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故鄉的小河
張呈明
哦,故鄉的小河
在我的生命中,一直流淌著一條河。她時而微波瀲滟,時而波濤洶涌。她伴隨我走過童年,走過少年,走過青年,走到中年。幾十年過去了,在我心目中,河水還是那樣的清澈,清的時候像碧玉,亮的時候像碎銀。
這就是我們的母親河,橫穿多半個鄒城市的白馬河。
白馬河,發源于鄒城市城區東北老營山及傅村九龍山一帶境內。據史料記載,鄒城境內有十三泉,其中十二泉水皆入白馬河內,此泉為白馬河之源頭。十二泉匯聚溪湖后,繞孟母林北之亭山折西流。經鳧村流經中心鎮后屯村入白馬河道。一路浩浩蕩蕩至北宿鎮曹莊村南,匯入第三支流望云河,攜手一起流入微山湖,然后通過韓莊船閘進入京杭大運河。
我的故鄉東故村,一個有著450多年悠久歷史的村莊,就旁依在白馬河的東岸。
寂靜的清晨,我踱出家門,一直向西,大約有三華里,便來到了白馬河的東堤。站在河堤上,放眼望去,一條南北走向的河流,倒映著藍藍的天,白白的云,伴著兩岸隱約可聞的雞鳴狗吠,靜靜地流淌著。
豐盈的河水滋潤了兩岸的鄉村,肥沃了兩岸的莊稼,養育了一輩又一輩的莊稼人,她見證了兩岸莊稼人的辛酸和歡樂。
白馬河也有發脾氣的時候。看似溫柔的河流,一旦到了盛夏雨季,白馬河就突然變成了一匹發了瘋的野馬,她匯聚了千條萬條數也數不清的小溪,一下子龐大了起來。一路咆哮著,從遙遠的東北方向涌來,摧枯拉朽,勢不可擋。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因白馬河行洪決堤,河水瞬間淹沒了兩岸的農田、房舍,給剛剛擁有了自己的土地的農民以沉重的打擊。原本就是坯壘草苫的房屋紛紛在洪水的浸泡中潰不成軍,轉眼間成了一堆稀泥。莊稼人望著家園、莊稼被洪水吞噬,絕望地哭喊著,成為了那一代人永遠也撫不平的傷痛。
記得我七歲那年的冬天,白馬河兩岸插滿了紅旗,全公社的青壯勞力集中到白馬河里,展開了聲勢浩大的深挖清淤冬季大干工程。工地上,河兩岸插滿了鮮艷的紅旗,大功率的廣播播放著鼓動人心的戰歌,整個河道人歡馬叫。
母親負責給第五生產隊的民工送飯菜,順便把我也帶到了施工的現場。小北風順著河面颼颼地刮著,刮到臉上就像是刀子割。母親挑著飯菜,扁擔在肩上忽閃忽閃,腳下虎虎生風,而我卻凍得直打哆嗦。白馬河用這種非常不友好的方式接納了我,讓我第一次認識了她,記住了她。盡管天氣那么的寒冷,民工們此刻卻正干得歡實。大家呼呼地揮動著鐵锨,往膠輪車兩邊的荊簍裝土,有的民工竟然赤著上身,露出了一身的疙瘩肉。
通過這次龐大的工程,白馬河變得寬了、深了,河堤也墊高了、加寬了。清澈的河水嘩啦啦唱著歌,一路向南奔涌著。
不光是把白馬河馴服了,而且,經過這次大會戰,還成就了好幾對美滿的姻緣。畢竟,農村人青睞的就是肯出力,不耍奸的莊稼漢。
白馬河,這條母親河,給了我少年太多的幻想和無盡的快樂。
當和煦的春風輕拂河面的時候,沉睡的小河蘇醒了。清清的河水下,暢游著魚兒、蝦兒;三五成群的鴨子,歡快地浮游著,“嘎嘎嘎”的叫聲打破了小河的寧靜;時不時有一只調皮的小燕子,側身從河面掠過,犁起一圈圈漣漪,在艷陽的照耀下,閃爍著粼粼的波光。
夏天到了,幾個半大小伙,一路吆喝著沖上高高的河堤,三下五除二甩掉身上的衣服,嗷嗷叫著撲進白馬河的懷抱,一個猛子便游出老遠。仰泳、蛙泳、潛泳,水性好的盡情地表演著,水性差的也“撲騰”“撲騰”笨拙地學著狗刨,慌忙中難免會喝上幾口白馬河的水。
洗完了澡,河里的魚便遭了殃。幾個光腚猴,彎下腰雙手張開呈扇型向前摸去,最后在一叢叢散發著濃烈魚腥味的水草里,總會抓住不少的草魚、白鰱或者黑魚,運氣好的話,或許能摸到老鱉,這可是會讓小伙伴們炫耀好長時間的。
