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社會上,學習古詩文的風氣在不斷地蔓延,不管是小學,還是中學語文課本中都開始大量加入古詩文,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古詩文的應用面比較窄,不少父母人們了解,學習傳統文化是贊成的,大量的學習真的有這樣的必要嗎?
其實很有必要,用長遠的目光來看待,古詩文學習的話,不僅僅是現在要重視,在未來會越來越重視。如果孩子盡早學習古詩文的話,就建立起同齡人不具備的優勢:
1、提升孩子的知識儲備量
在這些古詩文中凝聚的是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僅意境深邃,而且內涵豐富,其具備的歷史價值是不可估量的。而且這些古詩文讀來朗朗上口,飽含韻律之美,其藝術價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每一篇古詩文都是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之下完成的,其中包含了不少歷史知識,地理知識,人文知識,氣候知識等等,這些知識能夠豐富孩子的知識儲備。
而且古詩文中的不少素材都能夠被運用在作文中,比如一些重點在抒情言志的古詩文可以運用在散文中,一些故事性比較強的古詩文可以運用在記敘文中,一些有思辨意味的古詩文可以運用在議論文中,只要有足夠的積累,不管作文的主題是什么樣的,都能夠在古詩文中找到相應的素材,運用進去,能夠給文章增光添彩。
2、提前打好古詩文基礎,能夠緩解孩子的學習壓力
最近的語文教材經過了多次改版,古詩文的篇幅大幅的增加,小學教材中有129篇,初中教材中有132篇,高中教材中有64篇,比原版教材增加了百分之九十,可見國家對于學習古詩文的重視,不僅僅是數量上升,質量也上升了。
古詩文的質量指的是古詩文的字數,理解難度上升了,長篇且難度高的文章有很多,其中就有讓很多同學頭疼的《出師表》,就有1500多字,都能夠寫兩篇作文了,不僅僅要理解,還要一字不漏的背下來,在古詩文補充上下句的題目中,錯一個字都算是全錯。
在這樣的學習壓力之下,很多孩子都會越學越難受。相反,那些從小學開始就學習,積累的孩子就會感到輕松很多,不僅僅理解更加容易,從小的耳濡目染也使得背誦更加輕松。這樣就能減少壓力,孩子們也能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查漏補缺上。
3、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成績是很重要的,上文說到教材中的古詩文篇幅增加,在考試中對于古詩文的考察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北京高考試卷中,有關古詩文內容的題目分數加起來達到了54分,與作文的分數差不多了,只是作文很難拿到滿分,而這些分數是有希望拿到滿分的,這比寫一篇滿分作文要容易。
所以,從小學就培養閱讀古詩文的習慣,在中學里面學習古詩文就輕松得多,也能夠拿到更多的分數,考試成績也會提升。
古詩文的學習是沒有捷徑的,只有日積月累的閱讀才能看到成效。因此,父母要重視孩子古詩文的學習,從小督促孩子學習,培養好孩子學習古詩文的習慣。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4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