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調皮,叛逆,不愿學習上學感到力不從心,束手無策。孩子在家實在是說也不是,打也不是,哄也不行,罵也不行的祖宗。你怎么做他都不去聽,好好說也不行。
圖片源于網絡
孩子這種叛逆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大致逃不過以下幾個原因:
1、家長陪伴的缺失
孩子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對孩子的教育陪伴時間少,平時不在身邊陪伴,孩子有了錯事,學習不好再來批評教育,孩子是不會心甘情愿的聽你的話的。
此時只能說如何修復親子關系,和孩子循序漸進地建立父子父女關系,相互熟悉習慣性格等后,在對孩子的學習教育等進行正確的引導。
圖片源于網絡
2、家長對親子關系的忽視
有的家庭,家里幾個孩子,很容易對大的孩子的親子關系忽視了,孩子長期感受到不再受到重視,不被關心,久而久之會形成心理逆反心理,你看到的他不學習,打架,不聽話等等行為,也許只是他希望得到你的更多關心和注意。
圖片源于網絡
3、長期對孩子的吼罵,棍棒教育
這種家長總覺得自己說的是對的,想讓孩子聽自己的,又不給孩子講清道理,導致孩子對家長形成懼怕和恐懼,有的孩子也有樣學樣,家長吼他就跟著吼回去,動不動跟同學動手打架,這完全就是原生家庭環境的影響,導致孩子形成了這種性格和行為習慣。
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你要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人對待,尊重孩子,有什么問題想辦法解決,溝通處理。如果輕則吼罵,重則動手,這樣怎么能讓孩子信服你呢?
圖片源于網絡
4、家長不以身作則
家長自身就存在很多問題,無法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讓孩子每天生活在爭吵,冷漠的家庭中,這樣怎么能讓孩子善良,聰明,上進,自信呢?
圖片源于網絡
家庭當中,父母如果感情不好,和家人關系不好的話,這種長期不健康的環境下,孩子必定會有心理問題,久而久之,他有什么事兒也不愿意和家人說,家長忙于自己的問題中無法自拔,自然對孩子的關心就會減少,孩子在這中環境下成長,性格,學習等自然也不會那么好!
圖片源于網絡
5、過度寵溺孩子
家長,長輩對孩子百依百順,在家里就像個小皇帝,說啥是啥,到了外面對孩子各種偏袒,維護,不論是非對錯,一句他還是個孩子,不懂明辨是非的家長,教育出來對孩子能會明辨是非嗎?
這一類孩子很容易變得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性格形成,孩子以后不聽你的話,叛逆不懂事,你說什么他肯定不聽,他已經被慣壞了。
圖片源于網絡
如果孩子已經開始調皮,叛逆,不學習時,其實孩子已經形成了一種自己的思想,孩子他不怕你,就是怎么說都不聽,不學習,原因在于,有的家長沒有做到身為家長的責任和義務。
有的家長,孩子在學校不聽課,回家不寫作業,不學習,家長怎么說都不管用,孩子已經被說皮實了,打也好,嘮叨也好,他已經當耳旁風了。
圖片源于網絡
這是最早的孩子的行為習慣,素質教育,禮數教育等都沒有進行良好的引導,對于孩子不學習只能跟別的人或者老師進行訴苦,但是自己卻不想想辦法解決,只是一味的嘮叨,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試問一句你自己的孩子你都管教不好,教育不好,和別人說別人能幫的了嗎?能幫的了一時能幫的了一世嗎?
圖片源于網絡
首先要自己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孩子的問題在哪,進行溝通,事已至此,再用嘮叨,打罵式的方法已經毫無效果,孩子已經免疫了,只能從自身出發,讓孩子理解父母的辛苦,讓他看到社會上的艱辛,對待孩子有耐心,陪伴孩子的時間更多一些,喚醒他自身的意識,才能有效的解決一系列的問題。
圖片源于網絡
看到過這樣一位父親,孩子上初中,每天沉迷網絡,半夜兩點鐘還在打游戲,此時,父親看不下去了,就讓孩子穿上棉襖和自己出門,孩子不知道出去干嘛,父親就說叫他出去走走。
凌晨兩點,父親帶孩子來到批發市場,此時市場燈火通明,很多蔬菜水果批發商都在賣力吆喝的自己的菜,還有的在車上搬貨等;走過這條街另一條街是賣雞肉,魚肉等的批發地,這里有年輕的打工人,有年長的父母輩,還有年齡大的爺爺奶奶,父親默默的帶著孩子走過一條條的街道。
回來的路上凌晨四點多,環衛工人都早早地在街道上打掃,父親拍了拍孩子,問道,看看他們辛苦嗎,他們在社會的各個崗位,為了掙錢養家,為了生計早早的半夜就出門干活,而你在家里舒舒服服的躺著玩游戲,那你長大了,怎么養活自己呢?
孩子默默地擦著眼淚,說知道自己錯了,知道父母的辛苦和付出,以后一定會努力學習!
很多時候,教育孩子讓他看到社會的辛苦其實也是另一種教育的方式,因為孩子會長大,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有時也能領悟大人的道理,不要覺得孩子還小,就不告訴他家長的辛苦,很多時候他看到感觸會更大。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7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