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是家庭里的一件大事,孩子休學更是。
如今回想起我家兒子休學一事,內心總會有一絲不應該。

為什么會這樣?
我仔細回顧了兒子休學的前因后果,以及整個休學過程。其中,有好幾個點我都沒有考慮周全。
先說最重要的吧!
當時的我還做不到無條件地愛孩子
經常看我文章的粉絲朋友應該了解,兒子休學在家天天玩游戲的日子,我當時是做不到接納的,更別說給予孩子足夠的包容和深度的共情了。
媽媽做不到包容和共情,孩子休學在家就相當于是一顆定時炸彈,說不定在哪天哪個時候就爆了。
但其實,孩子不上學,天天在家玩游戲,他自己也是很不自在的。后來,他選擇了出去打工。
打工就打工吧!我原本以為,打工能夠讓孩子吃點苦頭,然后好回來繼續上學。
只能說想法很美好,現實卻很無情,打工后的兒子恰如脫韁后的野馬,隨性灑脫且自由了,也更沒心思上學了。
可想而知,此般休學,對于我想讓他好好上學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
最后的結果是孩子不愿意再去學校了。

其次,休學容易,復學難
孩子休學容易,復學難,這是我現在最深切的一個體會。
然后,最近在讀的一本關于青春期孩子因抑郁而休學的書,里面也是持著和我同樣的觀點——孩子休學容易,復學難。
在書中看到抑郁癥休學的孩子和父母陪伴孩子的經歷,真的讓我特別難受,不知不覺間就會嘆氣,眼淚也總忍不住地往下掉。
比起書中孩子各種嚴重的抑郁癥狀況,我家兒子真是好太多了,至少他從不傷害自己,也沒有抑郁癥。
只是復學,已經遙遙無期了。
第三,在孩子休學之前,應該多方咨詢了解
現在想來,我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多問詢和了解孩子休學的事情。
比如,跟家有休學孩子的父母多交流,問問孩子的情況,父母的感受等等。
跟多位老師咨詢休學對孩子是否真的有用?會有些什么樣的情況出現,休學的孩子最后都怎么樣了等等,老師見得多,應該是有大致了解的。
父母多了解一些,做出的選擇就會更正確一些。
選擇對了,努力就不會白費。

第四,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
孩子是否有必要休學?是否有確診為抑郁癥?
如果孩子有發生過自殘現象,或者已經被醫生確診為抑郁癥,這種情況下孩子是必須休學的,學校也會主動讓孩子休學或退學。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不想讀書沒心思上學的孩子,他也有可能會選擇休學。
因此,對于孩子休學一事,家長務必要慎重。
家長如果什么都沒了解,只是單方面地聽孩子的話就辦理了休學手續,說實話,這未免太思慮不周了。
以上四點是我對自己兒子休學前后和過程的一些不足之處的思考與總結,希望對正想要休學或者有打算讓孩子休學的家長們一點啟發。

孩子休學,家長修心
讓孩子休學為的是讓孩子好起來,好繼續學業,但實際則是對家長的一種考驗。
曾經,看到一位單親媽媽賣房子辭職就為了陪16歲的女兒度過抑郁時光。
女兒16歲那年被確診為重度抑郁癥,從學校休學。休學后的女兒沒日沒夜打游戲,心血來潮見網友,借網貸高消費,還常常情緒失控,離家出走。
復學后又休學,好一陣又不好一陣,如此循環往復,直到把媽媽折磨成內心強大,情緒穩定,擁有無盡的愛與包容,女兒才慢慢變好,回歸到正常狀態。
真的,家有一個抑郁休學的孩子真的太難了,我看著都掉眼淚。
很多事情說起來都很容易,可若要做起來,只有身臨其境的人才能知道其中的苦與累。
孩子休學,家長修心。
面對孩子休學后的種種“倒行逆施”,家長如果練就不出一顆強大的內心,一份穩定平和的情緒,休學就很容易變成兩頭空。

結語
孩子休學是一件大事,這件大事的最終走向始終是握在家長的手里,甚至是媽媽的手里。
因為我所接觸的孩子休學的案例中,大部分都是媽媽在不停學習和用心陪伴孩子。
真的,媽媽就是一個家庭里的“定海神針”。
在此特別分享一個有關媽媽成長的課程——《媽媽成長力》。
這個課程集合了我與青春期孩子之間的“相愛相殺”,更多的是我對自己、孩子、家庭,還有學習的反省、思考與體悟。
知道那么多大道理,不如把大道理活出來。
我只分享自己親歷、印證和體悟到的東西,如果你也有著與我相似的育兒經歷,或者你家同樣有青春期的孩子,我相信我的這份深刻地省思會對您有所啟發和幫助。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9870.html