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無意中在今日頭條讀到一個用戶名叫“鏡子人生”的網(wǎng)友發(fā)布的一則消息,說她的一個朋友高姐因為發(fā)現(xiàn)已上小學六年級的兒子,放學回家后一直到了11點多,還不做作業(yè),卻在偷偷看手機,結(jié)果扇了他19個耳光。其中一部分是這位媽媽打的,還有一部分是這位媽媽讓孩子自己扇的。
看了這則消息后,我一方面為孩子沉迷于手機不學習的行為感到痛心,另一方面也為這位媽媽這樣的教育方式感到后怕。
我也是一名小學六年級孩子的家長,所以特別理解這位媽媽想一次把孩子對手機的癮給治好的心情,但是教育孩子真的要講究方式。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沉迷于玩手機的習慣也不是一天養(yǎng)成的,所以,家長想一下子就讓孩子戒掉也不太可能。
管得過急過猛,搞不好“過剛則易折”。近幾年,因為家長收孩子手機而釀成的悲劇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說到這里,有的家長又急了:那不能因為孩子以跳樓威脅我們,我們做家長的就不管孩子了呀?
家長當然不能不管孩子,但是咱們得記住,教育孩子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即“溫和而堅定”。教育孩子是“過剛者易折,善柔者不敗”。
01 幫孩子戒掉手機癮,必須從根源上切除
要想幫助孩子戒掉手機的癮,得先分析它形成的原因,從根源上去根治。找來找去,孩子手機成癮的根源最終還在于父母身上。
咱們帶過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帶孩子的確很累。有時候,父母為了省事省力,自己休息一會兒,就給孩子一部手機。
還有些父母,回到家自己就一直端著手機刷視頻、刷劇,或者打游戲,父母自己都不以身作則,還怎么指望孩子自律?孩子比大人還感性,他們比成年人更加經(jīng)受不住手機的誘惑。
所以,如果咱們父母真正想幫助孩子戒掉手機,先從自身做起不給孩子創(chuàng)造玩手機的家庭環(huán)境。
首先,家長回到家后,先做到自己不刷手機,實在要刷也要等孩子睡了以后,再少刷一會兒。
其次,家長多陪孩子玩些別的健康游戲,或陪孩子干些別的事兒去轉(zhuǎn)移孩子想玩手機的注意力。
有過戒煙經(jīng)歷的人都知道,為了讓自己能堅持把煙戒了,往往在戒煙期間需要找個別的替代物來取代吸煙,從而轉(zhuǎn)移犯煙癮時的難受勁兒。
比如我家老爺子,為了戒煙,他隨時在口袋里裝一把瓜子或薄荷糖。煙癮一犯,他就吃幾顆瓜子或來一粒薄荷糖。后來,他真就用這個方法成功戒了煙。
再說我家女兒。我們家也曾因為她看手機而不及時做作業(yè)摔過她的手機。但是這么摔手機也沒有用。后來,我就多陪她做些別的活動,比如她愛下圍棋,我就陪她下;她愿意做手工,就讓她做手工;她愛和我一起讀報雜志,我就陪她一起讀雜志和報紙。
而且,我會把家里各個地方,包括她的衛(wèi)生間都放上各種各樣的書,她不看手機,還可以看書啊。我就用其他有益的事兒把她看手機的時間給盡量多地搶占了。
02 幫孩子戒掉手機癮,宜疏不宜堵
手機已經(jīng)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少的一個工具了。想讓它完全從孩子們的生活中消失也不太現(xiàn)實。所以,引導孩子們適當而有節(jié)制地使用它,才是更加可行的方法。
所以,家長可以允許孩子們使用手機,但是要和孩子制定使用規(guī)則。
告訴孩子不讓他玩手機是國家法律規(guī)定的,這樣,孩子跟父母的之間的對抗性就會大大降低。然后再借此跟孩子商量使用手機的規(guī)則。制定使用手機的規(guī)則可以遵照以下原則:
首先,在平時按時完成作業(yè)的前提下,可以允許孩子玩一會兒手機。比如15分鐘。最多建議不超過30分鐘。
其次,在周末,如果孩子本周完成作業(yè)及學習任務情況良好,可以允許孩子在周末玩得時間長一些。根據(jù)自家情況可以是1-1.5個小時。
再次,如果孩子以查資料為由或?qū)W習打卡為由使用手機,則可要求孩子在客廳和父母一起使用手機,或者和孩子商量好使用手機的時長。要求孩子必須在該時間段內(nèi)用完手機,如果違反規(guī)定,則取消周末玩手機的權(quán)利。
用規(guī)則來管孩子,而不是靠父母大吼大叫來管孩子,一方面避免了孩子和父母在情緒上頻繁沖突,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孩子養(yǎng)成自覺自律的好習慣。
使用手機的規(guī)則一旦定下來,那么家長就要“溫柔而堅定”地和孩子一起執(zhí)行下去。如果擔心孩子不能遵守約定,那請把這些打印出來,貼在家里。
其實,孩子的契約精神,在很多時候比大人強,家長們其實大可不必擔心這一點。家長們可以多花點心思想想如何把手機使用規(guī)則則制定得更加公平、合理、可行。
我們在規(guī)定孩子不能用手機時,是否也要規(guī)定大人在某些時段不能刷手機呢?孩子寫作業(yè)時,我們安靜地工作一會兒,或看會書。你想,你自己在那兒玩著手機,而孩子卻在埋頭寫作業(yè),孩子心里當然是不服氣的。
03 孩子一旦有如下癥狀,可能就是手機上癮了
相信咱們家長都深知玩手機上癮對孩子成長的危害極大,所以說在某種意義上,“毀掉一個孩子,就請給他一部手機”這句話是不無道理的。
那么,家長們怎么才能知道自家孩子是手機上癮了呢?當孩子一旦有如下癥狀,可能就是手機上癮了,家長們此時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時干預。
第一,行為上,手機不離手,無時無刻不抱著手機。
第二,情緒上,孩子出現(xiàn)暴躁易怒。
第三,性格上,孩子為了玩手機跟父母頂嘴,對著干,甚至出現(xiàn)打罵父母的行為。
第四,學習上,不愿意學習,也不愿意去上學,出現(xiàn)厭學情緒和行為。
第五,心理上,手機就是孩子的命,你剝奪了他的手機,他就跟你歇斯底里地拼命大吵大鬧,甚至用生命來威脅你。
如果有以上任何一條就已經(jīng)說明你的孩子已經(jīng)沉迷手機了。請參照前兩條自檢及糾正家長和孩子使用手機的習慣,以逐漸引導孩子有節(jié)制地使用手機。
因為兒子看手機不學習而扇他19個耳光的做法,對于這位媽媽的做法,我個人是不太贊同的。
像她家的孩子正好處于青春叛逆期,家長一時盛怒之舉,很可能會引發(fā)孩子不計后果的沖動行為。一旦發(fā)生這種不可預知的嚴重后果,家長們后悔都來不及。
家長們,教育孩子是一輩子的修行,切不可操之過急。咱們且行且珍惜。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4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