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心理學的觀點,孩子一年級到三年級,也就是6到9歲這段時間里,其實是孩子整個學習能力提升的黃金期。在黃金期里,不僅是我們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的好機會,同時我們也可能遇到學習問題的風險。
拖拖拉拉
小朋友們也一樣可能有“拖延癥”,而且如果不注意,可能從他們第一次拿書包,第一次寫作業就已經養成壞習慣了。對于這類問題一定要趁早改正,這樣孩子未來才能更好地輕松上路。
情緒起伏
不少孩子在面對日益增加的學習壓力時,會出現愛亂發脾氣,什么也不干,光哭泣個不停的情況。這種問題作為家長的一定要穩住心態,守住我們的原則底線,通過讓孩子自己去適應調整的方式,幫助他們挺過難關。
空頭支票
一部分嘴甜的寶貝,總喜歡和媽媽說,我今天要如何如何,我之后要怎么樣怎么樣,結果最后兌現的概率很低很低。其實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去真正做到一個計劃意識,讓他們在固定時間段去給自己安排一些任務,可能才能真正幫他們不再空口無憑。
自暴自棄
自暴自棄的孩子總是會覺得學的東西太難了,自己總是學不會。除了多給孩子一點耐心外,我們要給他們適當提供難度的梯度,而不是一上來就拿最難的東西打他們的臉。循序漸進建立信心后,自暴自棄就會緩解許多了。
敷衍了事
有的孩子愿意做事,但是對于成果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導向,好像無論做到哪一步,差不多都可以了。他們明顯有提高空間,但總是自己給自己設限,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去激發他們進一步的勇氣。可能頭幾次修正自己會很不開心,但隨著他們越來越有挑戰意識,他們的能力也一定會節節爬高。
厭煩學習
一涉及學習就覺得很煩,頭疼不高興是時常的反應。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首先要知道對于學習的厭惡,一般來說都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們要引導孩子去培養對于學習的好感,慢慢地讓他們離開沙發,走進書房。這個過程可能會花一些時間精力,但是結果一定是值得的。
依監督
家長在的時候表現突出,家長走開的時候就無法管理自己。到最后,孩子們還是要擺脫他律去實現自律的,所以建議這類孩子的家長多多給孩子做自我管理的訓練,盡快擺脫依賴父母進行自我管理的階段。
討價還價
部分孩子寫作業、做事情總是喜歡要好處,要么就是看電視,要么就是玩手機,偶爾還想買零食。我們做家長的,要第一時間抵制這種事。最重要的,還是讓孩子知道堅守原則,是不需要換取報酬的。他們做到一些該做的事,都是份內的。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