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寒假就要來了,這也意味著我們會看到孩子的期末成績,成績的好壞也會讓很多家庭幾家歡樂幾家愁,或者沒有這么夸張,但是通過這分數,家長可以多少看到孩子一個學期學習的情況水平。
關于這成績的結果,我建議家長可以這么做:
一是:如果孩子考得好,我們可以首先認可他平時努力的過程,祝賀他說:“這個成績是平時努力的結果”;“看得出來這次考試你很用心,以前的小錯誤這次都沒有犯,你進步了!”;“恭喜你,媽媽看到你真的有用心在準備,這是你應該得到的結果。”類似這樣的話語來肯定孩子的努力。
通常很多家長會在考試前跟孩子說,如果你這次考好了我就帶你出去旅游,我就獎勵你一個什么大的獎品,我建議最好不要,雖然成績好值得高興,但是最好不要和物質的獎勵直接掛鉤,或者當成成績結果的籌碼,盡管一次兩次可能看不出來,但是久了就會轉移孩子對自我努力和能力的認可,轉向更重視外在的肯定。未來孩子每次成績的好壞都會通過物質的獎勵來做自我評價。同樣的,如果哪天孩子成績真的考不好了,他會無法正確看待自己的能力,而轉向在意外部的評價。
二是:如果孩子考不好 我們會跟孩子說:“你是不是有點沮喪,有點失望,那么我們一起看看,這次考試是哪里失誤了,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吧”用語言的方式來共情理解孩子,并轉向如何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
我猜大多數父母在面對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很難做到冷靜,失望的情緒難免會流露出來,甚至會去責怪孩子沒有好好準備和學習。我就常會聽到家長抱怨孩子,諸如此類的話語:“你看看平時學的全忘記了,讀了這么久怎么成績還是一團糟,你這個寒假不要出去玩了,給我老實在家呆著,上補習班去。先是把孩子責罵一翻,然后進而用各種方式來懲罰孩子,目的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教訓。
換位思考下,如果孩子能把成績考得理想,誰會故意考糟糕呢?作為孩子也不愿意考不好,那么只能說明他需要幫助,需要再加強知識或者其他能力的培養,那么正好可以通過寒假來幫助孩子補缺漏。如果我們成人能把懲罰孩子的思路轉變為幫助孩子,那么就算寒假里孩子補缺漏,孩子也不會充滿了委屈和不滿,也能用更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寒假的學習。
所以,上面兩個角度重點是如果孩子成績理想,我們重點強調他的努力并肯定他的付出。而孩子考不好,我們也不需要過度指責孩子,而是去關注他哪里需要提高,和孩子一起來商量一個補缺漏的計劃。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2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