向上。
他堅定的說,下一個目標,是拿到人大法律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證書。
燕雀依然可以有鴻鵠之志。
拿到一張爛牌,并不意味著一輩子都完了。
可怕的是,總會有人用“拿到一張爛牌”當借口,任由人生“爛”下去。沒有學歷,可以去積累社會經驗。有學歷,可以繼續深造。一切都比自甘墮落,就此認命強。
互聯網時代,有無數“逆風翻盤”的機會。
在高樓,還是在陰溝都不要緊,重要的是你想要選擇怎樣的人生。
羅翔老師在直播中曾說過:
“我認為人生95%的事情可能是你自己決定不了的,但我們依然要用5%的努力去撬動這95%你無法決定的事情,凡事盡力而為。”
很多事情是自己決定不了的,例如出身、家庭、天賦、智商,但至少可以決定成為什么樣的人。
是刻苦琢磨自己,還是庸庸碌碌,與瓦礫為伍?
我相信,只要努力過,就不會兩手空空。
“接受自己的普通,然后拼盡全力與眾不同。”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4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