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培養人的,要把優秀生培養得更優秀,差生培養的更進步,這是大多數學校教育的目的。但是縱觀這些年的教育,老師們發現,學校最辛苦的群體竟然是一群中下等生,這些學生非常辛苦,但最后還是被淘汰了。
老師們也很疑惑,明明知道這些孩子最終學習也不會太好,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輕輕松松地度過快樂的學習生涯呢?
在任何一所學校,越是學習差的學生越辛苦,這些最辛苦的學生最后大多數還是被淘汰了,辛苦得毫無價值。
第一:分層教學和布置作業很難實現,導致差生成了最辛苦的學生。
教育一直提倡分層教學和分層設置作業,目的就是希望能照顧到一部分差生,使這些學生學習能輕松一點。但事實上,在很多學校這個美好的愿望都是很難實現的。理由也很簡單:
1、分層教學一些家長并不領情。
在一些家長看來,區別對待我的孩子就是一種歧視,所以很多家長對于老師的分層教學并不領情。特別是一些差生的家長,他們并不認為自己的孩子差,并不認同老師的做法。老師們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對待學生也盡量一視同仁。
2、分層教學給老師的教學也帶來很大麻煩。
真能實現分層教學老師當然是開心的,但現實是很難的。因為我們的班級都是50多名學生,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要照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談何容易,老師們一般只照顧大多數學生,即中等生,至于個別差生真的很難完全兼顧到。
正因為分層教學和布置作業不好實現,所以差生反而成了最辛苦的學生。他們要和其他學生一樣寫很多的作業。但是因為他們接受能力較差,別人一個小時完成的作業他們可能需要兩個甚至三個小時。所以整天完不成作業的也是這些孩子,每天總是在不停地寫作業補作業,比任何人都辛苦。
第二:差生辛苦的不值,最后大部分還是被淘汰了,連高中也考不上。
差生怎么進步?大部分家長認為要多付出,比優秀學生付出得更多,這樣才有機會贏得別人。學校老師也是這么認為的,所以對差生的要求也很高,希望他們能更努力一點,這樣成績才可能慢慢提升。
但看看各班的差生,雖然很辛苦,但大部分辛苦的不值,因為就算他們非常努力的去學,成績依然進步不大,有些甚至還在不停的退步。他們中的大多數可能連高中都考不上,最后還是被淘汰了。
這個事實非常殘酷,看看中考落榜的那些孩子,大部分都曾經是班級的差生,他們和眾多優秀生一樣辛苦,甚至更努力,但結局依然很難改變,照樣被無情的淘汰。
差生如此辛苦還沒有什么好的結局,何不讓他們快快樂樂地學習呢?現實是很難。
我們老師也經常說,有些孩子真的不適合學習,因為真的是學不會。但是老師們也不敢完全放棄這些孩子,甚至還要不停地逼著這些孩子努力去學習,因為學校有成績考評。
有些孩子雖然學習不好,但其方面還是很好的,比如我們班上有兩個孩子考試成績基本都是20多分,但是酷愛籃球,打球打得非常好;還有兩個女孩,成績一塌糊涂,但跳舞和繪畫都很棒。他們并非一無是處,但是這樣的孩子在學校都被定性為“差生”,因為成績真的很不理想,甚至會拖班級的后腿。
這樣的孩子很多,每個學校每個班級都有,他們學習很累很累,但累得幾乎毫無價值。
寫在最后: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個性,但是目前的教育完全用單一的標準“成績”來評價學生,這樣就導致很多學生完全沒有優勢,只能拼命的學習,最后還是一塌糊涂。
優秀生在目前這樣的教育體制下是最幸福的,因為他們辛苦的值得,只要成績好,就能上名校將來找好工作。但是差生呢?和很多人一樣辛苦,最后還是一無所成。怎么讓這些差生成才,或者讓他們不要那么辛苦,或許是今后教育要改革的主要方向。
大家對此怎么看呢?也分享一下吧!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3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