在河底黑黑的紫泥里,藏著誰也數不清的螺螄。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摸到滿滿的一小籃。回到家里,放到水盆里,用清水泡上一夜,讓它們把肚里的泥沙吐干凈,然后便冒著挨上一頓笤帚疙瘩的風險,央著母親在鍋里放上花椒、大茴、八角等佐料,倒進洗得青徐徐的螺螄。這時候的我便格外的勤快,主動承擔了拉風箱的工作。“呼噠”“呼噠”,風箱有節奏地唱著歌,鍋里便飄出誘人的香味,勾得我忍不住掀起鍋蓋,深深地吸了一下鼻子,那味道,便永久地烙在了我的記憶深處。
金秋季節,白馬河兩岸的高粱、玉米、大豆、花生都熟了。在秋風的渲染下,五彩繽紛,整個的河道里飄浮著莊稼的香氣,令人嗅之欲醉。
當晚霞飄落到白馬河里,河水被染紅了。秋水變得很盛,流淌的速度卻緩慢了下來。岸邊的淺灘上,隨意茂盛著輕柔的蒲草和蘆葦,此刻成了野鴨和水鳥們最好的棲息地。
一晃十多年過去了。終于有一天我再也按捺不住思念它的心,剛剛從外面回到家,草草洗上把臉,便匆匆向白馬河走去。
村莊在慢慢變大,于是,白馬河便離得更近了。不一會,便來到河堤上。河堤上栽滿了楊樹,中間有一條窄窄的小路,一直向遠方延伸著。路的蜿蜒曲折,把白馬河堤妝點得充滿了神秘。楊樹林子深處不時傳來喜鵲和斑鳩的叫聲,給寧靜的河堤增加了一絲的生氣。一陣陣晚風拂過,帶著白馬河潮潮的水汽,伴著特有的魚腥氣,這一切,釀成了一種叫做鄉愁的味道,在小河的上空縈繞著,蒸騰著。
在這里,盡可以卸掉一切偽裝,徹徹底底還原自己。可以盡情地高歌,也可以向白馬河分享自己的幸福快樂,成功的喜悅,也可以傾訴自己所受到的委屈、悲傷。總之,就像回到了自己母親的身旁。
哭也哭了,笑也笑了,于是,一身的輕松。
更多是寫作靈感枯竭的時候,信步踏上泛著土腥味的白馬河堤。四周是高大挺拔的白楊樹。這個時候,靈感會神差鬼使般地附上身來。找塊干凈的地方席地而坐,掏出須夷不離身的紙筆,迅速地記下所思所想,這豈不正是人生一大快事嘛。
偶爾興致所至,和白馬河來一個親切的擁抱。沿著蜿蜒曲折的鄉間小路,來到河流的跟前。走著走著,在豐盛的水草叢中,或許就隱藏著一條小木船。拉了一下纜繩,縱身躍上了小船。等站穩了身子,才看到船艙里還有一汪河水,里面蹦跶著兩條手指頭大小的小白鰱魚。
四年前的一天,突然心血來潮,和文友從白馬河的源頭九龍山沿著白馬河堤一路騎行過來,最終到了白馬河與微山湖交匯的地方。所到之處,看到的不是原來清澈見底的河水,而是污濁不堪,散發著刺鼻臭氣的黑水。原本寬寬的河床都種上了莊稼,只留下中間瘦得可憐得河流。河里絕少看見有活的水類動物,只有漂浮在水面上的塑料袋、白色的泡沫以及一片片閃著光圈的廢機油,一切是那樣的觸目驚心。
我真的后悔這次的騎行,所看到的一切徹底擊碎了我對白馬河的好感。此刻,依然流淌著的白馬河在痛苦地嗚咽。其實,白馬河也是委屈的,究其緣由,始作俑者還是急功近利的人們。
前不久,一位熱愛攝影的朋友忽然告訴我,說白馬河里飛來了一群蒼鷺,還有白天鵝。
怎么可能呢?向來對水質非常挑剔的白天鵝怎么會在這樣的地方落腳呢?
朋友看我不相信,就打開手機相冊給我看。果不然,在清澈明亮的河邊,有好幾十只雪白的天鵝,有的在踱步,有的在梳理羽毛,高腳的蒼鷺則把長長的嘴插進了清凌凌的河水里……
這是白馬河嗎?
周六的一個傍晚,我騎車趕往了白馬河。登上了寬寬的河堤,放眼望去,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是真實還是夢境啊?清清的河水,在夕陽的輝映下,閃爍著金子一樣的光。兩岸樹木和蘆葦青翠欲滴。一片開闊地帶,一群雪白的天鵝,在悠閑地踱著步。
我輕輕放慢了腳步,悄悄地走近了白馬河。忽然,一條調皮的魚兒,“噼啪”一下,從河水中跳躍起來,平靜的河面激起了陣陣的漣漪。
哦,真美!
我由衷地贊嘆道。
壹點號 尹燕忠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6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